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擂響登聞鼓告禦狀

字數:5099   加入書籤

A+A-




    皇宮。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百官剛剛散朝,悠閑地踱著方步,三三兩兩地議論著今日的朝政,從大殿之內出來。

    一派祥和。

    突然,一陣急促而又有力的鼓點,穿透高聳的宮牆,還有折射著金光的琉璃瓦,傳入大殿之內。

    所有人全都頓住了腳步,詫異地麵麵相覷,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有人終於第一個開口:“是登聞鼓!有人擂響登聞鼓!”

    這句話頓時提醒了大家:“真的是宮外登聞鼓,有人要告禦狀!”

    “誰?是誰這麽大膽?這登聞鼓有多少年沒有人敢碰了?莫不是有緊急情報?”

    登聞鼓擂響,要麽有緊急軍情,要麽,就是有天大的冤情。

    就算是深更半夜,皇帝也要爬起來上朝。

    與此同時,有禦林軍一路飛奔而入,徑直朝著大殿的方向。

    有官員忍不住出聲詢問:“怎麽回事兒?誰敲的登聞鼓?”

    禦林軍腳下不停,聲音遠遠地傳過來:“鶴雅郡主!”

    國公府鶴雅郡主?

    這一下,頓時就炸鍋了。

    前些時日,這鶴雅郡主可將這上京城折騰得挺熱鬧,關於她的流言蜚語幾乎就沒斷過,給大家茶餘飯後貢獻了不少的談資。

    這陣子,聽聞她離開了上京,不在國公府,誰也不知道她去了何處。

    怎麽一回來,就直接進宮,鬧騰出這麽大的動靜?

    她要告誰?

    莫非是良二爺?

    那也不能驚動聖上啊,大理寺就可以審理。畢竟登聞鼓可不是玩笑,審問之前先得挨三十板子。

    眾人誰也不走了,要好好瞧一瞧這熱鬧。

    禦林軍一會兒便出來,宣召良薑入內覲見。

    看來,剛散朝的皇帝已經去而複返。

    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中,一身風塵仆仆的良薑疾步而入。

    她一臉的凝重,昂首挺胸,目不斜視,似乎是肩負了什麽重大的使命,令人不敢褻瀆。

    她的皮膚帶著曆經風吹日曬的痕跡,嘴唇幹燥起皮,發絲淩亂,分明是趕了很久的路,心急火燎地趕回來。

    看來,不是國公府的家務事,而是出了大事。

    徑直進入大殿,跪倒塵埃,拜見皇帝。

    皇帝端坐龍椅,麵沉似水。

    “鶴雅郡主,聽說適才是你擂響了登聞鼓,有冤情要奏?”

    良薑因為激動,聲音都帶著些微顫抖,卻字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回稟皇上,臣女良薑要狀告威武大將軍佟守良,兩年前西涼大裂穀一戰,勾結西涼將領呼延朝,栽贓我父親通敵叛國,屯兵不發,致使我父親與數千先鋒軍將士慘死大裂穀,以身殉國。”

    此言一出,殿外一片驚呼出聲,繼而很快歸於平靜。

    皇帝立即緊皺濃眉,沉聲喝問:“大膽,你可知道,若是誣告朝廷一品大員,這是什麽罪過?”

    良薑高揚著頭,渾然無畏:“臣女知道。所以臣女前些日子親自去了一趟西涼,找當初西涼將領呼延朝求證兩年前的真相。

    呼延朝對於當年大裂穀一戰,與佟守良相互勾結的陰謀供認不諱,已經被西涼王下令,斃於當場。

    臣女這裏有西涼王寫給皇上您的密信,已經陳明當年一戰真相,請皇上過目。”

    良薑雙手高舉過頂,林公公上前,顫抖著手接過密信,轉身鄭重地遞呈皇帝。

    皇帝撕開火漆封住的信封,取出密信,打開來看了兩眼。詫異地上下打量良薑,一臉的難以置信。

    “真有此事?”

    “臣女所言,字字是真。呼延朝也曾當著臣女的麵,親口承認。”

    “為了替良國公平反,你竟然孤身前往西涼,並且親自手刃了西涼第一猛將呼延朝?”

