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一切由大人做主
字數:3774 加入書籤
於謙聞言,堅定道:“於謙一諾千金,隻要王小姐不嫌棄,於謙定娶她為妻,即便一生貧賤,於謙也無怨無悔!”
朱瞻墉淡漠地瞥了於謙一眼,冷笑一聲,然後對王芸說道:“王芸,你呢,你真的要嫁給於謙,不顧一切後果?”
王芸輕輕點頭,未發一言。
朱瞻墉頓時冷哼,喝道:“來人!”
於謙心中一驚,緊緊護住王芸,料想朱瞻墉是因惱怒而要逮捕他們。
隻聽朱瞻墉開口道:“將他們二人——”
於謙愈發惶恐,如果朱瞻墉真要治他們的罪,他們將毫無抵抗之力。
“殿下,如此行事,我們不服!”於謙高聲喊道。
朱瞻墉淡漠地看著於謙,冷冷道:“不服又如何?”
於謙梗著脖子喊道:“我們隻是兩情相悅,就算不得殿下青睞,也不至於讓殿下興師動眾捉拿我們吧?”
朱瞻墉淡笑道:“我何時說過要捉拿你們二人了?”
於謙微微一愣,望向朱瞻墉,剛才朱瞻墉的語氣顯然不善。
於謙直視朱瞻墉,毫無懼色:“那殿下的意思何在?”
朱瞻墉冷哼一聲,不理於謙,直接下令:“將他們二人的賀禮抬上來!”
“遵命!”
不久,幾名護衛抬著幾個巨大的箱子來到大廳中。
朱瞻墉淡淡掃了於謙一眼,平靜道:“你想多了,我隻是送賀禮而已。芸丫頭畢竟是我一手教導出來的,如同親妹一般。既然她要出嫁,我自然不會吝嗇。這些金銀綢緞算是她的陪嫁,至於你,於謙,自己的路還需自己走。從明日開始,不必再去馬廄,去吏部報到吧,你能走到哪一步,全憑你自己的造化了。”
朱瞻墉說完,不再理會於謙,轉身離去。
於謙徹底愣住了,不知所措地望著朱瞻墉的背影。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王芸噗嗤一笑,接著笑道:“傻瓜,你上當了。”
“啊?”於謙更加困惑。
於謙豁然開朗,今日之事,竟是……一場棋局!王芸續笑道:“此事,早與殿下言明矣。殿下言,此子實乃難得之英才,久居馬廄,未免可惜,故親往皇宮,說服聖上,解其責罰,自此往後,爾自由矣。”
於謙渾身一震,憶起朱瞻墉先前之言。明日令其至吏部報到,此乃明示,自明日始,可正式步入仕途,盡展其才。
於謙心緒如坐過山車般起伏不定,大口喘息。原來一切,皆是朱瞻墉的試煉。
七年矣。
七年來的委屈與苦難,終得解脫,於謙仿佛看見一條坦蕩之路,未來充滿無限可能。此刻,七年未曾因被貶為馬夫而悲憤,甚至落淚的於謙,終於流下了欣喜的淚水。
於謙猛然跪地,麵向朱瞻墉的背影,抱拳一拜,高聲道:“於謙感念殿下提攜之恩,願肝腦塗地,以報此恩。”
王芸上前扶起於謙,輕聲道:“殿下之人,不玩虛套,若真欲報恩,須腳踏實地,勿好高騖遠。殿下不缺衝鋒陷陣的英勇將領,而需勵精圖治,能規劃大明每一步的賢才。”
於謙聞言,再拜,高聲道:“學生必不負殿下期望。”
隨後,於謙起身,望向王芸,麵帶愧色笑道:“丫頭,你知我,此次提親全憑勇氣,無聘禮,無媒妁,無三書六禮……”
王芸輕輕搖頭,打斷他的話,柔聲道:“這些皆非重要,重要的是,你願來。”
於謙心中感動不已。王詔歎一口氣,雖不甚看好於謙,但誰讓他是自家女兒心儀之人,連朱瞻墉亦另眼相看。且觀於謙剛才的表現,王詔頗為滿意。
雖真乃魯莽,但也顯出於謙的真性情。性情雖有瑕疵,但有女兒與他相助,日後在朝中占一席之地,定無問題。
王詔思及此,道:“事已至此,還想那麽多作甚?便擇個黃道吉日,完婚吧,如此也算了卻一樁心事。”
王芸俏臉微紅,輕聲道:“一切由父親做主。”
王詔瞪了王芸一眼,輕哼道:“如今又讓吾做主,你不是常違逆吾嗎,還找吾做何主?”
王芸上前挽住王詔的手臂,撒嬌道:“爹,你怎麽這樣,還與女兒慪氣,以前女兒不懂事,您就大人大量,原諒女兒吧。”
王詔看著王芸撒嬌的模樣,心中的氣頓時消散。又看向於謙,這個拐走寶貝女兒的人,硬聲道:“你呢,有何異議?”
於謙連忙擺手道:“一切由大人做主。”
王詔狠狠瞪了他一眼,怒道:“還稱大人?”
於謙愣愣地看著王詔,一時不解其怒從何來。王芸在他耳邊輕聲道:“呆子,還不叫嶽父!”
於謙頓時醒悟,驚喜地恭敬喊道:“小婿見過嶽父大人!”
王詔瞥了於謙一眼,輕哼一聲,轉身離去。然而轉身瞬間,王詔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王芸之事已解決,京城卻開始風起雲湧。天下藩王入京朝見皇上,此事自大明開國以來鮮有發生。各地藩王陸續抵達京城,京城變得異常熱鬧。
問大明此時的藩王幾何,唯有宗人府的宗正知曉,連朱棣與朱瞻墉也無法確切統計。自洪武至永樂,皇上下封的藩王與郡王不計其數。但朱瞻墉估計,至少也有數百人。
眾人蜂擁至京城,京城一時熱鬧非凡。人多之處即江湖,而有一群王爺的地方,其混亂程度更甚江湖。隨著入京的藩王增多,京城的治安也開始混亂。
在京中,各地的青樓花坊,常見一群身著華服的青年,帶著仆從,在這些地方爭風吃醋,比豪橫,比財富,比排場,無所不比。這段時間,常可見到的便是各處青樓花坊中,常有人鬥毆。打架已是小事,更有甚者,動輒持真刀真槍在街頭互毆。
頃刻間,京城內外彌漫著一股渾濁之氣,仿佛天象示警……
朱瞻墉,大明皇太孫,執掌錦衣衛,自當竭力製止此類亂象滋生。
然而,那些涉事之人,皆是郡王之尊,性情傲慢,卻又不失分寸。鬥毆歸鬥毆,卻未曾釀成命案。
此事令朱瞻墉頗感棘手。欲拘捕,皆可為之;欲懲處,些許懲戒亦可行。然,此事不宜久羈郡王於牢獄之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