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6)脈象與四時的關係,你了解多少?

字數:5730   加入書籤

A+A-




    岐伯說關於脈氣與四時之氣的論述,為我們理解人體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提供了寶貴的視角。他所說的“人的脈氣有時與四時之氣相反”,其實是在強調人體內部氣血運行狀態與外部自然環境變化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可能存在的差異。

    首我們要理解“脈氣”和“四時之氣”的含義。脈氣,即人體內的氣血運行狀態,反映了人體生命活動的強弱和盛衰。而四時之氣,則是指春、夏、秋、冬四季氣候變化的特征,包括溫度、濕度、光照等多個方麵。

    當人體內部的脈氣與外部環境的四時之氣保持一致時,人體的生理功能就能得到正常的發揮,人體就能保持健康的狀態。然而,由於人體內部環境的複雜性和外部環境的多變性,有時脈氣可能會與四時之氣相反,這時就需要我們進行及時的調整和幹預。

    如果邪氣勝過精氣,就會表現為有餘。這裏的“邪氣”可以理解為導致人體生病的各種不利因素,如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以及情誌內傷(喜、怒、憂、思、悲、恐、驚)、飲食不節等內邪。當邪氣在體內積聚過多,超過了人體正氣的抵抗能力時,就會表現為有餘的症狀,如發熱、疼痛、腫脹等。

    另一方麵,如果血氣先已消耗,就會表現為不足。血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當血氣不足時,人體的生理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出現各種虛弱的症狀,如乏力、氣短、麵色蒼白等。

    針對這兩種情況,中醫提出了“補虛瀉實”的治療原則。對於邪氣過盛的情況,要采用瀉法將邪氣排出體外;對於血氣不足的情況,則要通過補法來補充人體的血氣。

    時令與人體髒氣的盛衰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中醫的“天人相應”觀念,人體內部的五髒六腑與自然界的四時變化相應,因此每個髒腑都有其對應的時令,並在該時令下表現出相應的旺盛狀態。

    當髒氣按照時令處於旺盛狀態時,通常脈氣也會表現出相應的充盛有力,即“脈氣應有餘”。然而,如果在實際脈象中反而表現出不足,即“反見不足”,這往往意味著邪氣已經侵入體內,並且其力量已經超過了人體自身的精氣,使得正常的氣血運行受到了阻礙。

    另一方麵,如果脈氣本應表現為不足(例如在某些虛證或慢性病中),但卻反而表現出有餘(即“凡見有餘”),這通常表明正氣已經無法有效抵禦邪氣的侵襲,導致血氣被大量消耗,而邪氣則趁機猖獗。

    當這種陰陽氣血不相從、邪證不相應的情況持續存在時,就可能引發一種名為“關格”的疾病。在中醫理論中,“關”指的是氣血、髒腑之間的通道被阻塞,使得正常的生理功能無法進行;“格”則是指邪氣與正氣之間的格拒,即正氣試圖將邪氣排出體外,但邪氣卻頑強抵抗,導致正邪交爭,人體出現一係列的不適症狀。

    關格作為一種較為嚴重的病理狀態,通常需要在中醫的指導下進行辨證施治,通過調和陰陽、補益氣血、祛除邪氣等手段來恢複人體的平衡狀態,從而緩解或治愈疾病。

    黃帝問:脈象是怎樣順應四時的變化而變動的呢?怎樣通過脈診知道病變的所在呢?怎樣通過脈診知道疾病的變化呢?怎樣通過脈診知道病突發於內呢?怎樣通過脈診知道病突發於外呢?你能詳細給我講解一下這五個問題嗎?

