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1)熱病的病因,病症傳變大揭秘

字數:6003   加入書籤

A+A-




    熱病,作為中醫外感病中的一大類,其病因、病機及病症傳變過程曆來是中醫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的重點。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揭秘熱病的這些奧秘。

    從病因上來說,熱病多因外感六淫之邪中的“熱邪”或“溫邪”所致。這些邪氣往往具有炎熱、升散、易擾心神、易傷津耗氣等特性,一旦侵襲人體,便會引起一係列以發熱為主症的疾病。此外,情誌內傷、飲食勞倦等因素也可能導致人體正氣不足,從而增加熱病的發生風險。

    我們談談熱病的病症傳變。在中醫看來,熱病的發生發展往往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即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由陽入陰的過程。具體來說,熱病初起時,病邪多侵襲人體肌表,表現為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表證;隨著病情的進展,病邪可能逐漸深入髒腑,出現咳嗽、氣喘、胸痛等裏證;若病情進一步惡化,還可能傷及陰液,出現高熱不退、口燥咽幹、舌紅少苔等陰虛火旺的證。

    接下來我們看看黃帝和岐伯的對話來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症、和如何傳遍。

    黃帝問:外感病發熱的疾病都屬於傷寒一類,其中有的會痊愈,有的則會致人死亡,死亡往往會在六七天發生,痊愈會在十天之後發生,這是為什麽呢?我不知道緣故,想聽聽其中的道理。

    岐伯說:足太陽經,即足太陽膀胱經,確實被賦予了極高的地位,被譽為“六經之長”,這裏的“六經”指的是中醫經典理論中的六條主要經脈,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和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以及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中的一部分。“人體的所有陽經都隸屬於太陽經”這一表述,在嚴格的中醫理論體係中,是需要進一步澄清的。

    我們要明確的是,中醫經絡理論中的每一條經脈都有其獨特的循行路線、所屬髒腑、功能作用及病候表現。足太陽膀胱經作為一條重要的陽經,它確實具有統攝陽分、調節水液代謝、護衛體表等作用,共同維持著人體的生理平衡。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醫強調“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即把人體看作是一個有機整體,各髒腑、經絡、氣血、津液等之間相互聯係、相互影響。因此,雖然足太陽膀胱經在陽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它並不能單獨完成所有陽經的功能,而是需要與其他陽經以及陰經相互配合,共同實現人體的健康與和諧。

    作為六經之長,其經脈不僅連於風府(一個位於後頸部的穴位,是風邪侵入腦部的主要門戶),更與督脈、陽維脈在這一關鍵部位相交匯,這樣的布局背後,蘊含著深刻的生理與病理意義。

    督脈,作為“陽脈之海”,它如同一位威嚴的將領,統率著全身的陽經脈氣,調節著人體的陽氣分布與平衡。而太陽經,則因其與督脈的緊密聯係,以及自身在陽經中的獨特地位,被賦予了“諸陽主氣,主一身之表”的重任。這意味著太陽經不僅參與著人體陽氣的生成與輸布,更承擔著抵禦外邪、護衛體表的重要職責。

    當我們說“太陽經為諸陽主氣主一身之表”時,實際上是在強調太陽經在人體陽氣係統中的核心作用。它就像是一道堅固的防線,當外界的風寒暑濕燥火等邪氣試圖侵犯人體時,太陽經會首當其衝,通過其強大的陽氣和經絡網絡,將邪氣阻擋在體表之外,從而保護人體內部的髒腑不受侵害。

    太陽經與督脈、陽維脈的交匯,還體現了中醫經絡理論中“經脈相通,氣血相貫”的整體觀念。這種交匯不僅加強了太陽經與其他陽經之間的聯係,也促進了全身陽氣的流通與平衡,為人體的健康與和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岐伯接著說:中醫理論認為,寒邪是外感六淫之一,其性寒冷、凝滯、收引,易傷人體陽氣。當人體感受寒邪後,確實可能引發發熱等反應,這是機體正氣與邪氣抗爭的表現。然而,是否發熱以及發熱的嚴重程度,並不能單一地決定病情的轉歸和患者的生死。

