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少靖從不說虛話

字數:4082   加入書籤

A+A-




    兩個太監扶著筋疲力竭的陳新甲來到,

    “陛下!臣幸不辱命,已將真奴首級悉數帶回。”

    說完,可憐的大明國防部副部長陳新甲便已累得趴在地上,多說一句話都顯得費力,隻將手裏的戰報高高舉起,王承恩急步上前拿過戰報遞給皇帝。

    “好!陳愛卿此番功勞甚大!今晚就在皇宮內休息。承恩!傳朕旨意,將西便門打開,讓護送隊進城。”

    聽得真級首級送到,靈丹妙藥到了!王承恩心中莫名興奮,終於不用再天天看著皇帝那張嚇死人的臉!

    心中激動難平親自趕去西門傳旨,隻為早點親眼確認。

    兩個小太監扶著陳新甲去休息。

    崇禎翻開孫承宗所寫戰報,一目十行匆匆看完,霎間煩惱盡去,

    “哈哈哈!真沒想到,少靖在野戰中又勝一陣,隻是可惜了左良玉,剛立下大功卻被手下出賣。”

    “楊愛卿你看看,東奴也不是傳說的那麽厲害,少靖一支民團隻憑弓弩就能連戰連勝,還從不花費朝廷一分銀子一粒米麥。”

    “之前牆子嶺大勝,還可以推說少靖的民團憑著有利地形伏擊,打韃虜一個措手不及,這兩次勝仗卻是實實在在的野戰。”

    “而我大明數支大軍,每年花費千多萬兩銀子糧食,手中刀槍弓弩銃炮齊全,卻畏縮不前,仿佛東奴是什麽洪水猛獸,真是豈有此理!”

    楊嗣昌苦笑著接過戰報吃了一驚,謔!一千多個真奴首級,還有兩麵甲喇大旗!原來這個郭提舉在逃跑時返身迎敵,又擊潰了一支正紅旗甲喇,敗中取勝。我的娘嘞!還能在兩支東奴甲喇追擊下反手殺敗建奴,他究竟是怎麽做到的?

    “為聖上賀!為大明賀!”

    楊嗣昌倒是真心真意替皇帝高興。

    昏君從龍椅上站起身,雙手背於身後,挺直腰杆,沉聲說道:

    “楊愛卿你不要來這種虛話,少靖從來不說這些空話,隻用一件件一樁樁大勝、一個個真奴首級來說話。”

    “明日一早用這些首級祭天之後,兵部與內閣商量個對策出來,讓咱朝廷的大軍也打個勝仗,別讓一支民團比下去啊!”

    “朕每年上千萬糧餉難道是白砸的!那四千多京營人馬就留在保定府,興許還能派上點用場。”

    “另外,宮中有幾十個唱曲侍衛,朕要將他們送到京營,送到寧遠山海關,送到洪承疇軍中給三地大軍唱《萬裏長城永不倒》等曲子。”

    “少靖的民團就是唱著這類曲子屢戰屢勝!連朕聽著隻覺熱血上湧,想親手提刀上陣殺敵!若是大明數支大軍都像少靖這般敢於野戰,定能一舉擊潰東奴大軍,還我大明江山一個太平!”

    昏君用手指敲打著禦案嚴肅地發表一通心中所想。

    旁邊兩個秉筆太監奮筆疾書,唯恐落了一個字。

    啥?給大軍唱曲?

    天呐!楊嗣昌與首輔劉宗周滿頭黑線,這些聽起來威風凜凜的曲子最近在宮中經常唱,聽是確實好聽,可這不是一回事啊!皇帝真是外行啊!咱們大明如今有哪一支軍隊有能力與建奴野戰?

