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回憶錄可代寫

字數:5006   加入書籤

A+A-


    一大早,高傳龍收到了李編輯的微信信息:“高先生!我明天下午到縣城做一場演講,演講結束後去你那裏坐坐,在家嗎?”
    高傳龍連忙回複道:“在!”
    李編輯又回複道:“不用準備我的晚飯,我在主辦方這裏吃過飯才過去。”
    高傳龍回複道:“收到!”
    高傳龍把李編輯傍晚要來的消息告訴林婉兒。
    林婉兒聞言,高興地建議道:“老高!雖然李編輯沒來吃飯,但我們也要準備一些水果吧!”
    “對啊!”高傳龍讚同道,“還是婉兒想得周到!”
    吃過晚飯後,大概6點左右,李編輯如約而至。
    高傳龍和林婉兒熱情迎接李編輯進屋。
    很快,三人在客廳沙發上落坐。
    林婉兒指了指茶幾上的果盤,微笑道:“李老師,飯後水果。”
    李編輯毫不客氣地拿起幾個洗好的小西紅柿送入嘴裏。
    林婉兒好奇道:“李老師!聽老高說,你今天來縣城做演講,什麽演講啊?”
    李編輯吃完手中小西紅柿,扶了扶金絲眼鏡後道:“我今天演講的內容是《銀發經濟和回憶錄》。”
    高傳龍和林婉兒聞言,都是一臉懵圈。
    李編輯繼續道:“說白了就是給老人家代寫回憶錄,給公司拓展業務的。”
    林婉兒擔憂道:“李老師,你不做編輯呢?改行寫回憶錄?”
    “沒有改行!”李編輯澄清道,“林小姐誤會了!我是和兩個寫手一起過來的。”
    高傳龍插話道:“兩個寫手呢?”
    李編輯回道:“他們還在主辦方那邊接受業務谘詢,等下會打我電話。”
    林婉兒建議道:“李老師,等下叫他們也過來……”
    她說了一半,停止了。
    原來是高傳龍朝她輕輕搖了搖頭。
    高傳龍不喜歡陌生人來到a棟305。
    李編輯認真道:“那不用了!我知道你們七點就要開始碼字,不打擾了!”
    高傳龍搶先道:“多謝李編輯的理解!”
    李編輯朝高傳龍點了點頭。
    林婉兒好奇道:“李老師,寫回憶錄賺錢嗎?”
    李編輯回道:“為老年人代寫回憶錄,平均每本2萬到3萬元,最高可達5萬元!”
    “哇!”林婉兒驚歎道,“李老師,我可以寫回憶錄嗎?”
    “這……”李編輯看向了高傳龍。
    高傳龍意味深長道:“寫一本回憶錄大概多少字?需要多長時間?”
    李編輯回道:“一般情況下5萬到10萬字左右,而平均每本回憶錄從接洽客戶到完成交稿,通常需要2到3個月時間。其實代寫回憶錄的門檻並不低。”
    高傳龍追問道:“此話怎講?”
    李編輯侃侃而談:“接下來我就說說我帶來的兩個寫手——白鬆和柚子的情況。
    他們倆都是文字創作的老手了。
    他們是從身邊的親朋好友開始,一點一滴地積累起自己的寫作事業。
    隨著名聲在外,客戶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
    這都要歸功於線下的好口碑和線上自媒體賬號的運營。
    雖然寫回憶錄不是每個人的必需品,但那些真的想寫的人,往往成交率特別高。
    柚子說:‘代寫自傳這行,需求其實一直都在。很多老人心裏都藏著寫自傳的小夢想,還有的子女想送父母一本自傳當禮物。而且啊,我發現客戶們對文筆的要求並沒有那麽高。’
    大家心裏對‘回憶錄’的期待其實很簡單:采訪者說說心裏話,寫手幫忙記下來,文字嘛,家常話就挺好,不用太文學範兒。
    可能因為這樣,看起來門檻不高,誰都能試試。
    所以網上經常有‘靠寫回憶錄發家致富’的帖子滿天飛。
