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8)深度解析:情誌疾病與克製策略的微妙關係

字數:3216   加入書籤

A+A-




    對於突然爆發的病,尤其是在涉及情誌因素如憂恐、悲喜、怒等情誌之病時,確實不能簡單地按照常規的病邪傳變次序來醫治。中醫理論中,雖然病邪的傳變有一定的規律,但情誌因素往往具有突發性、強烈性和不可預測性,它們能夠直接作用於人體的髒腑經絡,導致氣血紊亂,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在中醫看來,情誌與五髒六腑有著密切的關係。比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當情誌過激或持續不解時,就會對相應的髒腑造成損傷,導致氣機不暢、血行不利,甚至髒腑功能失調,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因此,在治療情誌之病時,我們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比如,對於怒傷肝的患者,我們可以采用疏肝解鬱的方法;對於喜傷心的患者,我們可以采用養心安神的方法;對於思傷脾的患者,我們可以采用健脾益氣的方法;對於憂傷肺的患者,我們可以采用宣肺止咳的方法;對於恐傷腎的患者,我們可以采用補腎安神的方法。

    “喜極而傷心,心氣虛弱則腎氣會乘虛侵襲。我們來談談“喜極而傷心”。在中醫看來,過度的喜悅會導致心氣耗散,使心髒功能受到損害。這種損害可能會表現為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這是因為過度的喜悅會使心髒長時間處於亢奮狀態,導致心髒疲勞,從而引發一係列的心髒問題。

    接下來,我們看看“心氣虛弱則腎氣會乘虛侵襲”。在五行中,心屬火,腎屬水。按照五行相克的原理,水能夠克火。當心氣虛弱時,心髒功能減弱,對腎水的製約能力下降,這時腎水就有可能“乘虛而入”,對心髒造成進一步的損害。這種損害可能表現為心腎陽虛的症狀,如心悸、畏寒、水腫等。

    大怒而傷肝”,強烈的憤怒情緒可能導致肝氣鬱結或亢奮,進而影響到肝髒的健康。從而“肺氣虧乘虛侵襲肝

    五行理論中,金克木,即肺金克製肝木。但這裏的“克”並非指肺金會直接“侵襲”肝木,而是指當肺金過強或肝木過弱時,肺金可能會對肝木產生製約或抑製作用。然而,在大怒導致肝氣鬱結或亢奮的情況下,更常見的是肝氣反過來影響到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導致肺氣不暢或上逆,而非肺氣虧虛後乘虛侵襲肝。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大怒導致肝氣極度亢奮,長期以往可能會耗傷肝陰,進而影響到肝髒的陰液滋養功能。而肝陰與肺陰在生理上是相互滋生、相互製約的,肝陰不足可能導致肺陰也相對不足,但這並不等同於“肺氣虧乘虛侵襲肝”。

    所以,雖然情緒與髒腑的關聯在中醫理論中是重要的,但在理解和解釋這種關聯時,我們需要保持謹慎和精確。對於“大怒而傷肝則肺氣虧乘虛侵襲肝”的說法,我們可以理解為在大怒情緒下,肝氣可能會影響到肺氣的正常功能,但並非肺氣虧虛後直接侵襲肝髒。

    謝邀。

    在中醫理論中,我們常說“情誌內傷”,其中就包括了因為思慮過度而損傷脾髒的情況。當一個人的思考活動過於頻繁或強烈時,確實可能導致脾氣受損,進而影響到脾髒的運化功能。

    當脾髒因思慮過度而虛弱時,其抵禦能力就會下降,此時肝氣就有可能乘虛而入,對脾髒進行克製,導致脾的功能進一步受損。

    具體來說,如果脾氣虛弱,就可能導致氣血生成不足,影響到身體的營養吸收和能量供應。同時,由於肝氣乘虛侵襲,還可能引發一係列的症狀,如腹脹、腹瀉、食欲不振等,這些都是脾胃功能失調的表現。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避免過度思慮,以保護脾髒的健康。

    “因為驚恐而傷腎,腎氣內虛則脾氣會乘虛侵襲腎”,中醫認為,驚恐過度會損傷腎髒,導致腎氣內虛。這是因為驚恐情緒會直接作用於腎髒,使其功能受損,表現為腎氣不足,可能出現腰膝酸軟、耳鳴、夜尿頻繁等症狀。

    這時“脾氣乘虛侵襲腎”。在中醫五行理論中,土克水,這裏的“土”指的是脾髒,“水”則代表腎髒。當腎氣內虛時,脾氣就可能因為失去製約而乘虛侵襲腎髒。這並不意味著脾氣會直接攻擊腎髒,而是指由於腎氣不足,脾髒的運化功能可能過度亢進,從而影響到腎髒的正常功能。

    這種情況可能導致腎髒的陰液被消耗,出現腎陰虛的症狀,如口幹、咽燥、潮熱等。同時,由於脾髒的運化功能亢進,還可能伴隨有腹脹、腹瀉、食欲不振等脾胃功能失調的表現。

    在中醫治療中,對於因驚恐而傷腎、腎氣內虛導致脾氣乘虛侵襲腎的情況,通常會采用補腎益氣、健脾和胃的方法進行治療。通過調和髒腑功能,恢複腎氣和脾氣的平衡,從而緩解相關症狀。

    過憂而傷肺,肺氣內虛則心氣會乘虛侵襲肺”在中醫看來,憂愁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功能,導致肺氣鬱結或耗散,從而出現肺氣內虛的狀態。肺氣內虛時,人們可能會感到呼吸不暢、氣短、咳嗽等症狀。

    我們來看“肺氣內虛則心氣會乘虛侵襲肺”這一說法。在中醫五行理論中,心屬火,肺屬金,火克金。但這並不意味著心氣會直接“侵襲”肺氣。這裏的“乘虛侵襲”可以理解為當肺氣虛弱時,心火可能會相對亢盛,從而對肺金產生一定的製約或影響。這種影響可能表現為心火過旺導致的肺熱症狀,如咳嗽、咽幹、痰黃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醫強調的是整體觀念和平衡思想。在實際情況中,心火過旺並不一定完全是由肺氣虛弱引起的,還可能與個人體質、環境、飲食等多種因素有關。同樣地,肺氣虛弱也並不一定會導致心火過旺,因為人體的髒腑功能是相互關聯、相互製約的。

    因此,在治療因過憂而傷肺、肺氣內虛的病症時,中醫會采用辨證施治的方法,綜合考慮患者的體質、病情和病因等因素,采用相應的藥物、針灸、推拿等手段來調和髒腑功能、平衡陰陽氣血。同時,也會強**誌調護的重要性,通過心理疏導、情緒調節等方法來幫助患者緩解憂愁情緒、恢複髒腑健康。

    中醫還強調“治未病”的原則,即在疾病尚未發生或剛剛發生時,就采取預防措施或治療方法,以防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對於情誌之病來說,預防尤為重要。我們可以通過調節情誌、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誌過激等方法來預防情誌之病的發生。

    這是五種情誌,過於激動,使病邪不依次去傳遍了道理,所以五髒的疾病雖然隻有五種,但是通過傳變就會變成25種病態,這和正常的傳化是相反的,所謂傳化就是乘虛侵犯的意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