    那個戶部郭提舉真不知是何方妖孽,居然能連續大勝,而且他隻是個戶部種地弄糧食之人,說白了就是一泥腿子,卻把咱兵部的事幹了,還幹得比咱兵部強。

    唉!這世道是怎麽了?衛所中的士兵隻會種地不會打仗,各地各城的駐軍不敢打仗,反倒是一支種地的民團卻能屢戰屢勝!

    “臣遵旨!”

    ………

    盧象升得知建奴入關,老盧的孝也不用守了,急忙從老家宜興趕到臨清,接收到郭少靖資助的武器,大喜!

    聽說郭賢侄在牆子嶺殺敵三萬,驚得怔了半響。再看了孫閣老的來信,又招來幾個民團少年問明了戰鬥經過,決定要仿照郭賢侄的戰法,以守為主。

    自己身後有數十萬百姓還在撤往太行山途中,若自己冒失戰敗,百姓必遭建奴毒手。

    畢竟天雄軍從未與建奴作戰過,對於建奴的凶名自然知道。大明多少支強軍失於建奴之手,孫閣老信中反複提及,叮囑不可與之浪戰。

    熟知建奴作戰的孫閣老這般謹慎,當年孫閣老手中的關寧鐵騎實力還很強大,尚且敗於建奴之手,更別說自己這支天雄軍訓練與裝備遠不及關寧軍。

    可不能小看天下英雄,之前有誰能想到郭賢侄領著一支民團竟能殺敵幾萬。

    那些民團自己也見過,都是些未及弱冠,各地逃難至京城的少年人,滿打滿算訓練不到兩年。

    而郭賢侄自己也不過剛剛年過二十,就是這麽一夥少年,竟然創下大明近二十年最大勝利。

    聽說高陽城還在城牆上搭建木屋,盧象升自然想到這是個好主意。立即行動,集中人手在臨清、大名、彰德幾座大城實施。

    曆史上崇禎十一年,朝廷極度缺錢少糧,武備糜爛,各路勤王軍停留觀望駐足不進,崇禎心中議和與交戰之心搖擺不定。

    正守孝的盧象升也被崇禎奪情起複,從老家宜興趕至京城商議軍情,與楊嗣昌等兵部之人就主戰與主和起了矛盾,讓楊嗣昌等人懷恨在心,為日後的悲劇埋下禍根。

    主戰派盧象升率領天雄軍與嶽托的右路軍從密雲至涿州一路纏鬥,各有勝負。

    心中有氣的兵部尚書楊嗣昌以大同邊境有北虜叩關為由,調走王樸與楊國柱這兩支邊軍。

    而大明最強部隊關寧軍在監軍太監高起潛的帶領下卻一仗不打,隻是遠遠觀望。

    沿途州縣亦拒絕撥予天雄軍糧草。

    至此盧象升已經明白朝中主和派要逼死自己這個主戰派。

    糧草斷絕,外無援軍如此惡劣環境下,還想戰勝建奴根本不可能,若是戰敗,便與袁崇煥一樣西市問斬。

    天雄軍隻得向自己的老家大名府退卻,卻被數倍於己的建奴包圍於巨鹿縣賈莊蒿水橋。

    而高起潛率領關寧卻在五十裏外的雞澤縣觀望,一兵一糧不助。

    盧象升高傲的性格自然不會逃跑,免得被朝中那些軟弱主和派嘲笑。

    安排了山西總兵虎大威與宣府總兵楊國柱突圍逃走,免得因為自己與兵部的矛盾而白白陪葬。

    隨後率領標下兵將與殘部向建奴發起死亡衝鋒,隻求死在衝鋒路上,直至死完最後一個人。

    清軍殲滅天雄軍揮師南下又一戰將關寧軍擊潰,自從袁崇煥擔任遼東總督之後,關寧軍徹底演變成一支唯利是圖的軍閥,一切以利益為上。

    他們可能就是存心想弄死大明關內唯一一支敢與韃子一戰的天雄軍。

    好讓他們關寧軍成為朝廷唯一依仗,從此要錢要糧予取予就任意妄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