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罷兵

字數:3484   加入書籤

A+A-




    袁術敢拿這個玉璽他是有倚仗的,盡管張揚帶了近五千人前去救援洛陽,但是在場麵上依然是袁術占了上風。

    在紀靈的一個衝擊下,張揚的兵馬完全就被衝散了。他的軍隊潰散的速度之快,紀靈完全沒有反應過來。

    因為過去和董軍交戰的經驗看,這種程度的衝擊即使撼動陣腳也很是勉強,連紀靈都沒有想到可以衝出一個總崩潰出來。

    如果不是司馬朗那些姍姍來遲的援軍,或許張揚就會全軍覆沒了。

    “隻要董仲穎不和我為敵,天下間有誰能是我的敵手。”現在的袁術飄了,隨著援軍的加入,他在洛陽周圍的軍隊已經有四萬人了,而朝廷手上的兵力遠遠不如他。

    張揚的敗兵,司馬朗的郡兵,朱儁的殘軍,加上禰衡的兵力和一些世家大族的援軍,朝廷這方的軍隊隻有一萬多人了,再加上洛陽已經“事實”上失守了,現在的情況對於朝廷很是不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協召見了袁隗,希望袁隗可以出麵,和袁術進行談和。

    對於劉協的請求,袁術自然答應下來,他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交出禰衡,他要清君側。

    “陛下,現在事情已經變的非常緊急了,盡管天下的大義依然在陛下這一邊,但是現在洛陽的勢卻不在陛下這裏。如果我用我的血可以挽回局勢,那麽就讓我禰衡的血來扭轉整個局勢吧。”禰衡說道。

    劉協聽到禰衡的話語沒有言語。

    “陛下,請你不要猶豫,袁術的所做所為甚至超過了過去的董仲穎,說不定曆史上的霍光之流也未必及得上他,之所有現在天下沒有人反對他,因為眾人現在被袁家的名聲所迷惑了。”禰衡說道。

    “如果我的死能夠讓世人看清楚袁術的真正的麵目,那麽我的死也就值得了。”禰衡動情的說道。

    “事情不到最後的一步不能夠放棄希望,在微小的時機之中尋找勝機才是智者所應該做的。”朱儁突然插嘴說道,“雖然現在看上去我軍勢弱,但是情況其實已經逆轉了。”

    “各地的勤王軍隊正在不停的匯聚,而袁術已經沒有辦法調集更多的援軍了。”朱儁說道。

    “我們的兵馬雖然人數少,而且失敗了幾次,但是經過了這幾場的戰鬥,他們也更為的團結和精銳了,雖然人數變少了,但是實際上戰鬥力是增強的。”

    “袁術現在的形勢大好,他的軍隊必然有所懈怠,這就給了我們可趁之機。我們的軍隊並非陷於絕地,如果拚死一戰,說不定贏的就是我們。”

    “可是陛下的安危?”張揚說道。

    “陛下的安危不成問題。”司馬朗說道,“之所以袁術道現在還沒有‘攻破’洛陽,他就是擔心陛下的反應,袁家雖然說名聲滿天下,但是袁家依然是大漢的臣子,袁術還是有底線的。即使朱公偉的死中求活之計沒有成功,陛下的安危依然沒有問題。”

    劉協點頭道:“那麽我們就和袁術決一死戰吧。朱將軍,一切就靠你了。”

    朱儁大聲應和,“諾!”

    等到了軍營之中,朱儁與眾將思索如何能夠破敵致勝。

    他說道:“袁術引大眾威逼朝廷,我們兵少,軍中皆恐,如果決一死戰,必先提振奮士氣。”

    他請司馬朗走訪洛陽城中世家大族,得錢萬金,均分賞士卒,軍隊士氣得以提振,眾人皆稱可以為朝廷效死。

    同時他又用這些錢募集了一批死士,加強了手上的兵力。

    看到軍心可用,朱儁於是召集眾人說道:“兵有奇變,不在眾寡。今賊因大勝而大意,易為風火。若趁夜縱燒,敵兵必大驚亂。吾出兵擊之,四麵俱合,田單之功可成也。”

    於是到了夜晚,朱儁暗地使人皆束苣乘城,同時讓精銳的軍隊做好準備,縱火大呼。

    城上的士兵看到了,也舉起了火把,造成軍隊很多的假象,同時派人大聲疾呼:“朝廷的援軍已經到了。”

    一時之間,不明虛實的袁術的軍隊大亂。朱儁趁勢大開城門,讓自己手下的軍隊進行掩殺。

    令朱儁沒有想到的是,盡管袁術的軍隊大亂,但是不少袁軍的將領絲毫沒有慌亂,他們反而組織起自己的親兵準備伺機反擊。

    袁術更是大喊:“我們見識過董仲穎的襲擊,這樣的襲擊根本算不上什麽,不要慌亂。”

    於是袁軍眾將士開始穩定下來。

    雙方混戰一夜,等到天明,各自罷兵。

    朱儁占有先手之機,以有心算無心,自然占有很大的便宜,他的軍隊隻損失了三千多人,而袁術則損失了近七千人。

    還有一點對於朱儁有利的是,在這一夜混戰之後,朱儁成功將袁術逐出洛陽,重新拿回了洛陽的控製權。

    經此一戰之後,袁術軍隊的士氣下降了不少,雖然在戰局上他們依然保持著優勢,但是他也無力進攻了。

    但是朱儁的損失也非常的嚴重,除非朝廷能夠找到更多的援軍,他也無力再一次挑起大規模的決戰,隻能夠堅守洛陽。

    之後,雙方發生了幾次小規模的混戰,隻是誰也沒有辦法占到便宜。

    由於軍隊的混戰,洛陽周邊的居民都逃跑了,跑到金墉附近,李傕和郭汜控製的區域,那邊由於有董軍的保護,戰亂並沒有波及到。

    接下來,在楊彪的組織下,李傕和郭汜將這部分人送往西邊,補充長安和涼州的人口。

    袁術和朱儁誰也奈何不了誰,經過袁隗的調停雙方各自罷戰。

    袁術正式成為了太尉,假節獲得了開府的權利。隻不過這個太尉並沒有在洛陽上任,直接就回到自己的根據地壽春去了。

    朝廷獲得了袁術的一大筆捐獻,因為經過戰亂,朝廷已經沒有錢了,如果沒有袁術的那“一大筆”捐獻,恐怕朝廷現在連官員的俸祿都發放不出來。

    至於傳國玉璽的事情,不管是朝廷還是袁術,都下意識的將這件事情忘幹淨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