    脈象是怎樣順應四時的變化而變動的呢

    岐伯說:人體的陰陽升降與天地自然的運轉循環是息息相關的。天地之間的陰陽變化,通過氣候、季節、晝夜等現象表現出來,而人體的陰陽變化則通過生理、病理等現象體現。這種對應關係,體現了人與自然的緊密聯係。

    我們來看天地之間的陰陽變化。春夏季節,陽氣漸長,萬物生長繁茂;秋冬季節,陰氣漸盛,萬物收藏凋零。這種陽消陰長、陰消陽長的變化,正是天地陰陽運轉循環的體現。同樣,在一天之中,晝夜更替也體現了陰陽的升降變化。白天陽氣旺盛,夜晚陰氣濃重。

    那麽,人體的陰陽升降又是如何與天地的運轉循環相適應的呢?中醫認為,人體的陰陽變化與天地陰陽變化是同步的。在春夏季節,人體陽氣也隨之增長,氣血運行加快,新陳代謝旺盛;在秋冬季節,人體陰氣逐漸增強,氣血運行減緩,新陳代謝降低。這種變化使得人體能夠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保持生理平衡。

    同時,在一天之中,人體的陰陽升降也與晝夜更替相應。白天陽氣旺盛時,人體精神煥發、活力充沛;夜晚陰氣濃重時,人體則進入休息狀態,修複白天消耗的能量。這種陰陽升降的變化,有助於調節人體的生物鍾,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

    此外,中醫還認為,人體的陰陽升降與五髒六腑的功能活動密切相關。通過調節五髒六腑的陰陽平衡,可以達到治療疾病、預防疾病的目的。例如,在春夏季節,適當補充陽氣、調節肝氣有助於緩解疲勞、增強免疫力;在秋冬季節,適當補充陰氣、調節腎氣有助於滋陰潤燥、改善睡眠質量。

    人體陰陽升降與天地的運轉循環是相適應的。通過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可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保持生理平衡和身體健康。

    黃帝問:怎樣通過脈診知道病變的所在呢?

    岐伯說:我們來說說春天脈象的“圓規畫圓”特點。這其實是形容春天脈象的圓滑流暢,如同圓規畫圓一樣無滯無礙。這是因為春天萬物複蘇,陽氣升發,人體的氣血也開始從冬季的潛藏狀態逐漸活躍起來,脈象自然呈現出一種生機勃勃、圓滑流暢的特點。

    夏天的脈象,被形容為“矩形一樣盛大”。這裏的“盛大”可以理解為脈象的洪大有力,如同矩形的四邊一樣規整而有力。這是因為夏天陽氣最盛,人體的氣血也達到了一年中最旺盛的狀態,脈象自然呈現出一種洪大有力的特點。

    到了秋天,脈象則變得“像秤杆那樣平穩恒定”。這是因為在秋天,陽氣開始收斂,陰氣逐漸增長,人體的氣血也開始從夏季的旺盛狀態逐漸趨於平穩。此時的脈象如同秤杆一樣,雖然承受著秤砣的重量,但仍然能夠保持平穩恒定的狀態。

    冬天的脈象,被形容為“像秤砣那樣沉浮下垂”。這是因為冬天陽氣潛藏,陰氣最盛,人體的氣血也處於一種相對沉靜的狀態。此時的脈象如同秤砣一樣,呈現出一種沉浮下垂的特點,反映出人體氣血的沉靜狀態。

    人體脈象隨著季節變化而呈現出的不同特點,是中醫“四時養生”理論在脈象學上的具體體現。通過觀察脈象的變化,我們可以了解人體在不同季節的生理狀態,從而采取相應的養生措施,達到保健養生的目的。

    黃帝問:怎樣通過脈診知道疾病的變化呢?

    岐伯說:四時陰陽的升降與人體脈象變化的對應關係,這確實是中醫理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中醫看來,自然界中的四時變化,即春、夏、秋、冬四季的更迭,與人體內的陰陽氣血變化是息息相關的。

    四時之中,陰陽的升降有著嚴格的時間規律。春天陽氣升發,陰氣漸退;夏天陽氣最盛,陰氣最弱;秋天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冬天陽氣潛藏,陰氣最盛。人體脈象的變化,也會隨著四時陰陽的升降而呈現出相應的變化。

    如果人體脈象的變化與四時陰陽不相應,那麽這就可能是一種病態的表現。比如,在春天陽氣升發的時候,如果脈象仍然顯得沉滯無力,那麽就可能是陽氣升發不暢,氣血運行受阻的表現。同樣,在夏天陽氣最盛的時候,如果脈象反而顯得虛弱無力,那麽就可能是陽氣不足,陰氣過盛的病態表現。

    黃帝問:怎樣通過脈診知道病突發於內呢?

