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飲食(一)

字數:4669   加入書籤

A+A-




    新的一日,熟悉的天幕再次出現,天幕下的古人們也是熟門熟路地坐下觀看視頻。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薑薑呀!

    眾所周知,咱們華夏是一個吃貨大國,方方麵麵彰顯了咱們的吃貨態度。

    以民俗語言為例,咱們將受歡迎叫“吃得開”,漂亮麵孔叫“秀色可餐”,損公肥私叫做“吃裏扒外”,文章寫得好那叫“膾炙人口”,一心模仿不知變更被稱作“食古不化”。

    不隻是這些,老子將“治大國”比作“烹小鮮”,孔子以“三月不知肉味”來反襯音樂之美,孟子用“魚與熊掌”來指代兩難之事;莊子拿“庖丁解牛”來宣說養生之道。】

    天幕下的古人們,也是覺得這些話很有趣,紛紛思索起來。

    “告子說的好,食色,性也。”

    “還有民以食為天”

    即使是沒什麽文化的人也開始熱熱鬧鬧的討論著身邊的俗語。

    “哎呀,婦人妒忌還能叫做吃醋呢!”

    “對呀,還有日子過得好,那叫吃香喝辣!”

    【不僅如此,飲食文化與古代的文人和文學更是有著不解之緣。

    比如酒,酒之香給了很多詩人靈感, 王維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曹操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劉禹錫有“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蘇軾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李白有“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再比如茶,茶之味也滋潤了唐宋以後諸多文人,比如黃庭堅的“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白居易的“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李清照的“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納蘭性德的“賭書消得潑茶香”……

    還有不少文人本身就是美食家,如蘇軾不僅著有《酒經》、《老饕賦》等文章,還創製過一些菜品,像什麽東坡肉、東坡羹、東坡豆腐之類的都是流傳至今。

    又如元代的倪瓚,寫過食譜,還創造了名菜“燒鵝”,將其命名為“雲林鵝”。

    清代的袁枚也著有《隨園食單》,其中有不少食譜還是親自實踐所得。】

    被提及的文人很是開心,這是自己的詩詞名傳後世的證明啊!

    廚子們也是眼前一亮,創造名菜?這個他們可以啊!他們也想被後人知曉啊!那可是自己在這世上走一回的證明啊!

    當然也有不能理解的文人,“詩詞就算了,連寫個菜譜都能流傳後世?”

    “就是啊,君子遠庖廚!”

    宋朝

    蘇軾見自己未來還會做出那麽多流傳後世的菜品,也有些瞠目,和身邊的父親與弟弟說道:“沒想到我還有這天賦!”

    另一邊的蘇澈倒是很高興自家哥哥失意之後也這麽有活力,不過……“我竟不知道兄長還有這一手,什麽時候得讓哥哥做給我吃才行!”

    【當然了,這些文學作品中也會暗藏很多飲食場麵和飲食習慣、製度。

    如果缺乏飲食文化方麵的知識,不僅會漏過許多妙處,有時還會摸不著頭腦。

    比如杜甫的《病後過王倚飲贈歌》中有一句“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意思是長安冬天的醃菜又酸又綠,金城的土酥色白如練。

    那大家知道這個“土酥”是什麽嗎?】

    相同朝代自是知道這是什麽,但是其他朝代就弄不清楚了,隻能自己瞎猜。

    “這白色的,難道是蓮藕?”

    “那還不如說是牛羊乳呢!”

    “聽這名字,怎麽也得是口感酥脆的食物啊!”

    【答案揭曉,是——蘿卜!

    清代大學問家仇兆鼇在《杜詩詳注》中注釋土酥為蘿卜。

    而王禎在《農書》中也提過,北人稱蘿卜有四種名字,春天叫“破地錐”,夏天叫“夏生”,秋天叫“蘿卜”,冬天叫“土酥”。

    華夏曆史悠久,各個朝代的禮儀風俗都會有所不同,所以不管是今人還是古人,因為欠缺某些飲食知識形成“盲點”,也是很正常的。

    比如說,同樣這句詩,南宋的蔡夢弼就將“酥”解釋成了牛羊乳。】

    蔡夢弼:“……”在我之後的文人都解釋對了,這豈不是顯得我很呆?

    王禎也很是開心,他之前看天幕的時候,那些書籍什麽的這個失傳,那個沒有記載,早就在想著自己的書能不能傳下去。

    “還好!還好!”大概是比起醫書那些,農書還是受重視的。

    清朝

    “仇兆鼇?好哇,看來仇兆鼇的《杜詩詳注》作的不錯啊!”

    康熙是真的開心了,仇兆鼇的《杜詩詳注》脫稿後,送過來給供他禦覽過的。

    說仇兆鼇注釋的正確性,他臉上也有光。

    【而且傳統的飲食觀並不把飲食的要義歸結為一種維持生命的手段,而是願意投下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準備並享有這一過程,因為飲食行為本身就很有意思。

    中華美食的特色,在準備過程中,主要表現為講究用料,講究刀工,講究調味,講究火候,技法多樣等。】

    對於這話,百姓們就有了不同的意見。

    “做飯有什麽意思?要是可以到了飯點就能吃上現成的飯就再好不過了!”

    “那女子恐怕是不曾做過一大家子的飯,不然也不能說得那麽輕巧。”

    對於大部分的平民百姓來說,做飯就是勞碌了一天還得繼續勞碌,這並不是什麽趣事而是生活的負擔。

    【比如肉類動物的選料,從先秦時代就會按照種類、年齡、性別,及不同部位分檔取料。

    在高級宴席上就會專門選取小羊羔、小牛犢、小豬仔等肉質細嫩的家畜。

    再比如製作魚鮓,要選春秋兩季的鯉魚,淨肉要在一尺半以上,皮骨堅硬者不取。

    而刀工呢,要求快、準、勻, 交錯運用直刀、片刀、坡刀、花刀,將原料加工成片、丁、絲、段、茸、泥、末……以求“入味”且美觀。】

    “做個飯竟還能有這麽多說法?”

    “不愧是富貴人家啊,做飯都這麽多講究。”

    “做個飯不就是為了吃?怎麽還追求起美觀了?”

    【而說到調味品,那就得追溯到商周了。

    《商書·說命》有“若作和羹,爾維鹽梅”,強調了“鹽梅”作為調料對製作“羹”的重要性。

    周代也有專門的掌管製醋的官“醯人”,還有使用十分普遍的“醬”。

    戰國時期,香料“椒”就已經可以做調味品了,屈原的《九歌·東皇太一》中就有“奠桂酒兮椒漿”的句子。

    《招魂》中還出現了“柘漿”與“蜜餌”,說明這時的“糖”也成為調料之一。

    有了醬、醋、糖、鹽、香料等基礎原料,我國飲食中的調料配製就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精致,並由此形成了不同菜係不同滋味的特色。】

    明朝

    朱元璋托著下巴,細細思索,這後人對前朝的研究,靠的不僅僅是那些物品與書籍,還有那些文章詩句。

    有些詩句,即使是他這個沒啥文化的粗人,也能聽出來不是什麽上好的句子,可後人還是會細細研究,然後娓娓道來。

    這也是稀奇。(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