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詩人與唐朝——杜甫(一)

字數:7869   加入書籤

A+A-




    又是新的一天,各個朝代之下的人們麵對開啟的直播更加從容起來,不慌不忙的坐在門外的石凳、台階上,等著今天天幕給他們帶來新的震撼。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薑薑啊!猜猜看,我今天在哪裏?】

    薑瀾溪也沒有讓粉絲們猜,直接就開始了介紹詞。

    【他!是千古留名的詩聖!他!是倒黴詩人的代表之一!他,慘遭三次科舉落榜!他!接連被貶究竟是為何?

    這究竟是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歡迎來到薑薑直播間,讓我們一起走入唐代詩人的杜甫杜子美的內心世界!】

    “什麽鬼?芒果台播放的走近科學是吧”

    “主打一個混搭風”

    唐朝

    李世民:“咦,詩聖!詩聖竟然是我大唐的人!”還是我們大唐厲害!

    李隆基:“也不知道這位詩聖是什麽時候的人,這般大才竟會科舉落榜”

    賢能不能進入朝堂,當朝的皇帝真是有眼無珠!

    而杜甫的下巴都快掉了下來了,這天幕說的詩聖難道到是在說他?他如何能當得起“聖人”這種稱號?

    雖然他一直覺得自己文采出眾,能夠青史留名,但是這可是詩聖!聖人哎!他就是再自信也不至於認為自己以後會是聖人啊!

    難道是同名同姓?也有可能!這人真是厲害,真給他們杜氏長臉!

    【杜甫的爺爺叫杜審言,是初唐時期的詩人。

    杜審言和蘇味道等人齊名稱“文章四友”,他們曾大力創作律詩,也推動了唐朝詩歌的發展。

    杜審言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而杜甫對他這個祖父的評價也很高,稱為“吾祖詩冠古”。

    在杜審言去世四年之後,杜甫出生了。

    杜甫的爺爺又是文壇大佬,父親是官員,母親是官家小姐。這個出身在唐朝其實還是很吃香的。

    唐代的大詩人們仿佛把作詩刻在了基因裏,作詩這事真是從娃娃抓起,“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

    “別人的七歲,七歲可作詩。我的七歲,媽媽我今天不想上學”

    “別人的九歲寫大字 ,我的九歲,老師~他打我!”

    唐高宗時期

    杜審言喜不自勝,哎呀,他家大孫子怎麽這麽厲害啊,還這麽尊敬他!

    說什麽“吾祖詩冠古”!哎呀,這多不好意思啊!

    同僚看著他那副得瑟的樣子問他:“你要不要回家看看祖墳?”

    杜審言興衝衝地說,“哎呀,還是你靠譜!我這可得回老家看看去,這青煙冒著冒著再把山燒掉就不好了!”

    說著就風風火火的去找上官請假,蘇味道也沒攔著,和他道了個喜,就讓人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唐代和之後的朝代就算了,唐之前的朝代對詩聖這個稱呼就非常不滿了。

    曹操就對此很是不滿,他不但是個政治家,同樣也是一位詩人,他不認一個出身名門沒吃過苦的小兒,能寫出什麽深刻的好詩!

    “這稱呼是後世之人評價的?他們知不知道什麽叫聖人?”

    所謂“聖人”,上左有“耳”以表聞道,通達天地之正理;上右有“口”表以宣揚道理,教化大眾;下邊的“王”代表統率萬物為王之德,德行遍處施行。

    換句話說,“聖人”是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這個杜甫憑什麽稱為“詩聖”!

    唐玄宗時期

    杜甫歡喜夠嗆,“這個詩聖竟真的是我!我未來都做了什麽啊!”

    李隆基看向一旁的李林甫,“杜審言的孫子,莫不是在我這一朝?”

    李林甫笑著道:“算著年齡應該差不多的。”

    李隆基有幾分尷尬,畢竟他才暗自罵了杜甫的天子,就得知杜甫的天子是自己……

    【杜甫年少時也是很頑皮的孩子,“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複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是傳說中的皮猴子!

