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知否,知否!(六)

字數:5561   加入書籤

A+A-




    【趙構跑的實在是太快了,而且他不找到一個完全安全的地方,就不肯停下。

    在後麵的李清照追不上不說,還在追他的過程中損失了手中大部分的文物,到了後麵就隻剩下五六箱東西了。

    這麽點東西也實在不值得李清照送這一趟了,她隻好在越州也就是後來的紹興安頓了下來。

    攜帶著大量文物的李清照就如小兒抱金過鬧市,很快就被人盯上了。

    一夕書畫被盜,她悲痛不已。隻能重金懸賞,希望有人能幫她找回這些寶貝。】

    “好氣好氣”

    “氣死了”

    天幕下的古人們是真的很生氣。

    就如天幕所說,詩人的作品與她的境遇有關,他們看著李清照從不知愁滋味的天真少女,到“卻把青梅嗅”的少女心事,從“此情無計可消”的閨怨,又到了“生當作人傑”時的豪邁,他們看到了她的憤懣,希望他能有一個好的結局。

    結果,生活好不容易能安穩一些的時候,剩下的寶貝居然全被偷了!

    天理在哪裏?王法在哪裏?

    【紹興二年,李清照來到了杭州。

    那些文物散失殆盡給她造成了巨大的痛苦,李清照陷入了傷痛百般、走投無路的絕境。

    在這樣的孤獨無依之中,一個男人走進了她的世界。

    這個男人就是張汝舟。

    張汝舟與李清照成親是覬覦她的珍貴收藏,可婚後張汝舟卻發現李清照家中並沒有多少財物。

    於是,大失所望的張汝舟暴露了本性,先是口角之爭,後來是謾罵,到最後就是拳腳相加。

    李清照自然是無法容忍張汝舟的野蠻行徑,她想要和張汝舟離婚,但張汝舟不肯離。

    協議離婚不成,兩人最後就走上訴訟離婚的道路。李清照向官府提出主動離婚,順便舉報了張汝舟營私舞弊、虛報舉數騙取官職的罪行。

    經過官府的查證後,李清照的舉報屬實,所以兩人就這樣順利的解綁了。

    但是宋朝法律規定,妻子不可以狀告丈夫,哪怕事情為真。隻要告了,丈夫受到懲罰的同時,妻子也得因此坐兩年牢。

    所以離婚成功的李清照還是要麵臨兩年的監禁,不過好在她本人是一個大名人,很多人為她走動,把她從牢裏救了出來。】

    “宋朝這法律真是絕了”

    “真的不把女人當人啊”

    唐朝平民女子:“哎,這個李清照,真是一位奇女子啊!”

    在唐朝,平民女性想主動離婚也是沒門的,除了被丈夫休妻或是兩人同意和離,其他的離婚方法都是要坐牢的,這世道就是如此啊!

    ……

    宋朝平民女子:“太可憐了,可是她寧願坐牢也不要和張汝舟在一起,這個張汝舟真不是個東西!”

    同時一些婚姻很是痛苦的女子,看著天幕也萌生出一種想法,反正在家裏要幹活不說,還得時不時就被丈夫暴打,沒準哪一天就會被打死了,那麽要不要拚一拚呢?

    萬一……出獄之後的日子反而好過起來了呢?

    ……

    明朝平民女子:“這是真實存在的法令嗎?”

    在明朝,婦女根本就不可以主動提離婚,即使是丈夫強迫妻子和別的男人通奸、毆打妻子使其重傷亦或是丈夫外出三年未歸,婦女去官府裏起訴離婚,也得由丈夫同意,如果丈夫不同意,還是離不了。

    清朝平民女子:“……”羨慕

    【這人是救出來了,可名聲也是沒了。

    畢竟在當時的士大夫眼裏,女子狀告丈夫,是“不忠”。

    同時代的很多文人都在那裏幸災樂禍,說什麽李清照晚節不保,“傳者無不笑之”。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大家都知道,程朱理學啟在宋,而發揚光大於明,所以明清很保守,明清文人也比較接近於我們現在對儒生迂腐的普遍印象。

    但是在如此保守的環境下,明清兩朝的文人居然不是看不起這個狀告夫婿的女子,而是認為“二婚事件”是宋朝文人對於李清照的汙蔑!

