第456章 各國使臣

字數:3319   加入書籤

A+A-




    黨項也再度派遣了使者前來,來的是任得敬的兄弟任得聰。

    任得聰表達了黨項之主對宋人給他們聖人典籍之事的感激,並且言說了西北之事。按照他們的說法,之前與金國產生了一些小衝突,不過衝突已經解決了,黨項的兵馬也已經退回到境內。

    真正的原因,雙方心知肚明,可現在也不是翻臉的時候,所以趙構也認可了這個說法,並且直接當著金人的麵與黨項約定,之後可以一同向金國用兵。

    契丹人的使者,嗯……綠帽哥再度出場,話說,綠帽哥在臨安的小日子過的極為舒服,隔三差五就要慰問城中日子艱難的小姐姐、小婦人,至少,目前他根本沒有回去的意思。

    樂不思遼,就是他現在的狀態。

    他給自己任命為大遼國常駐大宋使者代表,而且還去信給族中,讓族中沒事兒就送些錢物過來,用以交好大宋。

    遼國的態度不清楚,反正蕭朵魯不算是在大宋安了家。

    至於家中的事兒……眼不見心不煩,愛咋咋地吧!隻要想開了,好像也沒什麽不能接受的。

    大理國也再度派遣使者前來,這一次來的依舊是高貞明,如今大宋越來越強大,對於與大宋暗中合作的他們兄弟而言,顯然是一件好事。而且,自從上次出使之後,他們便是代表高氏和大理國,與大宋進行互市。

    借此,高氏兄弟在族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畢竟,大宋的這些高端物品,在大理國是賣方市場,高貞壽、高貞明兄弟二人讓出一些利益,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另外,他們也聽從了之前大宋的告誡,直接放棄了支持的皇子,轉兒支持段正興。

    按照他帶來的消息,來此之前,段和譽便是已經讓人去修繕崇聖寺,很有可能在新的一年便會徹底退位出家。高貞明也再度表態,隻要他們兄弟能夠在接下來站穩腳跟,高貞壽能夠成為新的想過,他們會說服段正興繼續接受大宋的冊封,並且與大宋交好。

    高麗的使者也過來了,這次過來也是對趙構表示善意。

    一個意思是,他們現在是金人的附屬國,也是迫於無奈,心中還是傾向於大宋的,並且,想要與大宋交好,如果時機成熟,他們願意踹了金國,重新認大宋當大哥。

    另外一個意思就是,我們現在窮得很,已經要過不下去了,你們大宋也不能逮著一個羊一直薅,希望大宋能夠手下留情,至少讓趙構約束蟠龍軍不在前往高麗進行‘交易’。畢竟,這樣的交易如果多進行幾次的話,高麗估計就真的崩潰了。

    不過,他們願意幫助大宋,找到新的交易目標,比如說好鄰居日本國。

    高麗與日本國一衣帶水,有這樣的好事兒,他們不能獨占。所以,如果大宋有前往日本國的船隊,他們願意出讓給大宋港口作為中途停泊,甚至提供一些糧米和補給之類。總而言之,隻要目標不是高麗,他們願意給大宋提供幫助。

    對於高麗國的請求,趙構倒是給與了積極回應。

    畢竟,兩次奔著高麗薅羊毛,也得給人家個休養生息的時間不是?尤其是這一次,人家幫著出軍餉、糧米、壯丁,讓蟠龍軍去打仗,可謂是出力不小,趙構終歸是一個心軟的,決定讓蟠龍軍先緩一緩,等到將高麗這隻羊養肥了之後再說。

    日本國今年倒是未曾遣使過來,據高麗使者說,日本正在內鬥,大宋可以以大哥的身份去調停。

    總體來說,隨著大宋愈加強橫,周邊邦國對於大宋的態度盡皆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蕃邦畏威而不畏德,盡皆是如此,足以證明,之前大宋所謂的天朝上國方式,在這個野蠻的世界中,是行不通的。

    曆史的底蘊、文化的底蘊以及德行,自然是要有的,可那是對自己人……

    今年一年,趙構的成就感還是比較高的。

    多了一個兒子,降服了一個小道姑,最重要的是打贏了宋金之戰、收複開封府與山東,使得宋金之間的態勢徹底發生轉變。

    在此之前,大宋處於守勢,金人處於攻勢。如今,兩國之間的戰線,徹底推進到黃河一線,不僅增加了極大的戰略縱深,對於以後戰爭的容錯率也提升了許多,並且,山東之地的歸複,讓大宋在接下來兩國的局勢中占據了主動地位。

    而且,此對於大宋內部、朝野上下,也有著極大的振奮作用。

    朝堂上罷黜了秦檜後,也是一片和睦,雖說張浚、趙鼎一係與高柄一係之間也有摩擦,但是高柄一係的勢力,顯然無法與之前的秦檜相比。正是因此,其想要與另外一係抗衡,就要傾向於寵臣而非權臣。

    整個朝堂,基本上是團結在趙構周圍,一個和諧而相對均衡的態勢。

    後宮以及子嗣方麵,趙構自然還需要努力,但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索性,趙構如今雖然年歲不小,可還是一朵花兒,一切都還來得及。

    年節如同往年一般熱熱鬧鬧過去,元月十七,過完了正月十五後,紹興十七年的第一次朝會,在大慶殿召開。

    此次朝會,也沒有什麽重要的事兒,其一依舊是北方的事情,吏部已經將山東各地州府縣主管暫時擬定,需要趙構下旨確認。

    這種事情趙構自然不會在朝堂上決定,所以隻是聽了奏報取了奏疏,並未多說。

    隨後,許久未曾露麵的陸宰,對趙構稟告了著書之事。

    “陛下,如今聚大儒、儒生、士子,共計三百五十二人,收集各類書卷共計三萬一千冊,另外,各地官吏、士子依舊在捐獻書冊,預計至少能夠達到五萬之數。至今,暫擬定冊錄計三千卷。”

    “收集各類書冊中,除了各類天文地理、經史子集等典籍之外,也有不少野史、雜談,請陛下明示,是否納入其中。”

    “另有前代各史冊有諸多矛盾、難以校對之處,是否要統一或篩定一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