    五六歲的時候,在看過舞蹈家公孫大娘的劍器渾脫舞,在岐王宅裏、崔滌堂前聽過李龜年的歌聲,在玄元皇帝廟裏欣賞過畫聖吳道子畫的五聖尊容、千官行列。

    年輕時,家境優渥,杜甫就是陽光張揚的小少年。

    雖然杜甫母親過世後,父親又娶了繼母,但是他的父親還是愛他的,在杜甫十九歲想出去玩玩的時候利索的掏了錢。

    畢竟古代旅遊那也是很貴的!

    於是十九歲的杜甫開始了啃老生活,十九歲出遊郇瑕,二十歲漫遊吳越,直到二十三歲才回到故鄉參加鄉貢,再到洛陽參加進士考試時落榜了。

    當時的杜甫也沒當一回事,畢竟他還年輕,以後的機會多得是!

    於是再次背起行囊,赴兗州省親,與蘇源明等一起,到齊趙平原,作第二次漫遊。他

    他這一次在齊趙一帶過了四五年“裘馬輕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幾首詩,其中最出名的當然就是《望嶽》了,結尾兩句更是流傳千古的名句:“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話流露了杜甫那時不平凡的抱負。】

    “當時覺得這小子真狂,後來發現這是人家該得的”

    “兩首望嶽,兩個處境”

    “也是兩種心情”

    曹操望著那一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隻覺得豪情壯誌湧現在心中,年少時就有這樣的心性,以後會是怎樣呢?

    唐朝

    李世民讀著這句詩,隻覺得回到了自己剛剛執掌權柄的時候,“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孩子文采這麽好,又被稱作聖人,應該能得償所願吧。”

    ……

    杜審言還未到家中,看著自家寶貝大孫子的詩作摸著胡子,讚歎不已,他仿佛看見了杜甫光明的未來。

    憑這種文采,杜甫官居一品也是夠的。

    至於天幕所說的科舉落榜三次,那又怎樣!官宦子弟要是真想步入政壇,本就沒那麽難!

    ……

    李隆基對詩文的鑒賞能力很高,短短一小句詩,就引得他心潮澎湃,“好詩,怪不得可以流傳千古!李林甫,這樣的人才怎麽沒有被收入宮中?你怎麽幹事的!”

    李林甫臉上帶笑,溫聲解釋道 :“大概此時的杜甫還沒有正式參加科舉呢,不過陛下要是喜歡杜甫,臣現在就把他找來。”

    李隆基這才稍稍滿意:“算了,等天幕講完吧。”

    【天寶三年,杜甫在洛陽與被李隆基賜金放還的李白相遇,兩人相約同遊,次年,兩人再次在齊魯相遇,飲酒賦詩中兩人互贈了詩篇。

    兩人此次分別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麵。

    杜甫一直玩到三十多歲,這時候他的父親已經過世了,他沒有了經濟來源,而且他已經成家了,應當立業才是。

    更何況在這些年的遊玩中,他不但看到了祖國的美好河山,也看到了很多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要想解決,他就得去當官才行!

    於是他收了心,準備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

    天寶六年,唐玄宗詔告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試,消息一出,天下震動,有才藝的人紛紛趕往長安,杜甫也參加了考試。

    結果這些人興衝衝的來,卻是失望而歸。

    那場考試,無人中榜!】

    天幕這話一出,眾人的腦袋上掛滿問號。

    科舉這個事, 他們之前聽過天幕講過,是朝廷用來選官的,這是一次科舉,沒有一個人能夠當官的意思嗎?大家紛紛議論起來。

    “可是詩聖不也在其中嗎?”

    “或許聖人是之後才成聖的?”

    “這人都三十了,還有多少個之後啊?”

    李世民一開始聽到唐玄宗的聖旨,還挺高興的,誰知緊接著,就聽到了這麽荒唐的消息。

    廣納寒士,唯才是舉。這一道旨意發出來,他都能想到多少賢才為之動容!

    可是,這麽重要的科舉考試,竟然一個人都不錄取,這唐玄宗是在搞什麽?

    李隆基更是震驚,他不是震驚這場鬧劇一樣的科舉,他震驚的是——他是唐玄宗!