    “如果陰陽二經表裏同時感受寒邪而發病,病人就不能避免死亡了。”這一說法在中醫理論中並非絕對。雖然陰陽二經表裏同時受邪意味著病情較為複雜且嚴重,但並不意味著患者就一定會死亡。中醫強調“辨證論治”,即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體質、年齡、性別等因素,製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但我們在實際臨床中,即使患者出現陰陽二經表裏同時受邪的複雜病情,中醫也會通過綜合運用多種治療手段,如針灸、湯藥、推拿等,來調和陰陽、扶正祛邪,以期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當然,病情的嚴重程度、治療時機、患者的依從性等因素都會影響治療效果。

    黃帝說:我想聽聽您講講傷寒的症狀。

    岐伯說:在傷寒病的第一天,太陽經先感受寒邪。這裏所說的太陽經,主要是指足太陽膀胱經,它循行於人體的頭項背部,具有統攝陽分、護衛體表的作用。因此,當太陽經感受寒邪時,正邪交爭於表,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出現頭頸部疼痛、腰脊部肌肉僵直等表證症狀。這些症狀是機體在抵抗外邪入侵時的正常反應,也是中醫辨證施治的重要依據。

    第二天陽明經感受風邪。陽明經,這裏主要指的是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它們共同主管人體的肌肉和手足的運動功能。陽明經感受風邪後,由於風性善行數變,易襲陽位,加之陽明經循行於麵部、胸腹等部位,因此會出現身熱、麵赤、目痛、腹滿等症狀。這些症狀表明病情已經由表及裏,邪氣開始侵襲人體的陽明部位。

    需要指出的是,岐伯的這段論述是基於中醫經典理論中的六經辨證體係。六經辨證是中醫診治外感病的一種重要方法,它將外感病的發展過程劃分為六個階段(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每個階段都有其特定的病機和臨床表現。通過六經辨證,中醫醫生可以準確地判斷病情的輕重緩急和病機的演變趨勢,從而製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第三天少陽經一旦受到侵擾,胸脅與耳部,奏出疼痛與失聰的症狀。

    如三陽經絡(太陽、陽明、少陽)同時感受病邪,而病邪尚徘徊於肌表,未及髒腑深處,這確實是一個考驗醫者智慧的時刻。此時,發汗療法便如同一位高明的戰術家,通過調動人體自身的正氣,借助汗液這一“天然排毒劑”,將病邪從體表驅逐出境,實現“邪去正安”的目的。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發汗療法雖好,卻需因人而異,因病而異。醫者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體質等因素,靈活運用各種中醫治療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陰經感受病邪的情境,我們仿佛踏入了一個細膩而複雜的生理世界。第四天,足太陰脾經,這位滋養全身、主管運化的大將軍,一旦遭遇外邪侵擾,其散布於胃中、上絡於喉的龐大網絡便開始發出警報。於是,腹中脹滿與咽幹的症狀便如同信號燈般亮起,提醒我們身體內部正經曆著一場無聲的戰役。

    足太陰脾經,作為中醫十二經脈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是氣血生化之源,更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關鍵。當病邪侵襲,脾經受困,其運化功能受損,水穀精微不能得到有效輸布,自然會導致腹中脹滿。同時,由於脾經上絡於喉,邪氣上擾,咽喉部位得不到足夠的津液滋潤,咽幹之感便油然而生。

    麵對這樣的情況,中醫的治療思路往往是“治病求本”,即尋找並清除病邪的根源。同時,也會注重調理脾胃功能,恢複其正常的運化能力。通過針灸、中藥等多種治療手段的綜合運用,可以有效地緩解腹脹、咽幹等症狀,幫助患者恢複健康。

    第6天,病邪傳到足少陰腎經,它起始於足底湧泉穴,沿內踝後方上行,貫穿脊柱兩側,最終進入腎髒並絡於肺,與舌根也有密切聯係。腎主水液,開竅於耳及二陰,同時腎藏精,精生髓,髓通腦。因此,當足少陰腎經感受病邪時,確實有可能出現一係列與腎相關的症狀。

    “口幹舌燥是由於外感熱邪、內傷陰津、或髒腑功能失調(如腎陰虛)等原因引起的。當腎經受邪,腎氣不足,不能蒸騰水液上承於口,或火熱之邪灼傷津液,都會導致口幹舌燥的出現。

