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11)五實和五虛的症狀和預後

字數:5844   加入書籤

A+A-




    黃帝說:在治病之時,首先要檢查人的形體,氣機,色澤以及脈象的虛實,疾病的新舊等,然後及時進行治療”這一觀點,體現了中醫“望聞問切”四診法的核心思想,也是中醫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

    “望”即觀察病人的形體、色澤,以及精神狀態等外在表現,以此來推斷疾病的性質和病勢的深淺。通過觀察,醫生可以初步判斷病人的氣血狀況、髒腑功能等。

    “聞”則是通過聽取病人的聲音、氣味等信息,進一步了解病情。例如,聽病人的呼吸聲、咳嗽聲等,可以判斷其肺部的狀況;聞病人的口氣、體味等,可以推測其消化係統的健康程度。

    “問”即詢問病人的病史、症狀、飲食起居等情況,以便更全麵地了解病情。通過詢問,醫生可以獲取更多關於病人身體狀況的信息,為後續的治療提供依據。

    “切”則是指切脈,通過觸摸病人的脈搏,感知其脈象的虛實、快慢、節律等,以此來判斷病人的氣血狀況、髒腑功能等。脈象是中醫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能夠反映病人的整體健康狀況。在了解了病人的病情之後,醫生需要及時進行治療,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在中醫的診療體係中,確實會考慮病人的形體、氣機、麵色以及脈象等多方麵的因素來評估疾病的可治性與治療難度。當病人的形體和氣機相稱,通常意味著病人的身體狀況較為協調,正氣充足,有足夠的抵抗力與疾病抗爭,這樣的病症被認為是可治之症。

    麵色光潤鮮明,同樣反映了病人的氣血充盈,髒腑功能正常,這對於疾病的恢複和治療都是非常有利的。當脈象與四時相適應時,說明病人的脈象符合自然界的陰陽消長規律,疾病的發展趨勢可以被控製,這也預示著疾病有治愈的可能。

    至於脈相弱而流利的情況,這確實是有胃氣的表現。在中醫理論中,胃氣被視為生命活動的根本,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即使脈象較弱,但如果流利,說明胃氣尚存,病人的生命力依然旺盛,疾病的治療也就相對容易。然而,必須強調的是,雖然這些情況都預示著疾病有治愈的可能,但並不意味著可以掉以輕心。

    在中醫的診療體係中,病人的形體與氣機的和諧統一,以及麵色、脈象等體征的正常與否,都是判斷疾病可治性與治療難度的關鍵指標。

    當形體與氣機不相稱時,往往意味著病人的身體狀況失衡,正氣與病邪之間力量對比懸殊,這會導致疾病難以治愈。同樣,麵色枯燥、沒有光澤,也是氣血虧損、髒腑功能低下的表現,這種情況下,疾病的治療難度也會大大增加。

    脈象作為中醫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夠直觀地反映病人身體內部氣血運行的狀況。當脈象與四時相逆時,即脈象的變化與自然界陰陽消長的規律相違背,這通常預示著疾病的發展趨勢與自然界的規律相衝突,疾病將難以治愈。

    對於這四種不易治愈的疾病,醫生在診療過程中一定要仔細觀察,細致分析,明確告訴病人疾病的真實情況。

    “脈與四時相遇”是一個重要的診斷原則,它涉及到脈象與自然界四時陰陽消長變化之間的相應關係。具體來說,“脈與四時相遇”是指脈象的變化沒有遵循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而是出現了逆四時的現象。

    以春季見到肺脈和秋季見到心脈為例,春季是陽氣生發的季節,脈象應該是柔和而有力的,代表著生機勃勃的生命力。然而,如果在春季出現了肺脈(即脈象表現出肺髒的特征,如浮而短),這就違背了春季陽氣生發的規律,稱為逆春氣。同樣地,秋季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的季節,脈象應該是沉實而有力的,代表著收藏和積蓄的力量。但如果在秋季出現了心脈(即脈象表現出心髒的特征,如洪而散),這就違背了秋季陽氣收藏的規律,稱為逆秋氣。