    良薑點頭,承認不諱:“回皇上,是的。”

    皇帝的麵色更加沉,怒氣就在他的臉上席卷而過,匯集在眸子裏,然後驟然迸發出來。

    “勾結西涼,殺我國公,以此換取軍功,他佟守良簡直好大的膽子!來人,將佟守良捉拿進宮!朕要親自審問!”

    一聲令下,立即有人出去傳旨。

    殿外百官頓時就炸了,一片議論紛紛。

    “當年勾結西涼的竟然是佟將軍?!怎麽可能呢?”

    “鶴雅郡主證據都有了,此事**不離十。這兩年對於良國公究竟是否叛國,就一直頗多爭議,很多將士都說其中有貓膩,今日終於真相大白。”

    “別聽風就是雨,勾結西涼,對佟將軍有什麽好處?”

    “還用說嗎?良國公神勇,隻要有良國公在,他佟守良就絕無出頭之日。你看自從良國公陣亡之後,他不就一路扶雲之上,如今重權在握,誰不忌憚三分?”

    這話極有說服力,一群事後諸葛言之鑿鑿,還未審問,似乎就已經給良國公翻了案。

    “難怪這些日子不見鶴雅郡主,原來她離開上京,竟然是去了西涼?”

    “此去西涼,千裏迢迢,窮山惡水,危機重重,一個弱女子,竟然有如此膽識,可想而知,這一路究竟曆盡多少艱難。”“她竟然能憑借一己之力,在敵國手刃西涼第一猛將,果真長江後浪推前浪,不輸當年良國公。”

    “非但如此,她還能換來西涼王的認可,親筆書寫密信為她作證,這位鶴雅郡主還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啊。”

    ……

    良薑跪在大殿之上,聽著殿外百官議論,一時間心裏百感交集。

    皇帝抿抿淩厲薄唇,望著跪在自己腳下的單薄身影,眸光又沉了沉,聲音卻平和許多。

    “鶴雅郡主,此次西涼一行,想必凶險萬分吧?你一介女流,如何能在西涼呼風喚雨,介入對方朝堂之上,令西涼王心甘情願地寫下這封密旨,替良國公證明清白呢?”

    良薑並未隱瞞:“回皇上,此事並非良薑力所能及,是平西王暗中相助。”

    “喔?朕的臣弟竟然也去了西涼?”皇帝一臉訝然:“他不是回渭西接謝太妃回京了嗎?”

    良薑按照先前二人商定說辭:“臣女前往西涼途中偶遇王爺,王爺得知當年大裂穀一戰真相之後,便立即當機立斷,改道西涼,與臣女一同前往。”

    “那他現在人呢?”

    “我們在城外十裏亭再次遭遇埋伏,臣女是在王爺掩護之下,先行脫險進宮。”

    “連堂堂親王都敢刺殺,佟守良簡直太猖狂了!”

    皇帝立即派出護衛軍前去接應,然後詢問良薑:“你又是怎麽知道當年真相的?”

    “是西涼當年陣亡將領單於夜的父親單於將軍率先查明真相,隻可惜證人被呼延朝當場滅口,因此無可奈何。於是暗中命人給臣女傳遞來消息,希望臣女手中能有什麽憑證。

    臣女沒有證據,不敢聲張,隻能自己先行去了西涼,探查情況。”

    良薑不慌不忙,從容應對。按照顧溪知的叮囑,收斂鋒芒,並未透露太多。

    皇帝連連頷首:“那你在西涼,能夠將呼延朝繩之以法,想必也是得了這個單於北雄的幫助?”

    良薑承認不諱:“是的。一切皆是單於北雄謀劃,良薑不過從旁相助。”

    皇帝揮揮手:“你一個女兒家,竟然敢孤身犯險,曆盡千辛萬苦,為父洗冤,就衝著你這份膽識,擂響登聞鼓的杖責朕便給你暫時免了起身吧。”

    良薑起身。

    皇帝又問起她在西涼手刃呼延朝的經過,良薑全都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不敢吹噓。

    喜歡讓我伺候外室?主母逼瘋渣男全家!室?主母逼瘋渣男全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