    雖然這些回憶錄不是正式出版的書,但交給客戶時都是一本本印刷精美的小冊子,或者是可以直接打印的電子書。
    對於寫手來說,從接單、采訪、寫作到排版設計,都得一個人搞定,這活兒可不輕鬆。
    柚子剛開始幹這行時也挺迷茫的,想報班都沒地方報,隻能自學成才。
    她看了好多大學中文係的寫作資料,還研究了好多名人的自傳,比如鬆下幸之助的,連電視劇《阿信》都看了,就為了學學裏麵的故事是怎麽講的。
    白鬆呢,他寫回憶錄可不僅僅是完成任務那麽簡單。
    他把每次采訪和寫作都當成是收集素材的好機會,特別重視和采訪對象的深入交流。
    他做的每一本回憶錄都是為客戶量身打造的。
    因為有編輯的工作經驗,合同啊、項目進度啊這些事兒他都不愁。
    難的是怎麽讓客戶,也就是他說的‘委托人’,信任他,願意把自己的故事講給他聽。
    白鬆寫一本5萬字左右的回憶錄,大概要花三個月,最長不會超過半年,而且她手裏總是有好幾個項目一起進行。
    為了贏得客戶的信任,特別是老年客戶的,他更喜歡第一次見麵就聊,麵對麵的交流讓客戶更放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後麵的電話采訪也就順利多了。
    白鬆堅持不用ai寫作,因為他覺得和客戶交心,客戶是能感受到的。
    客戶滿意了,自然就會介紹朋友來找他。
    白鬆現在在城區,考慮到時間成本,太遠的客戶,哪怕對方願意出差旅費,他也不接。
    而且,他也不接那種年輕人想給去世親人寫傳記的單子。
    因為不能親自交流,隻靠資料或別人轉述,寫起來太難,也寫不出真實生動的故事。
    為了更好地理解老年人,白鬆經常去城區的高端養老機構走訪。
    他說,我國人普遍含蓄,老年人更是不好意思說自己的輝煌過去。
    所以他想了解老年人心裏怎麽想,需要什麽,這樣才能把服務做得更好。
    這些走訪讓他明白,老年人更需要的是傾聽和陪伴,而不是追求故事寫得多麽完美。”
    高傳龍追問道:“那這回憶錄的市場飽和了嗎?”
    李編輯喝了一口茶幾上的茶水,繼續道:“還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白鬆就說了,以後回憶錄說不定能跟婚紗攝影似的,火得一塌糊塗。
    想想以前,能拍婚紗照的多稀罕啊!
    現在呢,新婚小兩口挑婚紗照的機構和風格,挑得眼花繚亂,這在過去哪兒能想到啊。
    白鬆還說了,回憶錄和婚紗攝影有三點挺像的:
    都是獨一份兒的,沒法複製;
    都能讓人在朋友圈裏秀一秀,心裏美滋滋的;
    還都是人生大事兒的一種紀念,退休了寫本回憶錄,跟結婚時拍婚紗照一樣自然。
    上個月,有一家代寫公司,頭一回參加了某地區的國際養老服務業博覽會,成了展會上獨一份兒的回憶錄代寫攤位。
    你猜怎麽著?3天時間,他們就接到了100多個訂單和合作邀請。
    這事兒讓我們更加確信,回憶錄不光是門生意,還能當塊敲門磚,敲開養老產業的大門。
    比如說,跟養老院聯手,給阿爾茨海默症的老人們提供記憶療愈服務,幫他們留住美好回憶;
    老人們的回憶錄裏,不光有自己的故事,還有時代的影子,現成的劇本素材啊;
    再比如,跟地產商或者高端養老機構合作,搞個老年人主題樂園,也挺有搞頭的。
    林小姐,你確定要寫回憶錄嗎?”
    林婉兒看了一眼高傳龍,猶豫道:“我再想想!”
    喜歡這裏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請大家收藏:()這裏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