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朝廷之上

字數:4760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帶領尉遲敬德、王薄、寇仲等邊城將領在關中、江淮地帶縱橫,為一統中原掃清障礙。

    杜如晦跟在李世民身後,每攻下一城,他治理一地。

    李世民向東掃蕩的同時,向西派遣柴紹、丘行恭等人,勸降川蜀。

    .

    李靖率領李孝恭、程知節、秦叔寶等天策府將領沿長江南下,與江陵蕭銑隔江對峙。

    宋師道依然駐守金城。

    侯君集帶著李秀寧、跋鋒寒等小將練兵,在廣袤的西北地帶活動,隔著李軌部防禦吐穀渾、高昌、西突厥等國。

    小將們日常有沒有越境不知道,反正大夏沒有正式宣戰。隻是張萬歲負責的軍馬場,種馬越來越多,品種越來越豐富。

    李軌混得神經日漸衰弱,偏偏遲遲等不到大夏來使,你好歹來個人意思意思招個降走下流程啊,沒有。

    看樣子李軌還得繼續硬撐一些日子。

    .

    東突厥大可汗之爭頡利可汗勝出,續娶義成公主;可賀敦支持皇孫楊師道延續隋廷,既是隋朝天子也是突厥小可汗。

    始畢可汗之子突利小可汗得到不少部落支持,成為東突厥境內一方大勢力。

    五原郡依然是郭子和屯守,定襄郡改由劉黑闥駐防,警惕政權暫時穩定的東突厥南下。

    .

    朝廷之上,關於定都何處,關於鹽,關於鐵,關於商業,關於給百姓如何分地,關於軍隊製度,關於律法……天天吵時時吵,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爭辯上頭,擼起袖子上演全武行,打得衣衫不整再回頭找奚名茗做裁判。

    奚名茗:要不我出去打仗?這居委會大媽的工作誰愛做誰來。

    .

    這個時代能夠混到奚名茗麵前無不是人傑,顧慮很周全。

    例如土地政策,討論來討論去,最後依然定下均田製。

    它最佳適配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

    均田製土地具備兩重性,既有土地國有製,也含土地私有製。

    口分田、職分田、公廓田等,屬國家所有。園宅地、永業田、勳田、賜田等,屬私人所有。

    丁男和18歲以上的中男授永業田20畝,口分田80畝;老男、篤疾、廢疾各授口分田40畝;工商業者減丁男之半,寡妻妾各授口分田30畝;如上述人為戶主,則減丁男之半授田。

    年老時要收回五十畝口分田,身死時口分田全部要由政府收回,另行分配。

    取消耕牛授田。

    .

    耕者有其田、不準土地買賣的政策,必然可起到抑製土地兼並的作用;同時有效阻止自耕農的迅速破產,客觀上抑製社會的兩極分化和貧富不均。

    均田製和後世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保持著相當程度的一致。

    後世不過是國家極快邁入工業化進程,廣大農民不再單純依靠土地生存,百姓眼光從土地轉移,這才逃過土地兼並。

    .

    房玄齡和高弘德等人,半年老了不止十歲。

    “一旦政府失去對地方強有力的控製,再健全有效的管理製度,也會難以為繼。”

    絲毫沒有皇帝自覺的奚名茗反過來安慰大臣們:“哪怕再過千年,依然有國家動不動被迫進行休克治療,好不好的就國家破產。”

    大臣們投來不理解的目光。

    奚名茗這才反應過來,含糊解釋道:“所謂休克療法,你們可以理解為……一切政策包括政府推倒重來。”

    想想這話相當不吉利,奚名茗改口道:“一輩人做一輩人的事情。任何王朝走到最後,中央必然對地方控製減弱,人口的發展要麽土地不夠分,要麽該還回來的地因人為原因收不回來……”

    好像還是很悲觀。

    曆史上的唐朝崩潰前夕,並不是單純土地不夠分,更不是1430萬頃的耕地養不活五千多萬的人口。

    說到底,執行政策的是人。

    “總之,咱們別留什麽祖宗之法不可改之類的祖訓。時局有變,政策得跟著變。退一萬步,還可以開辟新的天地嘛。”

    要麽提高單位產量,要麽內部矛盾向外部轉移。

    有地圖在手,未來兩條路,端看後輩們如何走。

    .

    一個議題過去,另外一個主題繼續。

    關於定都何處。

    長安和洛陽各占一半數。

    “不能隻考慮眼前,咱們一旦建立起一個史無前例的盛世,京師會隨著人口增長日益龐大。到那時,城市所需物資極其驚人,陸地運輸耗費太大。”

    奚名茗發表個人建議,“因此首先排除長安。”

    “那就洛陽。”

    奚名茗點頭:“咱們這一代暫定洛陽。 ”

    別搞大興土木那一套,能用現成的盡量用。

    別看楊廣在大運河上不幹人事,龍舟一造幾千艘,動不動出動二三十萬民夫拉纖遊玩……大運河正經是超級水利工程,利於天下轉輸。

    “暫定?”

    京師還能暫定?

    奚名茗讓侯希白取來輿圖,在大臣麵前展開。

    指著如今還不屬於大夏的東北部,奚名茗理所當然開口道:“這一片平原,麵積超過320萬頃。土地肥沃,處於溫帶和暖溫帶範圍。你們想想能養活多少人口?”

    奚名茗沒有半分窮兵黷武的思想,在她心裏,這就是華夏土地。

    華夏土地,寸土必爭。

    本來奚名茗手指遼東,楊廣三征高句麗的濃重陰影再度來襲……可當奚名茗說到具體的320萬餘頃肥沃土地。

    文臣眼睛的火熱,丁點不輸當初她承諾李靖和尉遲“錢糧管夠”。

    理解就好。

    奚名茗圈出河北、遼東一片疆域。

    “此地一旦開發,必然形成新的地緣重心。後世中央政權如果想更好節製全國,那麽政治中心北遷理所當然。這就是我剛才所說,有些祖宗之法,很不必當回事。”

    得預防安史之亂啊。

    薛伯褒視線盯著輿圖這塊區域,久久無法挪動視線。心疼得不住扼腕:“得開發,是得開發。盤算盤算,需要積攢幾年,務必一次盡全功。”

    楊廣果然廢物!

    多好的土地,三次也沒能打下來。

    .

    奚名茗看薛伯褒,總有種詭異之感。

    傳說中的“河東三鳳”,薛伯褒是薛道衡之子,薛道衡因公然崇敬高弘德之父高熲被楊廣所殺。

    如果按原身輩分來算,她正經需要叫薛伯褒一聲伯父。

    方姨,是河東另外一隻鳳薛德音的妾室,不知因何獨自住在鄉下莊子。

    薛德音是薛道衡從子,已經在李世民攻打王世充一戰中被殺。

    薛德音死亡消息傳來,方姨開始穿素衣,吃素食,誰勸也沒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