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驚心明玉46
字數:4389 加入書籤
胤禩的心情確實已經算是心如死灰了。
自他昨夜醒來後,他便讓人又尋了無數個醫師,結果幾乎無二。
他,愛新覺羅家尊貴的皇阿哥,廢了。
成了像是太監一樣的人......
不,他絕對不相信。
定是有人收買這些醫師,故意傳遞假消息。
不過僅短短一夜的時間,往常溫和謙遜的八貝勒,直接成了陰晴不定,神情晦澀陰暗的模樣。
隻是路過前院,甚至都沒有走到胤禩養病的院落門口,明玉一眾就聽到八貝勒院落那裏傳出的聲音。
似乎是在說醫師定是被其他人收買了,還怒吼著,你是不是被太子收買了?你是不是被四貝勒收買了?
眾人無語,同情自己的耳朵,更覺得明慧這位八福晉攤上八貝勒這個人可真倒黴!
好在,那邊及時傳來太子的聲音,讓八貝勒立刻噤聲,也拯救了他們的耳朵。
等到抵達自家姐姐的院落後,明玉還心有餘悸的摸了下自己的胳膊。
看來,昨天胤禩還是有顧慮的,不然,要是他昨天以這個音調和分貝和她說話,她可能就要忍不住甩鞭子了。
昨天她出門帶鞭子,今天衣服和鞭子不搭,所以鞭子,明麵上並沒有。
......
那邊,本來抱著或同情或憐憫的心情過來探望胤禩的一眾人,因著胤禩亂扣帽子,一個一個的心情都不太美好。
他們同情他,可沒想讓他汙蔑他們的。
“八哥,分明是你大晚上不睡覺導致的。”要怪也得怪你自己。
胤?後麵那句未盡之餘並沒有說完,因為他被胤禩的眼神“嚇”得立刻躥到太子胤礽得身後了。
這個眼神其實怪可怕的,總給胤?一種八哥廢了,所以他還想把他們都廢了的感覺。
事實上,若是有能力,胤禩還真想這麽辦。
現在,獨出他一個,他就是皇室的笑話。
但是若是多出現幾個,他便不是笑話了。
胤?不出聲他還沒有想起他,現在胤禩隻想冷笑。他昨夜為什麽沒有睡覺,分明就是被胤?和明玉氣的。
所以他們兩人,就是害他的罪魁禍首。
他這般,胤?也得這般。
隻能說,氣性不小,取死有道。
“小十。”別捅心窩子了。
明玉不在這裏,他就可著勁放飛自我是吧?
“再多言,孤便讓人把你在紫禁城的事跡傳給明玉聽了。”
“想來,她會感興趣的。”
“太子二哥,我分明沒說話,是八哥嚇唬我的。”
胤礽當然看到了,但是他們前麵來探病,後麵胤禩被他們氣暈倒了,這消息若是傳出去,不太好聽啊!
“......他是傷患,讓他一次。”
“容孤提醒你,老八,不是什麽人你都能動的。”
“胤?比你年紀小,上書房學到的東西,別都忘記了。”
“藥材讓你的人收到庫房,酌情使用吧。”
“孤還有事,你們聊。”
道了這麽一句後,胤礽就走了。
胤礽走了,胤?當然立刻也跟著走了。
胤?走了,今日跟著他一起來的,小十一、小十二、小十三、小十四,自然也走了。
最後的最後,隻多說了一句好好休息的胤禛也走了。
這種時候,不管說什麽,都不是安慰,而是捅心窩子。
確實,他們站在那裏就是對胤禩的一種嘲笑......於是還沒有走出八貝勒府的幾位阿哥,又聽到了來自胤禩的分貝攻擊。
剛剛接到明玉和明玉會和的胤?同樣的摸了摸胳膊,他覺得莫名點冷颼颼的。
這天氣又不冷,但他卻冷颼颼的。
一定是八哥要陷害他!
“明玉,剛剛八哥瞪我,我覺得他想陷害我!”
別說,胤?的直覺在事關有人要陷害他這件事情上還挺準的。
她們離開的時候,姐姐就悄悄和她說了,八貝勒估計因為這件事情會恨上他們,即使事情的起因是他自己導致的。
明玉聽著姐姐的意思,她應當是要動手的。
但是,這種小事怎麽能夠勞煩姐姐呢!
所以明玉覺得,八貝勒身上肯定因為某處受傷多了一點點後遺症。
等到和其他人告別後,順便拜托太子二哥把小十一和小十四捎帶回宮後,明玉坐到位置上摸了摸胤?得腦袋,示作安撫。
“他壞,我們以後不理他了。”
胤?都說胤禩瞪他了,他能說假話嗎?
不可能的。
但是,胤?又沒有害他,他憑什麽瞪胤?呢!
所以,又一日,去八貝勒府邸複查八貝勒恢複情況的太醫帶回宮一個消息。
八貝勒站不起來了!
字麵意義上的站不起來。
八貝勒的腿明明好好的,但是不知道何故,竟是隻能癱在床上了。
這日晚,胤?高興的吃了三碗大米飯......隻吃米飯不吃菜的那種。
果然高興傻了。
......
因著這個消息,明玉又去探望“安慰”了一下自家姐姐。
如此八貝勒府就讓這夫妻兩人來的明白了,今日來,明日來,日日來,還見不到胤禩!
被康熙帝誤會兄弟情深的敦郡王走路帶風,幾乎快走成殘影了。
瞥了一眼的胤礽都不想說話,給點誇獎,他就準備回去和明玉分享。
皇阿瑪誇的出口,這家夥倒是也接的出口。
胤礽這次倒是誤會胤?了,因為這家夥回府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誇獎換算了一下,安到了明玉的身上。
他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每次都是明玉要去八貝勒府,所以他跟著一起去的。
兄弟情深?
不,分明是明玉對八嫂姐妹情深。
惦記八哥?
不,分明是明玉擔憂八艘一個人無聊。
至於他,他的作用就是偶爾去看一眼八哥,然後看他恨恨的,但是什麽話都不說的眼神。
笑得眉眼映著一層霧蒙蒙水霧的明玉,當然也欣喜接受了這個來自胤?的單方麵誇獎了,甚至覺得,胤?說的本就是事實啊!
時間悄悄劃過,轉眼便抵達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二月。
胤禟和華玘離開京師已有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