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天漢樓

字數:3521   加入書籤

A+A-




    好半晌,一行人出了屋室繼續向前。

    “這便是主殿,還要陛下為之命名。”

    趙構略微打量,“既是漢台,便名‘漢王殿’吧。”

    劉錫應命,眾人並未進入正殿,而是饒過正殿繼續向後而行。

    “陛下,這座角樓臣名為天漢樓,不知是否妥當。”

    “天漢樓?天漢……亦可。”趙構微微頷首,他便代表天,同樣也代表漢,這天漢二字,也隻有他具有才最為合適。

    “此樓高六丈,在其頂端可以遙望漢江之水。”

    “既如此,朕便屬一楹聯。”

    讓人取來了紙筆,趙構思忖片刻便是寫到,“漢水東流幾千裏,秦雲北望第一樓。”

    “陛下,這漢水在南,為何是北望?”段拂詫異問道。

    趙構將筆放下,“南望為漢水,北望卻是江山故土,朕望的是我大宋北地故土。”

    王德當即上前,大喝,“陛下,臣願提兵北上,複我大宋之故土,便是戰死邊野也要壯我大宋之誌。”

    其餘眾臣,也盡皆應和。

    趙構沒有回答,而是徑直朝著這角樓而去,一連上到三樓,趙構方才站定而後向北眺望,“在此徑直向北,便是鳳翔府之地,如今,鳳翔一帶已經被我們占據,可是這卻不夠。”

    “王德,你是利州東路兵馬鈐轄,當整頓兵馬、以待時機,等到金人有變,利州兩路兵馬出大散關、出天水,金人西路軍兵強馬壯,不過這卻不是爾等膽怯的理由。”

    “我大宋有百姓數千萬,有兵馬百萬,若是需要,朕可發數百萬兵馬,朕曾經說過,祖宗之土,不可尺寸予人!”

    “如今北地故土在蠻夷之手,爾等當謹記!”

    “臣,明白!”

    “興元府乃是利州兩路之要地,也是北伐之根基之地,若是有朝一日兵馬北上,興元府便是這一戰的關鍵,想當年,漢之諸葛丞相六出祁山,薑維九伐中原,然今我大宋比之當年蜀地強大百倍,北地也非是曹魏而是區區異族。”

    “兩次河南之戰金人盡皆大敗,而且朕的兵馬已經渡河北上據山東之土,我大宋與金人之間攻守逆轉,金人也不過是日落西山罷了。”

    “我大宋上承秦漢之誌、下承隋唐之望,數千年根基,豈是區區一蠻夷能夠媲美?”

    “論文,我大宋之文脈傳承數千載,論武,我大宋有悍不畏死之士百萬,與金人戰,我大宋焉有戰敗之理!”

    “今朕罷兵,非是放棄征伐,而是修養民生!想要將人打疼,就要先行將拳頭收回來蓄力,然後打出去。”

    “前番,朕在襄陽,告知韓世忠,朕不僅要拿回故土,亦要拿回燕雲,並且要效仿大漢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北地蠻夷,經匈奴、突厥,如今又有契丹、女真、蒙古,終有一日,朕要一戰定北,讓北方蠻夷再不敢窺視我中原!”

    “伐其土、焚其城、滅其民、絕其種!朕的仁慈,隻需要留給中原的子民就夠了!”

    趙構的話讓在場眾臣盡皆心神俱震,大宋的皇帝自太祖之後,便再無任何一個有這般言語、這般誌向,而且自太祖後,雖然太宗有滅北漢之舉,可是那一戰也直接讓大宋的根基為之損傷。

    要知道,當年大宋禁軍之強大,是讓人難以置信的。

    可以在荒野之上,不必仰仗城池就可以與契丹人的鐵騎硬撼,還能夠戰而勝之,那一代的禁軍是大宋兵馬最輝煌的時候,可太宗北伐致使二十餘萬精銳盡喪,哪怕到後來大宋有了百萬禁軍,可戰力卻十不存一。

    大宋不缺能戰之兵,也不缺能戰之將,甚至,雖說大宋的文臣讓人有著太多詬病,實則同樣有文武雙全之人。

    就如同範仲淹、韓琦等人,雖然是文臣,可是在戰場上卻能夠壓得黨項人抬不起頭。

    然而,在這個家天下的世代,皇權足以左右一切。

    澶淵之盟的時候,若非是寇準一力主戰,怕是皇帝已經南巡偏安了,自太祖、太宗以後,大宋曆代帝王,哪一個是開疆拓土之人?

    皇帝是一個國家的脊梁,哪怕臣子的權利再大,可皇帝的影響力以及決策力也不可能讓人忽略,大宋朝就像是一輛馬車,雖然拉車的馬兒有好有壞,可終究還是能用的,問題在於,那個執鞭之人一直打著退堂鼓。

    可如今,竟然變了!

    皇帝奮發圖誌,一改往日之氣象,大宋有希望了……

    趙構駐蹕興元府,尤其是趙構的一番言論傳出之後,讓利州兩路軍心振奮。

    其實,兵卒怕死很正常,但是畏懼打仗的將帥和兵卒並不多,因為,隻有打仗,才有功勳才能夠晉升,這是兵卒晉升最快最容易的通道。

    之前的大宋承平日久,好自然是好,但是軍中將校數年甚至數十年得不到晉升,禁軍將校想要晉升,竟然需要皇帝來推恩,簡直滑天下之大稽!也不怪當年的禁軍不能打仗,那些將校大多都是靠著拉幫結派、上下勾連,最後由皇帝推恩晉升的,本事沒多少,這樣的將官能夠上陣殺敵嗎?

    毫不誇張的講,當年大宋禁軍那些將官,連趙括都比不上,好歹,人家趙括還能夠熟讀兵書,而且打的也是巔峰賽。

    曆來成名的將領,哪一個不是殺出來的?未曾聽聞,哪一個靠著恩賞升官的將領,能夠名傳天下!

    就如同現在,自趙構前來數年時間,與金人戰、與南疆戰,每一次大戰後,將校以及底層的兵卒得到晉升,這才是正常上升的渠道,兵將是不能沒仗打的,為何有時候哪怕沒矛盾都要進行戰爭?便是因為戰爭能夠產生上升渠道,可以轉移內部矛盾。

    如此,不僅可以保證國家向外侵略性,也可以保證兵馬的戰鬥力。

    國之大、好戰必亡。可是,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趙構不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大宋官家,而是一個生於亂世、長於亂世的君主,他不喜歡戰爭,但是同樣的他也並不懼怕和忌憚戰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