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雍和宮(二)

字數:4311   加入書籤

A+A-




    【雍正即位之後可能也是感覺自己的年紀大了,或者是清朝的問題的確是迫在眉睫了,所以他是選擇一上來就同時展開了多個大型的改革工作。

    康熙六十一年的十二月,雍正先是宣布了追繳虧空,截止到雍正二年三月推行“官紳一體納糧製”,十六個月的時間裏,他居然在追繳虧空和籌備軍務的情況下,一口氣推進了八項改革。

    不隻是成立會考府、廢除賤籍、秘密立儲、台省合一、改革旗務這種小事,還有“攤丁入畝”“火耗歸公+養廉銀”“官紳一體當差納糧”這種完全要命式的改革。】

    “老四這麽莽的嗎”

    漢朝

    劉徹瞪大了眼睛,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神色,忍不住驚呼出聲:“竟然有這麽多!”

    按照常理來說,改革應該是循序漸進,按部就班,一項一項的推進才對呀!

    畢竟改革這種事是會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操之過急的話很容易出問題,甚至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朝廷的穩定。

    這個雍正怎麽會在短短十六個月內,同時進行如此眾多大型項目的改革呢?

    他真的很想知道,這人到底是哪裏來的自信和勇氣,難道他就一點也不擔心朝廷會因此而陷入混亂嗎?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種“雍正不是滿人的皇帝而是華夏的皇帝”的說法,這個說法就是來自他的改革。

    當然了,這話也就是大家的一說,在改革的核心目的上,還是要鞏固清王朝統治,延續清王朝壽命的。】

    “文字獄警告”

    清朝

    雍正有些不解:“不然呢?”

    雖然他的行為也有實現自己理想的意思,但是他作為大清的皇帝,愛新覺羅的大宗,肯定是要為大清、為愛新覺羅負責啊!

    康熙時期

    胤禟用著看似很小但實際上屋子裏的人都能聽到的聲音說道:“也不知道老……四哥做了什麽,竟然被人認為是華夏的皇帝,而不是滿人的皇帝。”

    言外之意便是他肯定是做了很多損害滿人的事情。

    大家都不是傻子,自然是明白他的意思,但是誰也沒有多說什麽,免得之後被天幕打臉。

    【在改革的問題上,拿著權貴們開刀的或許不是什麽好辦法,但是不拿權貴們開刀,那這所謂的改革就和改革者與貴族一起分贓沒什麽兩樣。

    想要鞏固王朝的統治,那就保證財政收入,緩解社會矛盾唄!

    那麽誰會影響國家的財政呢?】

    康熙時期的大臣們麵麵相覷,瘋狂的用臉打著信號。

    “四爺不會是瘋了吧!”

    “四爺上位還能有好?”

    “可不能讓四爺上位啊!”

    【那自然是貪汙成性的官員和不需要交稅的鄉紳了,他們完全屬於趴在國家身上吸血的蠡蟲了。

    雍正和官員之間的對打,那是真的打出了火星子啊。

    大家都知道雍正是很刻苦,很多人說他是被累死的,這一點真不誇張了,造成這一點的主要原因就是“密折專奏”。

    古代的這個奏折是需要層層遞交的,這樣的話一些下級官員即使發現了什麽問題,也是不敢說些什麽,畢竟都怕得罪人嘛。

    到了康熙時期,康熙就允許一些親近的大臣們,可以直接在給內廷送的請安折子裏匯報公事。】

    康熙微微一笑,麵上露出一絲自得之色,輕輕撚動著自己的胡須。

    沒錯,他確實是真心實意地想要了解政令下達的真實情況,才會采用這樣的製度去掌握各地的問題。

    唯一的問題就是要處理的折子太多了,這實在是太過費神費力!

    聽到老四能夠堅持並推行這項製度時,他還是很欣慰的,老四能夠明白這其中的重要性並且付諸實踐,實屬難得。

    想到這裏,康熙的臉上也浮現出略微滿意的神情。

    【但是這個權力給出去,他需要看的奏折就會變多。

    所以康熙很少會給人這個權力,在這個製度出來之後,大概有四十多年的時間裏,能夠這麽上奏的也就是兩百多人。

    而雍正為了加強對官員的控製,在位期間擁有這份權力的大臣高達1300多人。

    雖然這麽做,的確是讓他累得夠嗆,還有點自討苦吃的意味。

    但是密折製度的確幫他實現了對官場的高度控製,確保了他的改革得以順利進行。】

    “要死了,這些人加上常規奏折的確是很要命”

    “現存的雍正奏折就有四萬多件,奏折裏批語最長的有一千多字”

    明朝

    朱元璋微微頷首,表示認同。

    盡管對於這位異族的皇帝,他並無太多好感,但對方如此勤勉政事,他內心還是頗為讚賞的。

    身為一國之君,理當如此!

    清朝

    康熙很想說一句“治大國若烹小鮮”,但是想著老四這麽做多多少少和他有些關係,強忍著說教的**。

    胤禛身邊的兄弟們也是一副敬佩的模樣,就這股子吃苦勁,他們還真是做不到。

    胤禛:嘁!區區四萬奏章而已,他啊,可是強的可怕!

    【而另外一點,就是“火耗歸公”。

    古代地方收稅時,收到的稅銀都是比較散碎了,所以需要地方官府將這些碎銀子重新煉製成官銀,再上交給國庫。而在煉製這一步上,就會自然產生一些損耗。

    這損耗一旦產生,收到的稅銀就會不夠了,為了上交足夠的稅銀,地方官員就會相應的多征收一些稅銀來彌補這裏的損耗。】

    宋朝

    趙匡胤點點頭說道:“這金銀賦稅的確會有這種問題。”

    不過他們大宋沒有那麽多的白銀流通,直接用金銀交稅的人也不多,基本沒有火耗的問題,所以這方麵他還真的沒注意過。

    【但是火耗從出現開始,就沒有正經的規定,火耗到底是多少那都是地方官員說了算的,若是征稅時加征的\"火耗\"多於實際的\"火耗\",那這之間的差額就歸官員所有了,這種做法從明朝一直傳到了清朝。

    這種將定火耗權力放在官員手中的行為,就像是讓耗子睡在米缸裏一樣,官員們也紛紛秀出了自己的下限。

    有些州縣每兩火耗二三錢、甚至達到了四五錢,而一些偏僻賦稅少的州縣,火耗是要比正經的賦稅還要多的。

    雖然順治、康熙年間都發過禁令,但是基本沒什麽作用,隨後就默認了這件事。】

    此話一出,明清時期需要繳納“火耗”的百姓們群情激憤,畢竟除了糧食,就是這賦稅和徭役最是重要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