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機械降神手法

字數:4340   加入書籤

A+A-


    林婉兒愣住了,一時無語。
    雷小燕汗顏道:“婉兒!其實我的小說還沒到結局,才寫了一半劇情,所以你說的五種完結方式都用不上。”
    林婉兒緩過神道:“小燕,你說一下小說的最新劇情是怎樣的?”
    高傳龍忽道:“等下!既然我們都吃好飯了,要不要來點飯後水果?”
    林婉兒和雷小燕都點頭道:“可以!”
    高傳龍洗了一盤藍莓放到餐桌上。
    雷小燕小聲描述小說劇情:“我小說的最後三章劇情大概如下:
    楊青青本是書香門第的千金,家裏敗落後被迫到蕭家當丫鬟。
    這姑娘生得水靈,眉眼像水墨畫裏走出來的,還寫得一手好字。
    蕭家兩位少爺都對她上了心:
    二少爺蕭景文是個書呆子,成日和她討論詩詞;
    大少爺蕭景武是邊關打仗的將軍,總借著教她騎馬的名義往跟前湊。
    前些日子邊關告急,蕭景武領兵出征。
    臨走前夜他偷溜到聽雨亭,正撞見青青和蕭景文舉杯對詩。
    蕭景文還抓著她的手在掌心畫‘長相守’。
    當時蕭景武氣得眼珠子都紅了,硬憋著沒發作。
    誰料凱旋當天,他盔甲都沒卸就闖進亭子,又見這倆人坐在一塊兒吟詩作對。
    ‘啪’地把佩劍往石桌上一拍,震得茶盞亂跳。
    蕭景武拽著楊青青手腕不鬆:‘明日老子再回玉門關,這次你跟我去邊塞遊玩!’
    楊青青天真詢問邊塞很好玩嗎?
    二少爺蕭景文急得直跺腳,抗議一個女子怎麽能去邊塞,還說什麽遊玩。
    蕭景武一時無語,無奈鬆手。”
    雷小燕說完劇情,期待地看著林婉兒和高傳龍。
    高傳龍和林婉兒麵麵相覷:這劇情剛剛展開,卻又要突然完結,確實難辦!
    雷小燕看到兩人為難,弱弱道:“龍哥!婉兒!如果不好完結的話,我就自己隨便完結了。”
    林婉兒連忙詢問道:“那你是想怎麽完結的?”
    雷小燕小聲回道:“我想楊青青就跟著蕭景武一起出征,然後兩人一起戰死沙場。”
    林婉兒搖頭道:“小燕!這樣不妥啊!古代女子一般不上戰場,更何況楊青青隻是一個丫鬟啊!而且你這部古言小說的背景設定,就是女子不上戰場的。”
    雷小燕默然。
    突然,高傳龍靈光一閃,笑道:“看來隻能來個‘機械降神’結束小說了!”
    林婉兒疑惑道:“什麽是‘機械降神’?”
    高傳龍緩緩解釋道:“‘機械降神’原是希臘戲劇術語,指劇情陷入死結時,突然用起重機吊出‘神隻’化解矛盾。
    在小說中,它常表現為毫無鋪墊的‘外掛角色’或‘超自然事件’,強行推動情節發展。
    以《天龍八部》掃地僧為例:當蕭遠山、慕容博、蕭峰三人被仇恨鎖死在藏經閣,金庸突然讓無名老僧現身。
    這位日常掃地的老和尚竟身負絕世武功,三招化解血海深仇,更用‘武學障’哲理點醒眾人。
    從敘事邏輯看,掃地僧的出場確屬機械降神:
    此前四十回未露鋒芒,卻在最終章扮演‘劇情救星’。
    但金庸的高明在於,通過細節將這個‘神’寫得接地氣:老僧出場時仍在掃地,說話帶著經年誦佛的遲緩,製服蕭遠山後第一句話是‘施主請坐’。
    這些日常細節與‘神級武力’形成反差,讓讀者在震撼中忽略其突兀性。
    更巧妙的是,掃地僧的‘機械降神’功能被轉化為哲學符號:
    他用佛理消解武功執念,將江湖恩怨升華為生命思考,反而讓機械降神成為主題升華的跳板。
    可見,機械降神並非絕對禁忌。
    若能讓‘神來之筆’與作品內核共振,突兀的設定反而能成為敘事亮點。
    但若僅為解扣而強行降神,就像用金箍棒戳破氣球——矛盾沒了,故事也癟了。”
    “妙啊!”林婉兒輕輕鼓掌道,“老高!這個‘機械降神’手法不錯!可以讓故事升華。”
    雷小燕雙眼發亮,眼神不再迷茫。
    她弱弱道:“龍哥!那我的小說該怎麽用‘機械降神’手法完結了?”
    “這……”高傳龍邊思索邊道,“在你這部古言小說中,誰可以當作‘神’呢?”
    林婉兒眨眨眼睛,道:“老高!你說皇帝可以當作‘神’嗎?”
    “對啊!”高傳龍豁然開朗,“我知道怎麽來完結小燕的古言小說了。”
    林婉兒和雷小燕都期待地看著高傳龍。
    高傳龍悠悠道:“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斑駁地灑在青石板上,一切都顯得那麽寧靜而美好。
    然而,這份寧靜很快就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和傳喚聲打破。
    ‘聖旨到!蕭府接旨!’傳旨的太監尖細的嗓音,穿透了蕭府的每一個角落,讓所有人的心跳都不由自主地加速。
    蕭景文和蕭景武正各自忙碌,聽到聖旨,連忙放下手中的事務,匆匆趕往前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楊青青作為府中的丫鬟,也隨眾人一同跪在廳前,心中卻莫名地湧起一股不安。
    太監展開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蕭府丫鬟楊青青,聰慧伶俐,特召入宮,以侍奉朕側,欽此!’
    聖旨宣讀完畢,眾人一片愕然。
    蕭景文和蕭景武對視一眼,眼中滿是震驚與不解。
    更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是,她即將被召入宮中,從此天各一方。
    楊青青接過聖旨,雙手微微顫抖,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
    她深知,這一去,或許就意味著與蕭家二子的緣分已盡。
    但她更明白,自己身為臣子,必須服從皇命,不得有違。
    在眾人的一片靜默中,楊青青緩緩起身,向蕭家眾人深深一拜,算是告別。
    她的身影,在陽光下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仿佛也在訴說著這段未了的情緣。
    蕭景文和蕭景武望著她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他們知道,從此以後,再想見到楊青青,恐怕已是難上加難。
    那份對她的情感,也隻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成為一段永遠無法言說的秘密。
    而楊青青,在踏入皇宮的那一刻,也回望了一眼蕭府的方向,心中默默祈願,願蕭家一切安好,願自己能在宮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不負皇恩,也不負這段短暫的相遇。”
    林婉兒和雷小燕聽完,都驚訝得半晌說不出話。
    喜歡這裏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請大家收藏:()這裏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