    “脈來時,弦絕無根或是沉澀不起”也是逆四時的表現。弦脈通常主肝病,如果弦脈過於強勁而失去根基(即脈象雖然弦硬但缺乏應有的柔和感),或者在沉澀的脈象中無法感受到應有的起伏變化,這都表明脈象與四時的規律相悖。

    五髒與四時(春夏秋冬)的對應關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五髒(心、肝、脾、肺、腎)分別對應五行(火、木、土、金、水),而這五行又與四時(春夏長夏秋冬)相互關聯。當五髒的脈氣能夠隨著時令的變化而正常表現在外部時,我們稱之為“順四時”。反之,如果五髒的脈氣不能隨著時令表現在外部,就可能出現“逆四時”的情況。

    具體來說,如果在春夏的時令反見沉澀的脈象,或者在秋冬的時令反見浮大的脈象,這就可能表示五髒的功能出現了異常,與四時之氣不相協調。例如,在春夏季節,陽氣升發,萬物生長,人體的陽氣也應該隨之升發,脈象應該表現為浮大有力。但如果此時脈象反而沉澀,就可能表示陽氣不足,或者氣血運行不暢。同樣,在秋冬季節,陰氣收藏,萬物凋零,人體的陰氣也應該隨之收藏,脈象應該表現為沉實有力。但如果此時脈象反而浮大,就可能表示陰氣不足,或者陽氣外泄。

    “脈證不符”或“脈症相逆”,即疾病的實際狀況與脈象表現不一致。這種情況確實給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首先,熱病的脈象本應該宏大有力,因為熱邪使氣血湧動,脈象自然顯得宏大。但如果熱病患者脈象反而平靜,可能是因為熱邪已經深入髒腑,導致氣血不暢,脈象反而顯得無力。這種情況下,疾病可能已經比較嚴重,治療起來需要更加謹慎。

    其次,泄瀉的脈象本應該微小無力,因為泄瀉導致體內氣血大量流失,脈象自然顯得微弱。但如果泄瀉患者脈象反而宏大,可能是因為泄瀉導致體內水液代謝紊亂,氣血逆亂,脈象反而顯得亢進。這種情況下,治療時需要特別關注水液代謝的平衡。

    再次,脫血病的脈象本應該虛弱無力,因為血液大量流失導致氣血兩虧,脈象自然顯得微弱。但如果脫血病患者脈象反而堅實有力,可能是因為體內陽氣尚存,但陰血已虧,脈象表現為一種“虛性亢進”。這種情況下,治療時需要迅速補充陰血,同時調和陰陽。

    最後,疾病在內裏而脈象堅實,疾病在外部而脈象不堅實,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疾病本身的複雜性以及患者個體差異所致。在中醫看來,脈象是疾病在人體內部狀況的一種反映,但脈象的表現並不總是與疾病的實際情況完全一致。因此,在診斷和治療疾病時,中醫醫師會綜合考慮脈象、舌象、症狀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判斷。

    黃帝說,我聽說根據病情的虛實,可以預測生死,希望聽您講講其中的道理。

    岐伯說五實和五虛都是死症,黃帝說請問什麽叫做五實五虛?

    岐伯說:這裏的“五實”是指五髒在受到邪氣侵襲時,所表現出的五種實症狀態。

    脈來盛時被認為是心受邪氣過盛。在中醫看來,心主血脈,脈象的盛衰可以反映出心氣的強弱。當心受到邪氣侵襲,心氣亢盛時,脈象便會顯得充實有力。

    皮膚發熱被看作是肺受邪氣過盛。肺主皮毛,皮膚的狀態可以反映出肺氣的盛衰。當肺受到邪氣侵襲,肺氣鬱滯時,皮膚便會發熱,甚至可能出現紅腫等症狀。

    腹脹被認為是脾受邪氣過盛。脾主運化,當脾受到邪氣侵襲,運化功能受損時,便會出現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大小便不通,這被歸咎於腎受邪氣過盛。腎主水液代謝,當腎受到邪氣侵襲,水液代謝功能受阻時,便會出現大小便不通、水腫等症狀。

