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咱還可以去投大宋啊!
字數:6213 加入書籤
忽兒劄胡思還在不斷地砍下一個又一個的頭顱之時,李察哥和蕭查剌阿不倆人正站在不遠處的一個製高點上冷眼看著眼前的一切。
當然了,其實隻有他倆自己知道,因為大風雪阻隔了視線,他倆其實連一個人的臉都看不見。
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對整個戰陣進行指揮。
當看著自己帶來的聯合軍團,正在一點一點兒地將克烈部的所有人圍在中間。
而且,整個的包圍圈正在越縮越小之時,兩人的臉上不由得露出了笑意。
“蕭大人,此戰的戰利口足夠我們使用三個月。
不如,我們打完這一仗之後,繼續往草原深處走一走?
說不定,此行還會有更大的收獲。”
聽到李察哥這句話之後,蕭查剌阿不笑著回道:
“李將軍這個想法甚好。
不過,本官倒覺得,我們不如先抓幾個向導,把整個克烈部全部收入囊中。
如果到時候仍有餘力的話,再往草原深處進發不遲。”
“哈哈哈,蕭大人此言有理,那就如你所願。”
兩人已經開始商量下一步的動作之時,已經殺瘋了的忽兒劄胡思終於發現了不對勁。
因為,他發現自己身邊的人越來越多,位置也越離越近。
騎兵作戰與步兵作戰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的作戰理念剛好是相反的。
因為步兵隻有擠在一起之時,才能發揮出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
所以,步兵作戰講究穩紮穩打,陣型才是最重要的。
但騎兵作戰剛好相反。
騎兵作戰更講究大力出奇跡。
隻要有一個足夠猛的頭領能撕開對方的防線,剩下的部屬就可以順著這個口子插進去,不斷地撕扯對方的陣型。
直到把對方的陣型完全撕碎。
到了這個時候,戰爭基本上也就結束了。
所以,騎兵作戰最講究的就是機動性。
每一個騎兵之間,在可控的範圍之內,離得越遠越好。
隻有隊形散得足夠開,才能讓馬充分地跑起來,發揮出機動性的優勢。
但此時的忽兒劄胡思卻漸漸地發現,他與周圍同伴之間的距離變得過於近了。
這麽近的距離,不僅會浪費騎兵的戰鬥力。
更重要的是,會讓戰馬跑不開。
要是戰馬一旦停下,那跟死了基本沒什麽區別。
因此,看到這個情況之後,忽兒劄胡思剛開始並沒有特別的重要。
他隻以為是大風雪的阻擋,大家在戰鬥之中沒注意到戰友的位置。
但是,當戰友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之時,他終於意識到了不對勁。
他們的活動空間,被有意地壓縮了。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他迅速地在馬上站了起來。
他想要找找對方的指揮官在哪裏。
可惜,因為大風雪的阻擋,他看見的幾乎全是自己人。
看到這裏,他終於急了。
“快,快散開。
你們擠在一起,是想要找死嗎?”
他的命令傳出去了之後,周圍的人果然開始有意地向四周擴散。
但好景不長,他們便再次有聚攏的趨勢。
看到這裏,忽兒劄胡思終於意識到一個他不願意接受的事實
他們......被包圍了。
正在他想著怎麽辦之時,哲布托慌裏慌張地跑了過來。
“大王,我們被包圍了,您快想辦法突圍吧。”
看到渾身是血的哲布托,忽兒劄胡思雖然心疼,但還是沒忍住向他翻了個白眼兒。
你這信息再報告得慢一點兒,我特麽都想到辦法了。
吐槽了一句之後,他馬上就問道:
“能看出來對方哪裏的兵力最弱嗎?”
他的話問完了之後,哲布托卻是絕望地搖了搖頭。
“大王,風雪太大,敵人也太多了,根本就看不出來哪裏人多,哪裏人少。
四周看去,全都是對方的人。”
聽到哲布托的話,忽兒劄胡思鬱悶之下,直接將自己胸前的十字架給拽了下來。
“大王,您要幹嘛?”