    “無欲曰玄”、“應真主神曰玄”,在禮製上,“玄”字更是代表著功過參半,前明後暗,他的廟號怎麽會是玄?

    難道後來發生了什麽不好的事?

    【我個人覺得神奇的兩場科舉,一個是宋朝仁宗時期出了個超強陣容的那場,另一場就是搞出了個“野無遺賢”的這一場。

    當時的長安那可真是人才濟濟,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暢想著自己未來的政治生活,結果直接震驚了所有人,這場考試所有人都落榜了,沒有一個人被錄取。

    當時大唐的宰相是李林甫,這人姓李,是皇室遠親,所以即使文采一般還沒參加過科舉也入了玄宗的眼。

    他性格圓滑,精於算計,還為我們貢獻了“口蜜腹劍”這個成語,最後一路青雲直上,最終登頂宰相。

    這件事是他負責的,所以玄宗震驚過後問他為什麽一個人都不錄取時, 李林甫就說:“是他們的文采太差了。”

    “陛下已經把全天下的人才都收入囊中了,鄉野之間沒有人才了,正所謂野無遺賢!”

    就……這麽扯的瞎話,李隆基偏偏就是信了。】

    “李隆基真的沒有兩個人格嗎”

    “這大哥死在天寶年,他咋也得混個千古一帝當當”

    “老天真是不公平,讓他早死兩年怎麽了”

    李隆基:“……”

    李林甫滑跪:“陛下饒命!”

    李隆基麵色鐵青,站起身來,指著李林甫的鼻子痛罵道:“混賬東西,沒想到你竟是這樣的奸佞!”

    說著猶嫌不解氣一般,一腳踢在李林甫的心口處,直接將李林甫踹的仰躺在地。

    “就是因為有你這樣的奸臣,朕在未來才會錯失人才,你簡直該死啊!”

    李隆基聲音越罵越大,好像這樣他才占理,這樣他才是那個英明神武的帝王,這樣才能表現出他隻是被奸臣迷了眼。

    楊國忠見政敵倒黴,簡直開心壞了,恨不得皇上直接將人處死才好!

    這樣想著,他便上前煽風點火:“陛下,雖說事情還未發生,但天幕將其說出來,恐怕天下人都已經知道了李相的所作所為,若不處置,惟恐天下有識之士心寒啊!”

    “況且這些事都是李相自己做的,他任人唯親,欺君罔上,還請陛下明鑒!”

    李隆基也不想聽李林甫的辯解了,對一旁請命楊國忠說道:“楊國忠,此事就交給你了,你要仔細調查此事啊。”

    李世民感覺自己是要窒息了, “這樣愚蠢之人竟然會是朕的子孫?”

    野無遺賢這種話也能信?

    【杜甫落榜的時候已經四十多歲了,還沒有工作,在長安這種首都城市,那簡直是太難了!

    等他把父親留下的遺產花光就隻能上山采藥賣錢了,那時他自稱是少陵野老,他隻不過是住在長安城南少陵的一個上了年紀卻一事無成的人罷了。

    科舉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轉走權貴之門,畢竟當時大唐科舉考試是不封名字的,如果權貴喜歡他的文章,給他走關係的話他也能當官了。

    但是他過於直了,不是說這樣的人不好,而是這樣的他無法適應當時的環境。

    去拜訪權貴給自己走關係,那得送禮吧,沒什麽拿得出手的東西,咱不是詩人嗎?就去寫詩歌功頌德討好人家唄!

    比如李白,咱白哥當年找的是玉真公主,為了討好玉真公主,在詩裏把她誇得天上有地上無的,好像就是那天上的仙女下凡渡劫,轉投成了玉真公主一般。

    可杜甫不會,比如這首《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這詩名大家或許有些陌生,但這首詩裏有兩個名句,一句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句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他不去誇權貴,直接開始誇自己,講自己的才學、自己的抱負,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困頓的窘狀就算了,他居然還在這位左丞麵前抨擊當時的黑暗社會和政治現實。】

    “啊……但錯的不是杜甫,是這個世界”

    “哎,大唐怎麽就成這樣了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