    至於治療方麵,中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辨證施治。如果是由於腎陰虛引起的口幹舌燥,可能會采用滋陰補腎的方法進行治療;如果是火熱之邪所致,則可能需要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當然,這都需要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第六天厥陰經感受病邪,厥陰經,特別是足厥陰肝經,其循行路徑獨特,環繞陰器並絡於肝,與人體的情緒調節、生殖功能等密切相關。

    當足厥陰肝經感受病邪時,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可能受到幹擾,從而引發一係列症狀。您提到的“煩悶和陰囊收縮”便是其中的典型表現。煩悶,往往與肝氣不舒、情誌不暢有關;而陰囊收縮,則可能是肝經氣血運行受阻,導致局部失於濡養所致。

    在中醫看來,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鬱。肝經一旦受邪,其疏泄功能受損,氣機不暢,自然會影響人的情緒,導致煩悶易怒。同時,肝經環繞陰器,與生殖功能緊密相連,因此肝經受邪也可能影響到陰囊等部位的血液循環和神經調節,從而出現陰囊收縮等症狀。

    治療方麵,中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辨證施治。對於肝氣不舒、情誌不暢所致的煩悶,可能會采用疏肝解鬱、調暢氣機的中藥或針灸療法進行治療;而對於陰囊收縮等症狀,則需根據病因病機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如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等。

    如果三陰三陽經脈和五髒六腑都感受了病邪,以致營衛不能運行,五髒之氣不能通暢,病情就嚴重了,我們就需要及時去就醫。

    岐伯接著說:“如果陰陽表裏兩經並沒有同時感染,寒邪到第七天太陽治病就會衰減,頭痛也會稍有好轉”,這實際上涉及到了中醫對於外感病病程發展的認識。在中醫看來,外感病邪侵襲人體後,往往會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傳變,而太陽經作為外感病邪入侵的首道防線,其病變的輕重緩急往往與外邪的性質、人體的正氣強弱以及治療是否得當等因素密切相關。

    如果陰陽表裏兩經並沒有同時感染,說明病邪尚未深入內裏,或者人體正氣尚足,能夠有效抵禦病邪的進一步侵襲。在這種情況下,隨著病程的推移,特別是到了第七天左右,太陽經的病變往往會逐漸減輕,這是因為人體正氣逐漸增強,開始有效抵禦並清除病邪。此時,患者可能會感到頭痛等症狀有所好轉,這正是病情向愈的積極信號。

    “到第八天,陽明之病就會衰減,身體發熱的症狀會稍微減退”人體正氣逐漸恢複,陽明經的病變往往會開始衰減。這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體自身的免疫係統會逐漸增強,對病邪的抵抗力也會逐漸提高。當陽明之病開始衰減時,身體發熱的症狀也會隨之稍微減退。這是病情向愈的一個積極信號,說明治療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人體正在逐步恢複健康。

    到了第九天,少陽之病開始衰減,耳聾症狀逐漸好轉,這是少陽經氣血逐漸恢複,經絡得以通暢的表現。少陽經與耳部有密切聯係,因此其病變的減輕往往伴隨著聽覺功能的恢複。

    到了第十天,太陰之病也開始衰減,腹部脹滿的症狀消除,患者開始恢複正常的食欲。太陰經主要與脾胃功能相關,其病變的改善意味著脾胃運化功能的恢複,水穀精微得以正常輸布,自然能夠消除腹脹、恢複食欲。

    在第十一天,少陰之病也迎來了好轉的契機。少陰經與心腎兩髒密切相關,其病變往往表現為口渴、脹滿、舌幹等症狀。當少陰之病衰減時,這些症狀自然也會隨之消失,患者能夠恢複正常的生理狀態。

    到了第十二天,厥陰之病也終於迎來了衰減的曙光。厥陰經與肝及生殖係統有緊密聯係,其病變常表現為陰囊收縮、小腹部不適等症狀。隨著厥陰之病的改善,陰囊逐漸鬆弛下來,小腹部也變得舒適起來,這是肝氣得以疏泄、氣血得以流通的明證。

    至此,大邪之氣已經被清除,病邪對人體的侵害得到了有效的遏製和清除。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病情已經逐漸痊愈,但患者仍需注意調養身體,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波動,以免病情反複。同時,合理的飲食和作息習慣也是促進康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醫對於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是高度個體化和動態化的過程。在六經辨證的指導下,我們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病程發展情況進行辨證施治,從而達到祛邪扶正、恢複健康的目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