    這也使李清照是否和張汝舟二婚至今還沒有一個定論。】

    “也是哈,不管李清照二不二婚,都不影響她的才華”

    “我理解薑薑的爽點,最保守的明清文人寧願相信李清照身上的汙點是假的,也不願意不喜歡李清照。”

    “正常情況下:我最討厭抽煙的人

    我愛豆抽煙:我哥沒抽這是汙蔑”

    明清文人:“……”易安居士文才出眾,被人推崇那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嗎?

    秦朝

    嬴政完全不能理解:“女子告丈夫,為什麽要坐牢?”

    畢竟秦律規定,妻子告發丈夫罪行,不會被連坐問罪,還可以保存屬於自己的財產。

    而且為什麽這樣就名聲沒了?

    漢朝

    劉徹也是非常不理解,為什麽明清會認為二婚是汙點啊!

    雖然漢朝時期的女子地位就沒有先秦時期那般高了,但是女人二婚還是很正常的吧!

    他的母親就是二婚女啊!瞧不起哪個二婚呢?

    【 經曆了一場再嫁非人、離異係獄的災難,她的意誌雖然並沒有為此消沉,但是難掩惆悵。

    某一日,李清照回憶自己跌宕起伏的前半生時,長歎一聲,寫下了《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後來,朝廷派同簽書樞密院事韓肖胄和工部尚書胡鬆年出使金朝。

    李清照聽聞此事,滿懷激情地作古詩、律詩各一首為二公送行。

    其中那句“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抔土”更是充滿了她關念故國的情懷。

    她想要回到故土,可是直到她死去,也再沒能回到她的家鄉。

    公元1155年,李清照懷著對死去親人的綿綿思念和對故土難歸的無限失望,悄然辭世。】

    “古人都想要落葉歸根,可是這些人卻不再有回家的一天了”

    “今天是想要暴打趙構的一天”

    “李清照明明是有能回家的機會的啊”

    “我的嶽飛將軍啊!”

    李清照的一生結束了,古人們也抹了一把淚,太慘了!

    她至死都想抗擊金人,回到故鄉啊!

    這個宋朝是怎麽回事!那個嶽飛既然能打,你倒是讓他打啊!讓李清照回家啊!

    趙匡胤:“……”

    得了,這就是整個南宋都沒北上的意思吧!

    怪不得後人瞧不上大宋啊!他自己也是瞧不上的!

    【我一直認為李清照的人生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兩宋的風向變化。

    李清照年幼時可以學習詩詞文化,她的作品可以傳唱京中,甚至整個大宋,成為眾人皆知的才女。

    她可以肆意的與好友出去玩耍,從白天玩到晚上,寫下“常記溪亭日暮,……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小令。

    少女懷春時期可以“卻把青梅嗅”而不是被關進房中,成了親,做了他人的妻子,還是可以有詞作傳唱,她還是會和曾經的姐妹們論詞。

    受到委屈,她第一個想法是離婚,也不肯與張汝舟虛與委蛇。】

    “以前沒覺得,這麽一說,宋朝早期的風氣還真是挺正常的”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那個論調是南宋開始的吧”

    【可是李清照七十多歲的時候,碰到了一個十分聰穎的小女孩。

    她見獵心喜,就想將自己的畢生所學教給小女孩。

    小女孩對此表示了感謝,並且堅定的拒絕了她。

    李清照不明所以,就問她原因。

    女孩告訴她,“才藻非女子之事也。”】

    “……”

    “真的假的”

    “小孩,你以為你拒絕的是誰的愛”

    天幕下的古人們聽到小女孩拒絕了李清照,恨不得衝上去搖出她腦子裏的水,這種機會怎麽能錯過啊!

    你不想要,讓我們來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