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辛棄疾: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的!
字數:4965 加入書籤
本就已經餓瘋的百姓正因為天降包子而陷入徹底的瘋狂,卻被突然響起的鑼聲慢慢勾回了理智。
隨著鑼聲越來越響越來越急,更多的人在爭搶地上的包子之餘,慢慢的抬起了頭。
眼看預期的效果已經達到了,辛棄疾一個鷂子翻身便站在了他來時乘坐的那輛馬車頂上。
“本官的包子,好吃嗎?”
正抬頭一臉懵懂看著他的百姓,聽到這句話之時,隻感覺腦瓜子嗡嗡的。
實在是,這聲音太特麽大了。
於是,不少人下意識的回道:
“好吃,香!”
“那還想吃嗎?”
“當然想!”
“想!”
無數雜亂的聲音之中,從眾人中間走出來一個身材魁梧的男子。
“你是誰?
為什麽要給我們包子?”
“本官辛棄疾,從今天開始,便是這白水縣的縣令了。”
“姓辛?
你是漢人?”
“當然!”
“你一個漢人,怎麽會來我們西夏當縣令?”
“你們難道還不知道嗎?
你們白水縣,包括你們所有人,都被你們的皇帝,賣給了我們大宋。”
辛棄疾說出這番話之時,心裏還是存了幾分警惕的。
畢竟,西夏和大宋之間,可是打過不少仗。
民間有仇的人,也不少。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他說完了這些話之後,對麵的百姓卻是瞬間興奮了起來。
“那你真的能給我們一家五百頭牛,一千隻羊?”
對麵七嘴八舌的問出來這句話之後,辛棄疾驚訝的差點兒沒從馬車頂上掉下來。
不是吧?
本官可是準備好了連環計,先用包子吸引一下你們的注意力。
然後,等你們有人帶頭鬧事的時候,再快刀斬亂麻立個威。
之後,再發一波包子,安撫一下剩下的百姓。
三板斧之後,保證把這民心拿捏的死死的。
可是,你們怎麽不按套路出牌呢?
既不核實我的身份,也不核實我說的話是不是真的,就直接快進到索要牛羊的環節了?
你們要不要這麽現實?
心裏這麽想著,他便問道:
“誰告訴你們,本官要給你們每家五百頭牛,一千隻羊?
我們大宋的百姓都沒有這個待遇,你們可是西夏人,本官憑什麽要給你們這麽多東西?”
他這話一說,對麵那人頓時有些惱怒。
“不給?
可是.......朝廷的官軍明明和我們說好了。
我們也不知道我們是不是被賣了。
但他們說宋國馬上會派官員過來管理我們。
還告訴我們,宋國的官員來了之後,就會發給我們牛羊。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我們憑什麽放任他們搶走我們所有的東西?”
“那是你們西夏的朝廷,西夏的官軍,他們騙了你們,和本官有什麽關係?”
“那是自然,你們都是牧民,自該知道五百頭牛一千隻羊價值幾何。
你們捫心自問,哪怕用你們的命來換,能換到這麽多東西嗎?”
“啊這.......”
一陣無言的尷尬之後,人群之不知是誰大喊了聲。
“驢日的,狗皇帝竟然敢騙我們。
鄉親們,我們被他們騙的一無所有。
反正日子也過不下去了,不如反了算逑了。”
這話喊出來之後,當即便有不少人響應。
但在亂糟糟的響應聲中,以剛才那男子為首,卻有不少人撲通一下兒跪在了辛棄疾的馬車前麵。
“大人,我們隻是普通的百姓。
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麽,您這個宋人突然就跑來我們這裏當官了。
但我們真的隻想有口飽飯吃而已。
哪怕給不了五百頭牛一千隻羊,也請您大發慈悲,給我們條活路。
求您了!”
說完之後,這男子一個響頭便磕了下去。
隨即便有不少人跟著他磕了下去。
“大人,求您給條活路吧!”
他們這邊兒正磕著呢,卻有人來到了最前麵的那男子身邊兒。
“二牛,你求他幹什麽?
宋國派這麽個娃娃來,顯然也是沒打算管我們的死活。
我看他車裏還拉著不少東西,咱把他的東西搶過來,先吃口飽的,再打到京城去殺了狗皇帝。
你是咱十裏八鄉最好的獵戶,隻要你願意帶頭,我們都認你當大哥。”
“我......”
雖然後麵的話沒說出來,但他的眼神兒,卻是不由的瞟向了辛棄疾身後的車隊。
而辛棄疾看到他的眼神兒之後,便一臉無所謂的說道:
“本官隻是來當這白水縣的縣令,至於這縣裏生活的是西夏人,還是宋人,本官無所謂。
如果你們真要去造反的話,不用搶,本官把這幾百車糧食送你們便是。”
他這話一說,那名叫二牛的男子頓時愣住了。
“你......你真的要把這麽多糧食送給我們?”
“這些糧食本來就是給你們吃的。
本官原本的打算,是用這些糧食幫你們度過眼前的難關。
但你們既然打算去造反,那這些糧食就當本官為你們踐行了。”
一聽不用打就能得到幾百車糧食,包括二牛在內的不少人都麵露激動之色。
他們仿佛已經看到打進京城,讓剛剛搶了他們所有薄,還把他們賣給宋人的狗皇帝搖尾乞憐的畫麵了。
可是,就在他們暢想之時,卻聽辛棄疾又用商量的語氣說道:
“對了,本官還有個小小的請求,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答應。”
“初次見麵,大人便送我們糧食,您的要求隻要不是太過分,我李二牛便代表兄弟們答應了。”
“那本官就先謝過二牛兄弟了。”
“無妨,大人您說吧,什麽請求?”
“本官的請求是,你們造反的時候,能不能把你們的妻兒也帶上?”
聽到這個請求,眾人頓時大為詫異。
“這是為何?”
“本官雖然未與你們西夏鐵騎直接交過手,但也知道西夏的鐵瑤子名聲在外。
本官當然希望你們造反能成功,但萬一你們不幸被他們殺死了,本官肯定是要從大宋招募百姓過來居住的。
而且,招募的人數肯定還不會少。
雖然我大宋律法森嚴,但本官也不能天天看著每一個百姓不是?
你們把妻兒留在家裏,萬一你們死了之後,別人睡你們老婆,打你們娃,你們泉下有知,能安心不?
所以,要不就一起走?
最不濟,死的時候,一家人也能整整齊齊的。
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