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李世民的騷操作

字數:3366   加入書籤

A+A-




    在長安城之中,李世民憑借百騎司這一嚴密的情報機構,對萬商集團的一舉一動進行著無孔不入的監視。哪怕是集團內部那些隱秘的談話,亦被詳細地記錄下來,呈送至李世民的禦前。

    萬商集團的背後的人-李飛,引起了李世民格外的關注。因為李飛是李世民的二兒子李寬,此子出生於武德二年(619 年),次年便被過繼給自己早逝的五叔李智雲為嗣。隨著時光的流轉,本來以為李寬早早就死去了的,但是卻發現有人居然使用李寬的路引,便安排百騎司查下去,沒想到他表示萬商集團的實際背後控製人,通過二虎描述的胎印和肖像畫,李世民愈發覺得這孩子與自己頗為相似,越看越是喜愛,便有了後麵對萬商集團的支持和鼓勵。

    現在看這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透著一股令李世民欣賞的氣質和智慧。他的果敢、他的謀略、他的胸懷,仿佛都能看到李世民自身年輕的影子。這種相似性,讓李世民心中的喜愛之情愈發深厚。

    然而,畢竟這孩子如今的身份是過繼給了已逝的五叔李智雲,李世民深知此事不可草率處理。他反複思量,究竟怎樣才能合法合理地讓這孩子認祖歸宗,回歸本家。

    在這百般思索之後,李世民決定派人傳李績進宮,共同商討此事。

    於是,李世民當即下令傳口諭。禦前太監得令後,匆匆趕往太監房,召集數名幹練的小太監。他們一路小跑至宮門,登上早已備好的馬車,馬蹄急踏,車輪滾滾,向著李績的府邸疾馳而去。

    馬車在長安的街道上風馳電掣,所過之處,百姓紛紛避讓。不多時,便抵達了李績的府邸。府門前的守衛見是宮中來人,不敢怠慢,趕忙通報。李績聞聽聖上召見,不敢有絲毫耽擱,迅速整理衣冠,隨太監入宮麵聖。

    李績乃朝中重臣,其智慧與謀略深得李世民的信任。李世民期望能與李績一同謀劃出一個周全之策,既能滿足自己對這孩子的喜愛和期望,又能符合禮法,不引起朝局的動蕩和非議。

    此事關乎皇家血脈的傳承,關乎家族的尊嚴與榮耀,更關乎朝廷的穩定與民心的向背。李世民深知其中的分量,故而每一步都走得極為謹慎,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李績入宮後,李世民屏退左右,與他在禦書房內密談。

    李世民開門見山說道:“李愛卿,朕今日召你前來,乃是為了一事煩心。朕那過繼給五叔的孩子,朕越看越覺喜愛,欲讓其認祖歸宗,不知愛卿有何良策?”

    李績拱手作揖,沉思片刻後道:“陛下,此事關乎皇家血脈與禮法,不可輕忽。若要使其認祖歸宗,需先尋得合理之由。”

    李世民微微頷首,道:“愛卿所言有理。但朕亦擔心此舉會引起族中長輩反對,或是朝堂之上的非議。畢竟世人都皆知李寬早逝了!”

    李績接著道:“陛下的一語,給微臣有一計了!”

    李世民高興地說道“愛卿,速速到來!”

    李績說道“陛下!因世人皆知皇子李寬早逝,陛下可前去大慈恩寺裏燒香祭拜,對外宣稱思念愛子,然後可以下聖旨昭告天下,讓李寬認祖歸宗回歸本家。”

    李世民緊皺眉頭,踱步思索:“那這方案當如何製定?會不會引起動蕩?”

    李績笑道“陛下是身在局中,無法自拔啊!陛下,現在知道李飛是李寬的人,就陛下和微臣,其他人最多以為萬商集團是陛下扶持拿來對抗世家的。”

    李世民大笑道“對啊!好你個李績!朕明天便去大慈恩寺裏燒香拜佛。”

    李績回道:“陛下,英明”

    兩人就此事的諸多細節反複商討,權衡利弊,力求尋得一個萬全之策。

    次日清晨,天色尚暗,東方未白,李世民便擺駕前往大慈恩寺。浩浩蕩蕩的隊伍在黎明前的寂靜中前行,馬蹄聲和車輪聲打破了長安街巷的寧靜。

    抵達大慈恩寺時,寺內晨鍾剛剛敲響,清脆的鍾聲在空氣中回蕩。李世民下車後,神色肅穆,徑直走進寺門。他立即讓方丈安排相關事宜,表明自己此次前來,乃是要念經上香,以紀念逝去的親人。

    方丈不敢有絲毫怠慢,迅速命僧眾準備香燭、經卷等物。李世民站在莊嚴的佛殿中,雙手合十,虔誠地閉上雙眼,口中念念有詞,心中滿是對親人的思念與緬懷。那嫋嫋升起的香煙,仿佛承載著他無盡的哀思與牽掛。

    時光悄然流逝,不知不覺已近中午。陽光透過寺中的窗欞,灑在李世民身上。此時,念經上香之事方才結束。盤腿而坐的李世民緩緩起身,略顯疲憊的麵容卻依然莊重。

    在方丈及僧眾的恭送下,李世民登上禦輦,起駕回宮。坐在禦輦之中,這次祭拜雖然是另有目的,李世民的心情沉重而複雜。此次祭奠讓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親人離去的悲痛,也讓他對生死無常有了更多的思考。

    回到宮中,李世民未作片刻停歇,隻見他神色凝重,目光堅定,旋即下了一道聖旨:“朕因思念過繼的早逝皇子李寬,且朕五叔亦曾為建立大唐舍生忘死,貢獻卓著。故今從宗人府中,再擇一名皇子皇孫入繼朕之五叔。原過繼的皇子李寬,自此認祖歸宗,回歸本家!望列祖列宗護佑!天佑大唐!天佑子民!”

    此道聖旨一出,猶如巨石投入平靜之湖,瞬間激起千層浪。其承載著李世民的深情與決斷,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傳遍天下。各級官府聞風而動,驛站快馬加鞭,傳遞著這一關乎皇家血脈與禮法的重要旨意。

    畢竟這聖旨是對一個死了的人,又不是對活著的人,根本沒有啥利益糾紛的,所以當然一路綠燈通過。誰要爭,那就到地下跟他爭唄。

    消息所到之處,百姓皆為之震動,或感慨於皇家的親情羈絆,或讚歎陛下的仁德寬厚。

    而在宮廷之內,相關官員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入庫備案。

    宗人府的官員們連夜忙碌,秉燭修訂族譜,將李寬之名改回李世民名下。他們深知此事責任重大,務必做到準確無誤,以維護皇家的尊嚴和正統。

    整個大唐,上至朝堂重臣,下至黎民百姓,皆關注著這一事件的進展。

    而李世民的這一舉措,不僅彰顯了他對親情的珍視,更體現了他對大唐宗室禮法的尊重與維護,為天下樹立了典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