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悲劇三重境界

字數:4821   加入書籤

A+A-


    就在這時,客廳有人敲門。
    林晶晶猜測道:“應該是陸師兄回來了。”
    高傳龍趕緊把“隔音珠”遞給她。
    高傳龍和林晶晶來到客廳時,林婉兒已經給陸義開門了。
    陸義麵無表情,神色凝重,向林晶晶點頭示意。
    林晶晶心領神會,跟著陸義去往她的房間。
    高傳龍擔心道:“婉兒!我看你陸師兄神色不對,是不是遇到了麻煩事?”
    林婉兒自信道:“放心!聽晶晶姐說,沒有陸師兄解決不了的事情。”
    “哦!”高傳龍隻是笑笑。
    又到了周末時間,驕陽似火。
    林晶晶和陸義一大早就上山去了。
    根據約定,高傳龍答應每個周末下午3點左右給林婉兒和雷小燕講授寫作知識。
    雷小燕是下午2點半來的,撐著一把太陽傘來的。
    林婉兒見雷小燕熱得臉蛋紅撲撲的,連忙請她到房間吹空調。
    很快到了下午3點左右,高傳龍來到了林婉兒房間。
    林婉兒和雷小燕作為“學生”舒服地靠在床頭,高傳龍作為“老師”卻在房間裏踱步。
    高傳龍這次講的主題是“悲劇的三重境界”。
    他侃侃而談:“悲劇,這個人類精神世界裏最複雜的造物。
    它總能在我們心尖上刻下深淺不一的傷痕。
    有的悲劇像夏日雷陣雨,哭完天晴;
    有的卻如陳年凍傷,每逢陰雨天都隱隱作痛。
    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聊聊悲劇那些讓人走不出來的高級手法。
    第一重境界:惡人構陷,即恨反派。
    這類悲劇就像街頭混混打架,所有苦難都源於某個具體惡人的刻意作惡。
    比如《還珠格格》裏容嬤嬤針紮紫薇,觀眾恨得牙癢癢;
    《甄嬛傳》中華妃賞夏蟬一丈紅,彈幕都在刷‘華妃涼涼手別抖’。
    這類故事遵循著‘好人遇壞人,好人反抗,消滅壞人’的三幕劇結構。
    情緒來得直接,去得也快。
    讀者會進入‘道德審判者’模式,將反派符號化為純粹的惡。
    就像孩子看動畫片,總急著問‘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這種悲劇的治愈方式也很簡單:
    隻要反派被消滅,正義得到伸張,觀眾就能獲得心理補償。
    就像吃麻辣燙,辣得酣暢淋漓,但過後不留痕跡。
    因為矛盾過於表麵化,沒有觸及更深層的人性困境。
    第二重境界:天命難違,即恨命運。
    當悲劇的操盤手從具體惡人變成抽象命運,故事的質感就完全不同了。
    古希臘悲劇《俄狄浦斯王》堪稱經典:
    國王為逃開‘殺父娶母’的神諭四處躲避,卻在每個命運的岔路口都精準踩中預言的陷阱。
    這種悲劇讓人脊背發涼——原來在命運麵前,人類連螻蟻都算不上。
    《泰坦尼克號》裏jack和rose再相愛,也抵不過冰山;
    《流浪地球》中人類再努力,太陽氦閃還是來了。
    這種悲劇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它揭示了‘努力也沒用’的終極無力感。
    讀者會產生‘存在性焦慮’,開始思考人類究竟能否掌握自己的命運。
    就像看災難片時,我們害怕的不僅是災難本身,更是那種‘在宏大宇宙麵前人類如此渺小’的哲學震顫。
    第三重境界:眾生皆苦,即恨自己。
    這才是悲劇的最高形態。
    這裏沒有十惡不赦的反派,每個角色都像被命運編程的提線木偶。
    《紅樓夢》裏賈母疼黛玉吧?王夫人寵寶玉吧?
    但她們隨手撥弄的家族算盤,就碾碎了兩個孩子的命。
    這種悲劇最可怕之處,在於它撕開了溫情脈脈的親情麵紗,露出人性與製度的猙獰。
    下麵對第三重境界的三大‘殺招’進行拆解:
    第一,全員共犯:
    小說《東宮》堪稱典範。
    李承鄞滅族是導火索,但皇帝的多疑、高相的權謀、顧劍的複仇,甚至小楓的單純,共同編織了女主小楓的死亡之網。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在‘不得已’,結果合謀殺死了最不該死的人。
    第二,係統壓迫:
    在《紅樓夢》的封建禮教、《1984》的極權社會、《三體》的黑暗森林裏,無形的規則像空氣一樣包裹所有人。
    寶黛的愛情悲劇不是賈母心狠,而是整個貴族體係需要聯姻鞏固權力;
    程心選擇不按下按鈕,是整個人類文明的選擇困境。
    第三,永恒輪回:
    黛玉死了,但巧姐又被塞進新牢籠;
    福貴老了,但新一代繼續在生存線上掙紮。
    就像《百年孤獨》裏布恩迪亞家族重複著被預言的命運。
    這種悲劇不是一次性事件,而是刻在人類基因裏的輪回詛咒。
    我們看《活著》時,何嚐不是在福貴身上看見祖輩的縮影?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高級be感的煉成秘籍:
    無反派敘事,真正的悲劇從不依賴惡人。《紅樓夢》裏沒有絕對反派,封建製度本身就是最大的反派。就像《寄生蟲》裏的貧富差距,是看不見的殺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共犯結構,每個角色都在作惡,但誰都不是主謀。《東宮》裏,皇帝猜忌、高相弄權、顧劍複仇……這些‘合理’的個體選擇,最終匯成吞噬小楓的漩渦。
    循環絕望,黛玉之死不是終點,賈府衰落、寶玉出家,新一代的巧姐仍被封建禮教裹挾。這種‘悲劇永動機’,讓讀者意識到改變的無望。
    最後,說說悲劇的共鳴點分析:
    當我們為《活著》裏的福貴流淚時,何嚐不是在為被生活碾壓的自己哭泣?
    那些加班到深夜的社畜、在房貸壓力下喘息的房奴,誰不是現代版的‘悲劇共犯’?
    我們為什麽走不出高級悲劇?
    因為它照見了人生最恐怖的真相:
    最大的反派不是具體的人,而是我們身處的世界本身。
    當我們發現努力沒用、反抗無效、連恨都恨得虛無。
    這種震撼會穿透屏幕,讓我們在午夜夢回時突然驚醒:
    原來自己也在某個故事裏,扮演著某個共犯的角色。”
    高傳龍深入淺出的講解完畢,林婉兒不由輕輕鼓掌起來。
    雷小燕也跟著輕輕鼓掌。
    踱步地高傳龍右手輕輕一擺,林婉兒和雷小燕停止鼓掌。
    高傳龍提出要求:“關於悲劇的三重境界,我講完了。現在請你們反駁一下我講的內容!”
    “啊?”林婉兒和雷小燕猝不及防。
    林婉兒笑嘻嘻道:“老高!你講的很好啊!有什麽可反駁的?”
    高傳龍“命令”道:“必須反駁,挑刺也行!沒有什麽理論是十全十美的!”
    喜歡這裏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請大家收藏:()這裏有一個超級寫作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