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叔侄閑聊

字數:3631   加入書籤

A+A-




    “如今的臨沮已經叫南漳了,這是個好地方!”

    “想當年,徐庶便是寓居在這裏,那個傳說中的水鏡先生也是在這裏隱居。”

    “相父、龐統等也曾在這裏讀書。”

    “父皇出走襄陽,馬躍澶溪而後與司馬徽秉燭夜談論天下之勢,同樣是在這裏。”

    “二叔你沒啥文化,甚至比三叔都差遠了,天天也隻能捧著一本春秋吹牛逼。聽說,不遠處的一處山寨,還被當地百姓改名叫做‘春秋寨’,侄兒都不好意思去。不過,這回你挨著這些讀書人也近了,沒事兒跟他們討教討教,左右他們不是你的對手,說不過就揍他們。”

    “你呀,驕傲了一輩子,如今到了底下,也別見誰都是插標賣首之徒,得罪人不說,遇到狠人還得挨揍,犯不上。遇見難纏的,你們哥仨就並肩子上,別講什麽武德,打贏了更重要。另外,你喜好美色沒事兒,但是別跟曹阿瞞去學,那家夥不是什麽好人。”

    “什麽建安風骨、魏武遺風,那可不是什麽好名聲。而且,你臉皮容易紅,不如曹阿瞞厚。”

    “想當年那個什麽杜氏,不就被曹阿瞞給搶了?你也別急,等過陣子侄兒得了空,私底下給你燒幾個,江南的、蜀地的、北地的,再給你弄幾個倭奴和黑白無常,沒必要為了這點事兒跟老曹家鬧別扭,你弄不過人家。”

    趙構就這般坐在土崗上,絮絮叨叨的跟關羽聊著家常,也不知道這位二叔聽了是不是會高興一些。

    足足一個時辰時間,趙構總算是拍拍屁股站起來,“其實我早就想著給二叔你們追封一二了,不過想想還是不急,萬一我在孫權的地方追封,你們再認錯了地兒就麻煩了,這次我專程前往蜀地,等到了成都府,便給你們這些兄弟盡皆追封一遍。”

    “就先這樣吧,給相父、父皇還有三叔、子龍叔叔他們帶好,我一個個去看你們,現在侄兒我出息了,有錢,不會讓你們再底下受窮的。”

    走下臨沮崗,趙構對著在場眾人說到,“關雲長忠義千古,當再次建廟以祭吊!”

    “臣,領旨。”南漳知縣趕忙上前應命。

    趙構微微頷首,而後沿著漹水緩緩漫步,“此臨沮故地,曆史悠遠,豪傑、雅士不絕,爾等身為地方父母,當用心才是。”

    “走吧,回去!”趙構回頭朝著臨沮崗看了一眼,而後不再停留。

    回返南漳,停留一日,第二天前往襄陽。

    回到宜城之後,繼續乘船北行前往襄陽。

    九月初六,襄陽城外碼頭,林林總總大小官員竟是有上百之多,隨著趙構乘坐的大船停靠在碼頭,一眾官員盡皆簇擁而來。

    站在甲板之上,望著不遠處的襄陽城,趙構不由感歎,“這襄陽城,不愧是天下第一城關!”

    “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

    “今朝遊故裏,蜀客不勝悲。”

    “誰言襄陽野,生此萬乘師。”

    “山中有遺貌,矯矯龍之姿。”

    “龍蟠山水秀,龍去淵潭移。”

    “空餘蜿蜒跡,使我寒涕垂!”

    “自古,這襄陽便是兵家必爭之地,這座古城,也不知遭受了多少戰火。”胡銓感歎說到。

    趙構微微頷首,想當年,相父便是在這裏,未出茅廬而作《隆中對》,給自己的父皇指出了一條明路。

    隆中對很重要,尤其是對於當時迷茫的劉備而言,不亞於醍醐灌頂之言。

    後世很多人覺得所謂的隆中對不過如此,而且,有各種所謂的‘家’對隆中對提出質疑,並且馬後炮的指出很多其中的戰略或者方向錯誤。

    隆中對不完善這一點不必爭議,可是即便如此也不影響它的重要性。

    創建基業需要什麽?有人說錢、有人說人才,這些必不可少,但是更重要的便是一個理論上可以實操的方向和戰略,而隆中對對於劉備而言,重要性就在於此。

    隆中對之前的劉備是迷茫的,他有著自立一方甚至效仿光武帝橫掃天下之心,但是他卻不知道該怎樣做,或者說,不知道該怎麽去實現這個目標。基本上,戰爭、爭奪都是東一錘子、西一棒槌,根本沒有任何章法。

    論打仗,劉備可是比諸葛強得多,但是諸葛卻是能夠給他製定一個可以落地實施的計劃,這就是諸葛在劉備集團中的重要性。

    隆中對之後,劉備失敗也好,損兵折將也罷,但是他都沒有放棄,很大的原因就在於,有這個計劃和目標在前方,敦促著劉備集團繼續前行。

    劉備覺得這是一條可行的路,哪怕有波折,可終歸有一天他能夠做到。

    沒兵不要緊,可以慢慢積攢征召。沒錢糧不要緊,可以借、可以騙、可以搶,隻要有目標在,劉備就不會喪失信心。

    如果沒有這個目標和可以實現目標的路線,別說是其他人,哪怕是劉備自己也早就沒信心了。

    所以,憑什麽諸葛亮一個後來者能夠在劉備集團占據核心位置?相對來說,諸葛對劉備的重要性,甚至比關張更甚,因為,這是他的明燈,而且是他願意相信的明燈,隻要諸葛在身邊,劉備就有足夠的信心,就不會徹底放棄。

    “臣……參見陛下!”

    趙構注目過去,為首的幾個他盡皆都認識,一個是前來鄧州征召百姓的韓世忠。

    得知趙構巡幸襄陽,他都到了跟前了,自然要前來陛見。

    韓世忠身側,是襄陽知府詹儀、襄陽兵馬鈐轄吳拱。

    這吳拱是吳階長子、吳璘的侄子,之前也是在西北軍中,不過,吳璘被調到京兆府路後,吳拱也被調任到襄陽。

    另外,光化軍軍使王師中、棗陽軍軍使卞喜,也盡皆前來。

    至於剩下的,趙構就一個都不認識了,或許有些在奏疏上見過名字,當然,也有些可能見過麵,可趙構顯然記得不清楚……

    “平身吧。”

    眾人大張旗鼓接駕,趙構也沒表現出什麽不高興的意思,他巡幸一回,如果地方官沒表示,那才是怪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