“幹嘛?
正所謂求人不如求神。
既然我們已經陷入了絕境,那就讓偉大的阿羅訶大人給予我們指引吧。”
說完了之後,他手捧著十字架念叨了一會兒之後,就閉眼將十字架扔了出去。
然後,看了一眼十字架落地之後,上麵那個尖尖指的位置之後,他立刻便一揮手裏的馬刀。
“勇士們,跟我衝!”
......
不知是忽兒劄胡思自己夠猛,還是部落的勇士們夠賣命。
或者,是他們家的阿羅訶大人真的夠給力。
總之,忽兒劄胡思帶著他的勇士們衝出了包圍圈。
但是,此時正蜷縮在一個小山包的後麵處理傷口的他,並沒有什麽慶幸或者開心的心情。
因為,他部落裏的兩萬勇士,此時已經隻剩下了不到三千。
而且,全員帶傷。
更慘的是,他們的牲畜以及婦孺,一個都沒了。
看著眼前碩果僅存的不到三千勇士,忽兒劄胡思的心已經死了。
先不說後麵的追兵會不會再追過來,就算他真的擺脫了那些追兵,他也已經失去一切了。
因為,他現在的這點兒兵力,已經完全失去了讓部落裏其他人效忠的資格。
當他兵敗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克烈部必將再次陷入長期的混戰。
直到再次角逐出一位新的大首領。
而他現在的這點兒兵力,連參加角逐的資格都沒有。
不僅沒資格參加角逐,他連生活的克烈部的資格,也已經失去了。
隻要他敢露頭,克烈部的其他人,就會第一時間聯合起來弄死他。
現在擺在他麵前的,其實隻剩下了一條路。
跑到與克烈部有關的其他部落裏,以給人當狗的代價,換取人家的收留。
想到這裏,忽兒劄胡思便不甘地一拳頭砸在了地上。
“我不甘心!
我不甘心!”
說著說著,他就又扭頭看向了剛才戰場的位置。
“遼國,西夏,總有一天,我忽兒劄胡思要你們討回今日的血債。”
他這邊剛放完狠話,哲布托就一臉心疼地說道:
“大王,您現在還是別吹牛了,趕緊養好傷才是正事啊。”
“你.......”
眼看他又要發火,哲布托趕緊轉移話題:
“大王,咱們的敵人不是遼國嗎?
您怎麽連西夏也罵了?”
他這麽一提,忽兒劄胡思更氣了。
“哼,剛才兩軍交戰之時,我已經發現了,其中有很多人的戰術戰法,明顯就是西夏騎兵。
沒想到,我們一直與他們友好相處,他們卻聯合遼國偷襲我們。
這個仇,早晚要找他們討回來。”
等他發泄了一通之後,哲布托馬上又問道:
“大王,那您下一步打算去投奔誰呀?”
問完了之後,他便連著說了好幾個名字。
但是,忽兒劄胡思卻隻是沉默不語。
看到他這個樣子,哲布托思考了一會兒之後,馬上不可思議地問道:
“大王,您不會打算去投靠金國的金兀術吧?”
聽到這個名字之後,忽兒劄胡思終於有了反應。
不過,他的反應卻是冷笑。
“哼,投奔他?
那豈不是剛入虎穴又入狼窩?”
聽到這話之後,哲不托馬上就點了點頭。
可是,點完了頭之後,他就徹底迷茫了。
因為周圍的勢力,他全都已經說完了,他家大王卻一個都不願意去。
這可怎麽辦呢?
想著想著,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可怕的可能。
“大王,你不會不想活了吧?
不要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您還沒報仇呢,您現在還不能死啊。”
他的話剛一說完,就收到了忽兒劄胡思的一個白眼。
“誰說我不想活了?”
“可是。周圍的部落您都不想去投奔。
您不會想著憑咱這不到三千的人馬,做大做強,再創輝煌吧?”
哲布托這麽一說,忽兒劄胡思一下子笑了。
“誰說我們沒地方去?”
“啊?
那您準備去投奔誰?”
“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