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奉旨造反
字數:5623 加入書籤
“草民絕無造反之心。”
李自成三人驚得一身冷汗連忙跪地,多日沒人跪拜的地板今天又出來接客了。
“那如果朕讓你們造反呢?”
“啊?”
三人一臉懵逼,什麽道理?
皇帝讓我們造反?
怕不是想砍了我們的腦袋吧!
“草民愚鈍,不……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高迎祥跑商還是有點眼力勁,雖然不明白皇帝為什麽讓他們造反,那就開問唄。
“陝西連年大旱,百姓顆粒無收,朕已經下旨免去百姓的三餉,更是下旨陝西免稅三年。
可惜天高皇帝遠,那些官員已經不願意聽朕的話了,朝中大臣更是官官相護,朕一時間動不了他們。
朕要你們三人在陝西起義造反,幫朕殺了那些貪官汙吏,和壓迫百姓的鄉紳豪紳。
你三人可願意?”
三人一聽原來是這麽回事,皇帝這是想借刀殺人嘛!
早說嘛!
都把我們帶到你麵前了,我們能不答應嘛,回頭出了這個大殿,被砍了腦袋找誰說理去。
“草民願意為陛下肝腦塗地,效死力。”
“好,這麽說朕就當你們答應了。”
“李洪基、高迎祥、張獻忠聽旨!”
“草民在!”
“朕封你們三人為錦衣衛百戶,歸屬錦衣衛指揮使許顯純節製。
賜你們三人飛魚服雁翎刀。”
“草民拜謝陛下。”
“嗯?你們現在是錦衣衛的人了, 以後得稱作臣!”
“臣等拜謝陛下。”
“你三人雖為錦衣衛,但是你們官服由許顯純保管,腰牌可以先收著。
即日起你三人奉旨回陝西收攏本地流民,待秋收結束後揭竿而起,替朕殺光陝西、甘肅兩地所有貪官汙吏和為富不仁私自屯糧高價售賣的糧商鄉紳。”
“臣等遵旨!”
“你們三人要記住,你們現在是朕的人,造反可以,但是不可以欺壓百姓。
你們三人要是膽敢借著造反的命運欺壓百姓,強搶民女,朕會親自砍了你們的腦袋。”
“臣謹遵陛下旨意,萬萬不敢欺壓百姓。”
“一旦起義,你們三人改頭換麵,不要用真名。
朕讓許顯純將一部分錦衣衛安插到你們義軍了。
你們的動向半個月要上報一次。
如果你們的隊伍裏有囂張跋扈欺壓百姓的人全部驅逐,朕會讓錦衣衛處理他們的。
等陝西事了解你們每人官升兩級,可進京入職。”
“臣等遵旨!”
“許顯純!”
“臣在!”
“你將他們三人帶回去秘密培訓操練半個月,安排一部分陝西籍的錦衣衛隨他們一起回陝西。
等到八月底,揭竿而起,將陝西、甘肅給朕攪動的天翻地覆。”
“臣遵旨!”
“記住,此事為絕密,每個派去陝西的人員都要精挑細選。
若出現紕漏,你們幾個自己把腦袋砍下來謝罪。”
“臣遵旨!”
“許顯純,最近那些出關的晉商有什麽動靜沒?”
“皇爺,最近幾個月後金在對朝鮮用兵,晉商沒有出關的動作,不過他們已經在暗地收購糧食、茶葉、鐵器在張家口囤積。
怕是秋天他們就要出關給建奴送糧了。”
“這幫狗東西,先讓他們囂張,今年怕是他們最後一次出關了。
明年他們就沒機會了。
蒙古人最近有什麽動向?”
“陛下,蒙古今年也是大旱,那幫韃子現在日子也不好過,臣以為他們入秋後就會南下打秋風。”
“朕讓你組建的商隊,現在怎麽樣了?”