    中醫理論中的脈象與五髒六腑有著密切的對應關係。比如,心脈主血脈,與心髒功能直接相關;肝脈主疏泄,與肝髒的疏泄功能緊密相連;腎脈主藏精,與腎髒的儲藏功能相關等等。當某一髒腑功能出現異常時,其對應的脈象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同中醫還強調“天人相應”的思想,認為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與自然環境、四時變化等外部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在診斷疾病時,中醫醫師還會考慮髒腑的盛衰和四時衰旺的時期。比如,在春天肝氣旺盛的時候,如果肝脈出現異常,那麽可能意味著肝髒的功能出現了問題。而在冬天腎氣收藏的時候,如果腎脈出現虛弱,那麽可能意味著腎髒的功能出現了衰退。

    通過綜合考慮脈象的變化、髒腑的盛衰以及四時的衰旺,中醫醫師能夠較為準確地判斷出疾病的部位、性質以及病情的輕重。

    黃帝問:怎樣通過脈診知道病突發於外呢?你能詳細給我講解一下。

    岐伯說:“陰陽有開端,陰借著五行產生”,這是中醫理論中關於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基本原理。陰陽作為中醫理論的核心,其變化不僅關乎人體的健康與疾病,更是宇宙萬物生成與變化的根本。而五行(金、木、水、火、土)則是陰陽變化的具體表現,它們之間相生相克,維持著宇宙間的動態平衡。

    在脈象的辨識中,我們也同樣要遵循四時變化的規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時更替,陰陽消長,人體的脈象也會隨之發生相應的變化。比如,春天脈象多呈現輕浮、滑利的特點,反映出陽氣升發的狀態;夏天脈象則多呈現洪大、有力的特點,反映出陽氣旺盛的狀態;而到了秋天,脈象逐漸變得沉實、平穩,反映出陽氣收斂、陰氣漸長的狀態;冬天脈象則多呈現沉遲、微弱的特點,反映出陽氣潛藏、陰氣最盛的狀態。

    在中醫的診斷體係中,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被視為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之一。這是因為人體與天地自然息息相關,四時陰陽的更迭直接影響到人體的陰陽氣血變化。因此,在診斷疾病時,必須遵循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確保沒有偏離,從而保持人體相對的平衡狀態,與天地陰陽相統一。

    具體來說,春天陽氣升發,人體也應順應這一趨勢,調養肝氣,促進氣血的流暢;夏天陽氣旺盛,人體需注重養心陽,以防火熱內生;秋天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此時應調養肺氣,收斂陽氣,保持陰陽平衡;冬天陽氣潛藏,陰氣最盛,此時應調養腎氣,藏精蓄銳,以待來年春天的升發。

    岐伯作為中醫的奠基人之一,其理論對於疾病的診斷與預後判斷具有深遠的影響。他所提到的“人的聲音是和五音相應的,人的氣色是和五行相應的,人的脈象則是和天地四時的陰陽變化相硬合的”這一觀點,正是中醫“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

    岐伯說:聲音作為人體的一部分,其變化能夠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中醫的五音理論,將聲音分為宮、商、角、徵、羽五種,每種聲音都與人體內的髒腑經絡有著密切的聯係。通過聲音的變化,醫生可以初步判斷患者體內髒腑功能的盛衰,從而為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人的氣色也是中醫望診的重要內容之一。中醫認為,人體的氣色能夠反映體內氣血的盛衰和髒腑功能的強弱。通過觀察氣色的變化,醫生可以了解患者體內的陰陽氣血狀態,以及是否存在瘀血、痰濕等病理變化。這對於判斷疾病的預後和生死具有重要的意義。

    脈象作為中醫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其變化能夠直接反映人體內的陰陽氣血狀態。中醫的脈象理論將脈象分為多種類型,每種脈象都與天地四時的陰陽變化有著緊密的聯係。通過脈象的變化,醫生可以判斷患者體內陰陽氣血的失衡程度,以及髒腑功能的紊亂情況。這對於判斷疾病的預後和生死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人的聲音是和五音相應的,人的氣色是和五行相應的,人的脈象則是和天地四時的陰陽變化相硬核的”這一觀點,是中醫診斷學的重要理論之一。通過這一理論,醫生可以更加全麵、準確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為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有力的支持。(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