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圖海殘兵回陝,方光琛的謀劃

字數:3385   加入書籤

A+A-




    吳三桂被俘的奏章,快馬加鞭,一路疾馳,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送往了滇京。

    此時此刻,由於明朝調遣軍隊前往北雄關增援,全力圍剿吳三桂所部,圖海率領著十五萬大軍終於迎來了寶貴的喘息之機!

    這將近半個月來,連續不斷地奔波勞累、浴血奮戰,使得這支軍隊早已疲憊不堪,瀕臨極限。

    倘若明朝軍隊依舊窮追不舍,毫不罷休,圖海心知肚明,恐怕除了那些身經百戰的八旗兵之外,他將無法從四川帶回哪怕一名士兵。

    無數逃兵如鳥獸散般散布於四川各地,他們或是糾集成群,墮落成燒殺搶掠的土匪;或是孤身一人逃往陝西;而更多的人,則選擇主動向大明的官兵投降。

    這些逃兵們親眼目睹了四川百姓豐衣足食的生活狀況,心中不禁燃起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盡管投降之後或許要承受數年艱苦勞役的懲罰,但一旦刑滿獲釋,便極有可能過上夢寐以求的好日子。相較於回到那個人間地獄般、弱肉強食的北方,留在這尚有一線生機的四川無疑是更為明智的抉擇。

    圖海稍作休整之後,不敢有片刻耽誤,馬不停蹄地率領部隊從七盤關翻過險峻巍峨的大巴山,成功踏入陝西地界。

    然而,最為鬱悶憋屈之人並非圖海本人,反倒是那些原本滿心歡喜、期望能夠分得一杯羹的準噶爾士兵們。

    他們整整一萬兵力,卻宛如馬戲團中的小醜般滑稽可笑,不僅未能發揮任何實質性作用,反而在明軍頻繁發動的襲擾戰中損兵折將,白白損失了數百名將士,最終空手而歸。

    甫一返回陝西,阿泰吉甚至連與圖海寒暄一聲都懶得去做,徑直麵色陰沉地率領所部拂袖而去

    。\"可惡至極的吳三桂!總有一天,本王定會叫你嚐嚐苦頭,讓你為今日之事付出慘痛代價!\" 阿泰吉對吳三桂可謂憤恨交加,咬牙切齒地暗自發誓,日後若有良機,必定加倍奉還,以泄心頭之恨。

    隻可惜事與願違,如今吳三桂已然成為大明朝的階下囚,阿泰吉想要報仇雪恥的願望恐怕也隻能化為泡影,永無實現之日了。

    漢中,平西王府。

    方光琛本已做好隨軍出征四川的準備,然而就在臨行前的關鍵時刻,吳三桂突然改變主意將其留下。自吳三桂離開漢中後,一直由方光琛負責主持大局。在此期間,他可謂盡心竭力、日夜操勞,全心全意地維護著漢中地區的軍政事務。

    然而,令人焦慮不安的是,前方戰線始終未傳來任何消息。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方光琛內心愈發忐忑難安。

    他不禁暗自思忖:“世子被朝廷當作人質扣留在京師,如果王爺遭遇不測,那麽恐怕就隻能讓二公子接替平西王之位了!”麵對如此局勢,方光琛已然做足了最壞的心理準備。

    盡管清廷偶爾會起用一些漢官,但實際上他們對漢族官員始終心懷猜忌與戒心。包括數位漢族藩王在內,都必須把自家子嗣作為質子送入京城以表忠心,這種做法無疑讓方光琛深感無奈。

    而吳三桂老奸巨猾,打小便將次子吳應麒養在了其兄吳三鳳的膝下。故而其一直不在清朝廷的視野之中。吳應麒九歲被接至王府,就養在陳圓圓身邊,二人狀如母子,關係極為親密。

    吳三桂從雲南撤走時,王府家眷並未被明軍截留,在輾轉貴州四川兩地後,還是安全抵達了漢中。

    思及此,方光琛便不再猶豫,事情宜早不宜遲,他迅速趕往吳應麟的院中。

    但是方光琛撲了個空,伺候的小廝告知,吳應麟因陳圓圓身體不適,正在其院中探病。

    陳圓圓院中,雖然鬢邊已有白發,卻仍難掩其風華的陳圓圓,正在滿臉慈愛地和吳應麟說話,而吳應麟則一臉恭順地有問有答。

    方光琛進來時,看到的便是這母子情深的一幕。

    心中暗歎一聲,方光琛還是出聲打破了這溫馨的一幕:“公子,在下有事相商,煩請二公子移步議事廳!”

    吳應麟回頭,臉上笑容未減絲毫,溫聲道:“是方先生呀,還勞請先生稍候片刻,我與陳姨娘說完話便來!”

    “阿麟,方先生找你,必有要事,我這隻是小病,已經無礙,你自去便是!”陳圓圓含笑,溫柔地道。

    “陳姨娘,那麟兒先行告退,得空再來看您!”自回吳家後,吳應麟便被陳圓圓帶大,兩人不是親母子,勝似親母子,感情極為深厚。

    “方先生,可是父王那邊有變故?”吳應麟踏出陳圓圓的院門後,仿佛換了個人一般,原本掛在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臉嚴肅和沉重,他壓低聲音,沉聲問道。

    方光琛皺起眉頭,搖了搖頭說道:“公子,目前尚未收到確鑿的消息,但依我看,王爺此去怕是九死一生啊!”他的神情異常凝重,因為此刻他所能依據的僅僅隻是一些零散瑣碎的情報,要想從中準確推斷出事情的全貌實在困難重重。

    然而,內心深處,他卻越來越堅信吳三桂恐已遭遇不測這個可怕的猜想。

    聽到這句話,吳應麟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許久之後才緩緩開口,聲音中明顯帶著一絲惶恐與不安:“那我們該怎麽辦?”吳三桂作為平西王家族的中流砥柱,其地位舉足輕重。

    如今這位頂梁柱或許已然倒下,一直受到他庇佑的吳應麟頓時亂了陣腳,不知所措起來。

    “我們要先把王爺留下的精兵重新召集起來,這事我親自去辦,必須萬無一失。公子你要承擔起府內的所有事務,安撫好人心!”方光琛已經早有打算,立即將自己的計劃娓娓道來。

    聽著方光琛事無巨細的安排,吳應麟心中慢慢安定下來,不由發自內心的對方光琛讚歎道:“平西王府有方先生,實在是王府之福!”

    方光琛腦中一陣恍惚,不知道怎地,卻想起了早就殞命在雲南的老朋友劉玄初,“老友,也不知我們會在什麽時候在下麵重逢?”

    甩甩頭,這些思緒甩出腦海,方光琛拱手謙虛道:“公子謬讚了,在下自當為王府死而後已,方能報答王爺的知遇之恩!”(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