“陛下,臣已經組建了6支商隊和韃子多生意,不過目前還都在漠南一帶跑商,西域和漠北臣還需要一段時間。”
“此時不急,慢慢來,回頭你找一下魏忠賢,他手裏有精鹽。
你讓他給你分配一點份額,回頭讓商隊私下收購糧食、茶葉、絲綢、鐵器,最後加上精鹽,從偏關一帶出關和蒙古人做生意。
你給蒙古人的價格可以比晉商低兩成,甚至三成,朕需要大量的戰馬。
如果換牛羊,你的價格比晉商低一成。
如果換戰馬,你的價格可以再壓低三成,先和蒙古人搞好關係。
以後讓他們對付建奴。”
“臣遵旨!”
朱由校知道現在成吉思汗的後裔林丹汗日子不好過。
不能統一蒙古各部,還讓努爾哈赤偷了科爾沁部落,科爾沁葉赫那拉氏幾千年來抱大腿,就這一次押對寶了。
跟著滿清享受了200多年的榮華富貴。
等今年皇太極收了朝鮮,明年就差不多將林丹汗從大興安嶺一路打到青海,收複了整個漠南蒙古部落。
後年就是己巳之變,皇太極十幾萬大軍繞道蒙古從喜峰口入境,一直打到京城牆角。
現在的朱由校無暇顧及建奴,隻能扶持一下林丹汗那個廢物了。
隻希望明年不要那麽快被滅。
“好了你們退下吧!”
“臣等告退!”三人拜謝後直接離開。
“又完成了一件大事,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了。”
三人離開後朱由校心情大喜直接去坤寧宮找張嫣探討人生哲理去了。
對於朝堂上的事情朱由校也不特意去管,隻是讓內閣將每天票完的帖子送過來,他直接披紅蓋章。
剛清閑了兩天,魏忠賢從全國搜羅的名醫已經全部到了京城。
朱由校見了一下這些名醫,魏忠賢一共收羅了30多位名醫,朱由校看了一下名單,自己能有印象的也就兩個。
一個武望之,一個吳又可。
記憶中山西太原還有一個婦科聖手傅青山竟然沒在,朱由校還特意讓魏忠賢派人去了一趟太原。
傅青山此時還是一個20出頭的小夥子,而且並不從醫。
朱由校想著自己可能找錯人了,可能此時的傅青山在醫學界還沒什麽名聲。
朱由校讓所有名醫隔著紗簾為張嫣和其他妃子診斷了一下。
好家夥,一下子冒出十幾個結論,什麽宮寒、血熱、肝火旺、腎虛……
一下子把朱由校搞的有點不會了。
不過記憶中武望之有點名聲,而且魏忠賢的資料裏,武望之在家鄉一帶在婦科方麵名聲確實不錯。
朱由校就采納了武望之的診斷策略由他的藥方對張嫣調理身體。
至於剩下的,朱由校趁著所有名醫大家都在京城,索性直接在皇家學院附近找了幾處宅院,建立了大明醫學院。
朱由校讓所有的郎中整理畢生所學,著作成書,太醫院的所有醫藏書籍,全部抄錄一份帶到醫學院。
朱由校重點見了一下吳又可!
大明瘟疫論作者,對於傳染病、細菌的論證比歐洲早了兩百多年。
這個人才朱由校要重點培養。
朱由校直接將大蒜素、青黴素的配方給了吳又可,讓他先用土法培育青黴素。
成功後可以找一些有外傷感染的病人試驗。
等青黴素可以量產的時候,對於戰場上那些傷員會有巨大幫助,死亡率和傷殘率會成倍減少,這對於古代戰場的後勤保障來說,將會是一個質的改變。
等魏忠賢那邊玻璃技術成熟後,就讓科學院開始研製望遠鏡、顯微鏡。
顯微鏡一旦研製成功,到時候對於吳又可研究的瘟疫論會有重大的幫助。
喜歡明末木匠天啟落水後無敵啟落水後無敵(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