    心煩意亂被視為肝受邪氣過盛。肝主疏泄,調節情緒。當肝受到邪氣侵襲,疏泄功能失調時,便會出現心煩意亂、易怒等症狀。

    這五種實症狀態在中醫中被稱為“五實”,它們分別對應著五髒受到邪氣侵襲時的不同表現。通過觀察和診斷這些表現,中醫醫師可以判斷病情的輕重和病邪的性質,從而製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五虛”:在中醫理論中,五髒(心、肝、脾、肺、腎)與五氣(心氣、肝氣、脾氣、肺氣、腎氣)有著密切的聯係,當五髒的氣血不足時,就會出現相應的症狀。

    脈細通常被解釋為心氣不足。在中醫看來,脈象的變化能反映出人體內部的狀況。脈細可能是由心血不足、心氣虛弱等原因導致,需要通過中醫的方法進行調理。

    皮膚發冷可能與肺氣不足有關。肺氣具有溫煦體表、調節衛氣等功能,肺氣不足可能導致皮膚失去溫暖,出現發冷的症狀。

    氣短並不一定完全是肝氣不足的表現。雖然肝氣鬱結或不足可能導致氣機不暢,出現氣短的症狀,但氣短也可能與其他髒腑的功能失調有關,如心肺功能下降等。

    大便泄瀉與腎氣不足有一定的關聯。在中醫理論中,腎主水液代謝,腎氣不足可能導致水液代謝失常,出現泄瀉等症狀。

    不欲飲食通常被認為是脾氣不足的表現。脾主運化,脾氣不足可能導致消化功能下降,食欲不振。

    黃帝問得了五實五虛之症的,也有痊愈的,這又是什麽道理?

    岐伯說胃氣被視為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基礎,因為它與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氣血的生成密切相關。

    岐伯提到,當病人能夠攝入一些粥漿類的食物時,這意味著他們的胃氣開始逐漸恢複。隨著胃氣的恢複,身體對食物的消化能力也會增強,進而有助於氣血的生成和身體的康複。在這個過程中,大便的泄瀉狀況逐漸得到改善,是身體逐漸好轉的一個明顯標誌。

    當胃氣得到充分的恢複和調養,五虛之症(心氣不足、肺氣不足、肝氣不足、腎氣不足、脾氣不足)也會隨之得到緩解和改善。這是因為五髒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一個髒腑的功能恢複,也會帶動其他髒腑的功能恢複。

    五實:原來身熱無汗的,現在能夠出汗,原來大小便不通的,現在大小便通了”,這確實體現了病情從實轉虛,從而向愈的積極變化。

    身熱無汗往往與邪氣內閉、正氣不能外達有關,是實熱證的一種表現。當病人能夠出汗時,說明體內的邪氣得到了疏泄,正氣得以恢複,這是一個好的兆頭。

    大小便不通通常是由於氣機不暢、髒腑功能失調所致,屬於實證範疇。當大小便恢複通暢時,說明髒腑功能得到了改善,氣機得以順暢,這也是病情向愈的一個重要標誌。

    五實之症通常指心實、肝實、脾實、肺實、腎實,它們分別對應於心脈盛、肝氣盛、腹滿、喘咳、骨病等症狀。當這些實證症狀得到改善,如身熱得汗、大小便通暢等,說明病情正在好轉,五實之症有望痊愈。

    這就是根據虛實而決斷死生的道理。在中醫看來,疾病的發展變化往往與正邪鬥爭的消長變化密切相關。當正氣強盛,邪氣被驅除時,病情就會向愈;反之,當正氣虛弱,邪氣內盛時,病情就會惡化。因此,通過觀察病情的虛實變化,可以判斷病情的發展趨勢和預後情況。

    中醫的虛實理論是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重要依據之一。當病情從實轉虛時,我們應該積極調整治療方案,促進病情的進一步好轉。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中醫的治療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的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和調養方式。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辨證施治,製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總之,岐伯的論述體現了中醫對於疾病治療與康複的深刻理解和豐富經驗,對於現代醫學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在治療疾病時,我們應該注重調理身體的內在環境,恢複身體的自愈能力,以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