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已有不臣之心
字數:3721 加入書籤
“我對先皇的怨憤,並非他成為大明之主,實話講,先皇登基,我們反感欣喜,因我們知道,無論先皇如何,他不會如建文帝般削藩。”
“我真正不滿之處,在於他屢次欺騙於我,我參與靖難之役,說到底,也是被先皇所坑。”
“且他對我許諾之事,無一兌現。”
“起初說共享天下,我並不願,我也明白,無一君主真能與人共享江山,那麽換一塊宜居之地也好,他卻連稍好之地都不願予我,甚至派人監視、打壓。”
“這才是我痛恨他的根源。”
“但經年累月,如此,或許並非壞事。二十多年過去,當年那些受封富饒之地的藩王,如今尚存幾何?”
“而你父我如今依舊安樂,如今重掌大權,有權有勢,有人可用。”
“這未嚐不是上天另類的恩賜。”
“你定以為,先皇既逝,我等一脈未必不能問鼎天下。”
朱權看向朱盤烒,自嘲一笑:“若在從前,我或許有此念,但見了朱棣之子孫後,此念已蕩然無存。”
“你以為當今新皇僅是婦人之仁?他做了二十多年太子,滿朝文官,半數由他提拔,三大閣老更是祖宗一手扶上,此人豈是簡單之輩?”
“況且,除新皇外,還有當今太子,昔日越王。”
“他才是我打消其他念頭的關鍵,見過當今太子後,我明白,此生我不可能反叛,因即便我們這些初代王,兵強馬壯,但要對付當今太子,我幾乎沒有勝算。”
“麵對當今太子這般人物,若留絲毫破綻,他必使人灰飛煙滅。”
“當今太子的勢力,連先皇也曾忌憚,我們這些藩王對他依賴太深,若無太子支持,許多藩王怕是連家都養不起,他已將我們這些藩王寵壞了,失去他的支持,我們難以維持現狀。”
“也因此,大明十之**的王爺,都支持朱瞻墉。”
“相較之下,朱瞻墉更有權勢,有人。”
“麾下十萬龍騎,三十萬南軍,無人能撼動其根基,如今大明更有天軍這等恐怖軍隊,你想讓我們一脈反叛,嗬嗬,拿什麽反?”
“軍械朝廷掌控,糧草朝廷掌控,就連財源亦在朝廷手中,我們憑什麽?你以為僅憑軍隊就能對抗朝廷?太天真了。”
朱盤烒聽罷,心中冷汗涔涔,他忽然發現,看似強大的他們,在朝廷麵前竟是如此脆弱。
“那我們不能聯合那位嗎?”
朱權聞聲一頓,旋即冷笑:“依仗他人,何以見得我寧王府便如此卑賤?況且那人雖工於心計,卻僅憑朝廷對他的疏忽防範,一旦太子有所戒備,你以為此人尚有半分生機?”
“況且,投靠他對我們有何益處?論智謀,論心機,論對大明,對吾等藩王更有利者,太子遠勝此人。”
朱盤烒憶起在京都時所見的朱瞻墉,思慮過後不解問道:“父王,那你為何不直接告知太子,還可令太子銘記我等恩情。”
朱權冷笑道:“愚昧!其一,我為何要告知太子?雖不希望大明內亂,但我亦無需做那好人。畢竟,我與先皇間確有嫌隙。”
“其二,我說了,太子便會信?空口無憑詆毀那人,你覺得他會信我,還是信那人?論親厚,那人與太子的關係遠勝我等,屆時我們非但做好人不成,反惹一身腥臊。”
“其三,你以為先皇未查出端倪嗎?你太低估先皇了。若已查明,先皇不言,必有深意。我若輕舉妄動,恐怕反將自身陷入險境。”
“如此說來,如今我們出力或不出力皆難討好,倒不如靜觀其變,聯絡其他藩王,穩固自身。”
“待朝廷需我等出力之時,再出手,那時才是真正的立功之時。”朱權說到這裏,略顯懊惱:“隻是十四弟,頭腦竟仍如此頑固,我聯絡他隻為自保,他卻視我為何人!”
言罷,朱權望向兒子:“往後,我不願再聽你提及造反之事,哪怕心中有此念亦不可!否則,你害的不止是你一人,而是我朱氏一門。”
“我言至此,若你仍無法消除心中貪念,我便不得不考慮另擇繼承人了。”
朱盤烒聞言連忙點頭:“父王,孩兒明白了,日後絕不提及此事。”
朱權點頭,鄭重道:“希望你能記住今日之言。”
“是!”
……
同樣的場景,出現在中亞各藩王的領地。
朱棣的離世,使得中亞局勢變得詭譎萬分。
各路藩王紛紛站隊,支持朝廷者有,暗中勾結不明勢力者有,持中立態度者更是不在少數。整個中亞形勢變得撲朔迷離。
京師,紫禁城,禦書房內。
昔日朱棣所在之地,如今已歸朱高熾所有。
朱高熾甫一登基,便大赦天下,朝廷事務依舊井然有序。畢竟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對朝政早已了如指掌。雖新登基,千頭萬緒尚需他決斷,但朝廷核心體係並未混亂。
除先皇大喪之事外,朝政與王權大致如常。
禦書房內,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肅立。
朱高熾皺眉審視著手中的奏折:“這些藩王欲何為?竟聯名上奏,要求開放鑄兵之權。我父剛崩,他們就想給我個下馬威?”
朱高熾此刻顯然還未適應帝王身份,未自稱朕。
楊士奇恭敬立於前,輕聲道:“陛下,如今看來,中亞的藩王因先皇新喪,欲擺脫朝廷束縛,想來已有不臣之心者。”
楊榮微微點頭,沉聲道:“陛下,如今中亞的這些藩王,經三年發展,已基本穩住中亞局勢。他們中有人自恃兵強馬壯,欲給朝廷設絆。此事,臣以為斷不可妥協。”
楊溥附和道:“不錯,斷不可妥協。若有藩王生異心,臣以為朝廷可直接派兵圍剿,先挫其銳氣!”
朱高熾猶豫道:“戰事無此必要,他們隻是征求我同意,我不允,他們也不敢公然私鑄兵器。”
楊士奇嚴肅道:“此事一而再,再而三,若非這些藩王心存異誌,怎會聯名上奏此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