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董仲穎的謀劃
字數:3117 加入書籤
而此時的董仲穎並不在襄陽城中,而是率領著軍隊和張遼在一起。
“秦王,末將哪裏有紕漏?”對於董仲穎的到來,張遼其實是有一些忐忑的。
因為經常跟隨董仲穎,張遼對於他還是非常了解的,在張遼的眼中,秦王是一個非常擅長放權,能夠充分使用和信任自己手下的人。在他的心中有一個有些僭越的想法,秦王是一個和劉邦很像的人。
甚至秦王比劉邦更能打一些,如果是秦王對上項羽,或許這其中就沒有韓信什麽事情了。
張遼回想起自己監視周瑜的所有所為,現在周瑜的軍隊還在作唐,做出一副隨時隨地北上威脅秦王側翼的樣式。
為了這個情況,張遼還特地去信給了周瑜,問他是什麽意思。周瑜的回信可是信誓旦旦的表示,他們對於劉琦和董仲穎的爭端沒有任何興趣,除非兩人之中有人違反了天下的大義。他在作唐的軍隊隻是為了隨時隨地防備有潰軍衝入他的地界。
收到周瑜的回信,張遼再次放了心,如果周瑜的回信之中言之鑿鑿會信守盟約,他一個字都不會相信。
但是周瑜的信上雖然沒有明確說回來偷襲,但是字裏行間卻透露出了一旦董仲穎德行有虧,他會毫不猶豫給董仲穎背後來上一刀。
會咬人的狗不叫,這樣的道理張遼了解的很明白,周瑜的做法隻是想牽製住他的軍隊,讓他無法去幫助董仲穎而已。
正好,他的目的也隻是牽製住周瑜而已,反正他覺得,劉琦不管怎麽打都不可能是秦王的對手。
當每天的探馬都告知周瑜的軍隊在邊境不停的調動的時候,張遼知道,周瑜的軍隊一定還在作唐。
所以,張遼對於董仲穎的到來有些不解。
董仲穎自然不會說出自己真正的目的。
張繡和高順等代打不在,段煨整天攛掇他出襄陽去砍人,董仲穎自然不會安心的待在襄陽,畢竟他總不能每天用同樣的一個借口搪塞段煨,盡管段煨從來不會因為董仲穎的借口而起疑。
“文遠,你覺得呢?”董仲穎想不出借口,自然將這件事情扔回給張遼。
“末將是否有哪裏疏漏了?”張遼不自信的回答,董仲穎都已經親自找上門了,肯定是他自己哪裏做的不夠好。
董仲穎自然不知道張遼哪裏有疏漏,他隻能換了一個話題:“襄陽那邊用不上我,高順帶的軍隊雖然少,但是卻是軍中的精銳,足夠奠定勝局。”
“是啊,決定戰場勝負有時候並不是兵多就可以了,在關鍵的時候一支精銳的軍隊就可以奠定勝利的大局,過去我也是多次這樣做的。”張遼的聲音越來越小。
因為他發現了自己疏漏的地方。
張遼的臉色變了,他發現自己錯了,他光注意了周瑜在作唐的大軍,卻忽略了這些大軍之中似乎騎兵的數量非常少,如果這些騎兵突然出現在戰場上,恐怕局勢一下子會變得很糟糕。
“秦王,周瑜的騎兵並不在此處,甚至可能周瑜都不在此處,這是末將的疏失。”張遼匆忙說道,“現在我們該怎麽辦?”
張遼的話語有些急躁,他知道,有時候差的就是那一點點時間。
“文遠,你怎麽看?”董仲穎自然不知道該怎麽辦。
“秦王,我手上還有精騎一千,不如你帶著這些軍隊去支援高順吧。”張遼說道,在他的眼中,秦王的一千騎兵比十萬大軍更為的難纏。
董仲穎搖了搖頭,自然拒絕了這個提議,他可沒有送死的愛好。
張遼想了想又繼續說道:“要不秦王您在這邊統領大軍,末將去支援高順。”
董仲穎又搖了搖頭,他可帶不了大軍。
作唐的軍隊打著的可是周瑜的旗號,即使周瑜不在,對麵統領軍隊的恐怕也是周瑜的心腹,沒有了張遼他可不是對手。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張遼已經完全沒有了主意了。
“我打算寫信給段煨,讓他去支援高順。”董仲穎說道,“然後我們去進攻作唐,你看這樣的策略怎麽樣?”
董仲穎出了一個他認為最為高明的應對方法,這是他到現在能夠想到的唯一應對方法,當然在執行之前必須要經過張遼這個“專家”的認證。
張遼對於秦王的這個策略有些疑惑,這樣的應對方法太過於簡單,甚至可以說是低劣了,隻有那些不學無術的世家不肖子弟才會想出這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策略。
周瑜背盟的消息沒有被證實,如果先行展開攻擊,那顯然自己就變成了違背道義的那一方。段煨手上的騎兵太少,等他的大軍到了,恐怕高順就已經大敗,這時候段煨再和得勝的軍隊決戰,一旦輸了,恐怕整個荊州都沒有了。
“讓我想想。”本來張遼想要說不可的,但是這是秦王提出的策略,所以他表示自己還要想一想。
等了許久,張遼興奮的說道:“秦王你真是非常人,這樣的策略完全可行。”
“高順素有才華,即使失敗大部分的軍隊也能夠保全。周瑜以少數精銳之眾,背盟而襲,其勢必然不能長久。如果段煨來援助,他們進取不足,但是自保綽綽有餘。此時即使周瑜想要離開,也沒有辦法了。”
“周瑜的精銳已經被他帶走,我們麵前的軍隊雖然眾多,必然不是秦王您的對手,如果可以一舉占領周瑜所占州郡,那麽即使周瑜的精銳尚在,他也沒有再戰之力了。”
“隻是,我們怎麽進攻作唐呢?”張遼問出了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我們如果先發製人,如何讓道義站在我們這一邊呢?”
喜歡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請大家收藏:()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