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中醫視角下的脈相:環境情誌與勞逸的聯動影響

字數:3216   加入書籤

A+A-




    黃帝問道當人們的居住環境,勞逸狀況和勇敢程度有所不同時,經脈血氣也隨之發生變化嗎?

    岐伯說:“人在驚恐,憤怒,勞累,活動或安靜的情況下,經脈、血氣都要受到影響而發生變化”。中醫認為,人體的髒腑與情緒狀態是密切相關的。當我們處於不同的情緒狀態時,如驚恐、憤怒,或是勞累時,我們的髒腑功能也會相應地受到影響。這種影響會通過經脈、血氣等生理機製表現出來。比如,當我們在夜間遠行,身體處於勞累狀態時,腎氣就會受到擾動,導致腎氣不能很好地收藏而可能出現外泄的情況。

    腎被視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腎氣對於人體的健康至關重要,它關係到我們的生長發育、生殖能力,以及身體的整體功能狀態。因此,當我們因為勞累或其他原因而擾動腎氣時,就需要通過適當的方式進行調養和恢複,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平衡。

    氣喘作為一種症狀,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而不僅僅是與腎髒有關。但在中醫的視角下,氣喘與腎髒確實有著密切的聯係。腎髒主水,與肺髒金生水的關係相對應,若腎髒功能失調,水液代謝不暢,可能會導致氣喘等症狀的出現。此時,如果腎氣偏盛,就可能會侵犯到肺髒,進一步加劇氣喘的症狀。

    同時,因墜墮而受到恐嚇會擾動肝氣,這也是中醫理論中的一個重要觀點。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若因驚恐等情緒因素導致肝氣鬱結或疏泄失常,就會影響到全身的氣機運行,甚至可能導致氣喘等症狀的出現。此時,氣喘從肝出發,其偏盛之氣就會侵犯脾髒,因為肝木克脾土,肝氣的過度亢進會抑製脾氣的正常運行。

    如果有驚恐的情緒出現,確實會導致神越氣亂,擾動肺氣。這是因為驚恐等情緒因素會直接影響到心神,導致心神不寧,氣機紊亂。此時,氣喘從肺出發,其偏盛之氣就可能會侵犯心髒,因為肺朝百脈,主治節,肺氣的不調會影響到全身的氣血運行,進而對心髒產生影響。

    渡水跌仆傷骨,導致腎氣和骨氣受到擾動,進而引發氣喘的情況,體現了中醫理論中“腎主骨”和“氣血流暢”的觀點。

    我們來談談“腎主骨”的概念。在中醫看來,腎不僅主藏精,還與骨骼的生長、發育和修複密切相關。因此,當發生跌仆傷骨時,腎中的精氣會受到影響,進而可能導致腎氣與骨氣受到擾動。這種擾動不僅會影響骨骼的修複和生長,還可能影響到全身的氣血運行。

    接下來,我們談談“氣血流暢”的重要性。在中醫理論中,氣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它們的運行狀況直接影響到人體的健康狀態。當人體氣血流暢時,各個髒腑器官都能得到充足的營養和氧氣供應,從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相反,如果氣血流滯不暢,就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跌仆傷骨導致腎氣和骨氣受到擾動,進而引發氣喘。對於身體強盛的人來說,由於他們的氣血暢行,能夠迅速調整身體狀態,促進骨骼的修複和氣血的暢通,因此病情可能會自愈。而對於怯弱的人來說,由於他們的氣血流滯不暢,無法及時修複損傷和暢通氣血,因此可能會出現病變。

    因此,在診察疾病時,中醫醫生通常會觀察病人的勇氣(即精神狀態)、骨骼、肌肉和皮膚的變化。這些變化能夠反映出病人氣血的流暢程度、髒腑功能的強弱以及病情的輕重。通過觀察這些變化,醫生可以更加準確地了解病情,從而製定出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

    在中醫理論中,飲食、情誌、勞作等因素與人體髒腑功能及氣血運行密切相關。您所描述的這些現象,實際上反映了中醫對於人體髒腑與氣血運行之間關係的深刻認識。

    關於飲食過飽導致的問題。中醫認為,飲食過飽會使胃中食氣蒸發,進而可能導致胃部出汗。這是因為胃主受納,當飲食過量時,胃的消化功能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到氣血的生成和運行。

    驚恐情緒對心髒的影響。驚恐會導致神氣浮躍,使心肌受傷,進而可能導致心出汗。這是因為心主血脈,驚恐等情緒因素會直接影響到心神,導致心神不寧,氣血運行紊亂,從而影響到心髒的功能。

    負重遠行對腎髒的影響。負重遠行會使骨骼勞累,氣越(即氣機紊亂),進而導致腎氣受傷,腎出汗。這是因為腎主骨生髓,負重會使骨骼受到壓迫,進而影響到腎氣的正常運行。

    疾走且恐懼時,疾走會傷筋,恐懼會傷魂,兩者共同作用會導致肝氣受傷,肝出汗。這是因為肝主疏泄,調暢氣機,疾走會使筋脈受到過度牽拉,而恐懼則會使肝氣鬱結,兩者都會導致肝氣不暢,進而影響到肝髒的功能。

    勞累過度時,由於脾主肌肉四肢,過度勞累會使脾氣受傷,脾出汗。這是因為脾主運化水穀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過度勞累會使脾氣受損,進而影響到氣血的生成和運行。

    中醫強調人體髒腑之間的相互聯係和相互影響,認為飲食、情誌、勞作等因素都會通過影響髒腑功能進而影響到氣血的運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合理飲食、調節情誌、避免過度勞累等,以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

    春夏秋冬四季陰陽的變化與人體的健康息息相關。每個季節都有其特定的陰陽屬性和變化規律,而人體內部的陰陽平衡也會隨著季節的變換而有所調整。當這種平衡被打破時,人就容易患病。

    我們要理解四季陰陽變化的規律。春季陽氣生發,萬物複蘇;夏季陽氣旺盛,萬物生長;秋季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冬季陰氣最盛,萬物收藏。人體內部的陰陽變化也應該與這些自然規律相協調。

    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快,人們常常因為工作、學習等原因導致體力透支、飲食不潔、勞累過度以及精神疲憊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人體內部的陰陽平衡,使其無法適應季節的變化,從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

    在春季陽氣生發的時候,如果人體內的陽氣不足,就容易出現疲勞、無力等症狀;在夏季陽氣旺盛的時候,如果人體內的陰氣不足,就容易出現煩躁、失眠等症狀。同樣地,在秋季和冬季,人體內的陰陽平衡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為了保持健康,我們應該注意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飲食方麵,要根據季節的變化選擇合適的食材,保證營養均衡;在運動方麵,要適量進行鍛煉,增強體質;在精神方麵,要保持愉悅的心情,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疲憊。

    總之,了解四季陰陽變化的規律並采取相應的措施來保持人體內部的陰陽平衡是預防疾病的關鍵。我們應該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及時調整生活方式,以保持健康。(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