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失敗的輿論戰

字數:4848   加入書籤

A+A-




    天蒙蒙亮時,一具具刺客的屍體,已經被堆疊在一起。

    蕭梁親自安撫了戰戰兢兢,不明所以的柳樹村村民。

    一邊則傳信林山縣,讓辛棄疾和餘叔元派人處理屍體,仔細調查。

    同時《漢府周報》最新一期,蕭梁也準備將自己遇刺之事,和稍後出的調查報告一並刊登。

    抵達龍池縣,武鬆也得到了消息。

    一段時間不見,曾經的頭陀已經大變樣,麵貌雄壯,氣質沉穩。

    而身邊還跟著一個漂亮姑娘,赫然就是當初吳國十二刺客之中的秦酒。

    自從秦酒隱姓埋名遷入龍池縣居住之後,便琢磨著做點什麽事。

    於是便在紡織工坊之中研究刺繡,而她的身份,武鬆是知道的,所以也時不時來照看一二。

    這一來二去的,兩人就對上眼了。

    不過秦酒身份特殊,武鬆一時半會也沒有和蕭梁開口,兩人還未成婚。

    知道事情緣由的蕭梁不由感慨世事無常,沒想到在水滸之中成為和尚的武鬆,居然也有對象了。

    當下他讓典韋幫著龍池縣防務,然後命人準備了婚宴,直接做主為武鬆和秦酒證婚。

    受了兩人敬酒,也算是成全了一對姻緣。

    而龍池縣山頭多了許多士卒,頓時讓龍鱗關那邊安分了許多。

    ......

    林山縣這裏,辛棄疾索性搞了個騷操作,在蕭梁之前的默許下,直接將屍體拖到菜市口。

    然後張貼榜文,說這些都是意圖刺殺漢王蕭梁的刺客。

    但漢王心懷仁慈,不忍心戕害屍體,因此允許這些人的親朋好友取回屍體。

    當然,根本沒人敢來領什麽屍體。

    但這卻讓蕭梁遇刺一事迅速發酵。

    再加上刺客之中,不少都是離人裝扮,還有吳國出身的亡命徒。

    一時之間眾說紛紜,不少人都各種猜測。

    數日之後,《漢府周報》最新一期頭版頭條,赫然就是刺殺事件的全麵剖析。

    首先是刺殺人數,以及事後對於這些人來往行蹤、身份的調查。

    大部分刺客,來自於淩霄城中。

    還有一部分,則是給錢就賣命的吳國亡命徒。

    還有很少一部分人,之前曾經是大魏軍中士卒!!!

    一石激起千層浪,以往如此大事,根本沒有哪個當事人會明目張膽拿出來宣告。

    蕭梁卻直接詳細在報紙上說的清清楚楚。

    但凡是有點腦子的人都明白了,這些刺客,恐怕不是什麽離人、吳人。

    真正的幕後主使,其實是大魏,還有一直以來和蕭梁有仇的淩霄城鹿家!

    一時之間,漢地百姓群情激奮。

    之前魏國小皇帝下旨要漢地納貢,已經讓他們頗為不滿。

    隻因為蕭梁在報紙上說了幾句心裏話,對方居然痛下殺手,直接派出大量死士刺殺蕭梁!!!

    漢地許多人,都是飽受戰亂之苦乾地百姓,又或者生活難以為繼才遷入的流民。

    他們在漢地之中,剛剛過上短暫的安穩日子!

    如今魏國小皇帝,卻如此喪心病狂,一係列的操作,不僅僅是在打壓蕭梁,更是在要漢地百姓的命!

    新一期的《漢府周報》一出,漢地街頭小巷,都能聽到咒罵魏國的聲音。

    更有昆州、辰州等地的百姓集體寫請願書,請蕭梁自立為帝,不再看魏國小皇帝的臉色。

    對於這種激進的行為,蕭梁自然不可能立馬答應。

    而魏國那邊,經曆了短暫的沉默之後,也終於做出了回應。

    《大魏周報》橫空出世,售價3個銅板。

    隻是這報紙的紙張、印刷質量,和《漢府周報》相比,都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活字印刷這種技術,並不是看一眼就能立馬複製成功。

    不同的材料、油墨加上紙張,印刷的效果也天差地別。

    而且雙麵印刷,對於紙張和印刷的要求更高。

    經過《漢府周報》新技術的洗禮,《大魏周報》這種有些劣質的報紙,單從感官上已經輸了一籌。

    不過畢竟便宜,而且是魏國官方出品,還是會有不少人選擇購買。

    第一期上的內容,本質就是在撇清刺殺蕭梁事件。

    隻可惜撰寫文章的,應該是某位才華橫溢的儒生。

    之乎者也,引經據典,看起來是文采斐然。

    但......很多人看不懂,也聽不懂。

    就在蕭梁已經返回辰州城,拿到《大魏周報》時,就忍不住笑了。

    所謂東施效顰,不過如此。

    報紙本身的屬性,其實就是大眾傳播。

    之前蕭梁為什麽刻意使用白話文作為主要形式,為的就是便於傳播。

    即便是不識字的文盲,在別人讀報紙的時候,也能很容易聽明白講了什麽。

    反觀《大魏周報》上的文章,那叫一個晦澀難懂。

    也隻有讀過書的儒生,才能看明白什麽意思。

    普通百姓就算聽人一字一句讀出來,那也是雲裏霧裏的。

    所以,等到六月底輿論發酵的時候,《大魏周報》開辦之時預想的效果,幾乎為零。

    因為不從傳播角度,單單從兩篇文章的專業性來看,蕭梁在《漢府周報》上的文章也更具有說服力。

    作為刺殺案件的親身經曆者,蕭梁將所見所聞,以及之後對於刺客詳細報告都一一列舉,令人信服。

    而《大魏周報》上試圖撇清關係的文章,說來說去還是老生常談的大道理。

    無非是什麽君君臣臣,禮儀規矩,以及毫無說服力的片麵斷言。

    這種文章出來,反而讓人有一種欲蓋彌彰的感覺。

    ......

    六月底,又是一期《漢府周報》發行。

    這上麵,是蕭梁所寫的檄文——

    《三問鹿摩柯——同室操戈,相煎太急!》

    雖然質問的對象是鹿摩柯,但其實是蕭梁以此人指代魏國朝廷,魏國小皇帝。

    第一問:當日蕭梁生擒鹿摩柯,雙方立場不同,鹿摩柯如今和蕭梁同為大魏臣子,為何依舊耿耿於懷?

    第二問:淩霄城降伏後,蕭梁對鹿家並無任何過激行為,為何鹿摩柯卻糾集死士行不軌之事,意欲何為?

    第三問:鹿摩柯如此行徑,有違大魏律法,該當何罪?

    這文章仿佛一片檄文,傳遍列國。

    魏國朝堂之上,更是一片驚怒交加。

    而此時,渝國老皇帝郗虎突然發聲:

    “若魏國對蕭梁無容人之量,大渝願意封蕭梁為大渝漢王,永鎮乾地、世襲罔替!”

    老丈人這一記意外的助攻,頓時讓魏國顏麵掃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