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新帝登基
字數:2994 加入書籤
司馬懿的死的確在洛陽引起了一些波瀾。
因為很多人都知道賈詡正因為有些事情打算和司馬懿“同歸於盡”,但是啪的一聲,司馬懿莫名其妙摔死了。這其中究竟是不是賈詡下的手,或多或少有些耐人尋味了。
不過,很快就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了,因為董仲穎有異動,更為準確的說,董仲穎正在向前踏出那關鍵的一步。
因為董仲穎麾下不少人帶頭上表,他們上表的目的並不是勸進,而是擁立一個皇帝。
他們認為帝位不能夠空懸的時間太久,不然天下間就會忘記了大漢還有一個天子在,這和法度不合。
他們擁立的目標是劉協的兒子劉懿。
這樣的擁立自然會遭受到一些人的反對,因為劉懿雖然是劉協的兒子,但是排位實在是太靠後了,再加上他的生母是一個涼州出生的人,是某一天賈詡硬塞進去的,劉懿平時連自己的父親都沒有怎麽見到過,甚至他連宗人府的族譜都隻簡單的記載一句,當他父親死了的時候連眼淚都沒有怎麽流。
再怎麽算,劉懿在排序之中很後麵,這還是上一次蔡邕出了昏招,讓很多宗室自相殘殺後的情況,甚至有人覺得劉懿得位的合法性甚至還不如劉備。
對於這樣的人,那些漢室的忠臣自然會反對,甚至蔡邕都打算死諫了。
不過,很快這件事情就塵埃落定了,劉懿登基的詔書很快就擬好了,因為有人“適時”的突然發現了劉協留下來的遺詔,上麵清清楚楚的寫著將由劉懿繼承大漢。
對於這樣的詔書,劉艾不得不承認這張詔書的合法性,因為有幾個豪俠拿著武器衝到了他的家中,告訴他天下不可一日無主的道理,盡管很快有董仲穎的手下衝進來帶走了那些悖逆之徒,但是劉艾還是充分知道識時務者為俊傑的意思。
為了這件事情,蔡邕甚至怒斥了劉艾,認為他辜負了大漢。
但是劉艾卻流著眼淚對蔡邕道“現在天下間的大勢已經明了了,天命或許已經不為大漢所有了,現在如果我們順應天命,那麽劉家的血脈會延續。董仲穎雖然是一個邊地的武人,但是他卻知曉忠義,他必然會善待劉家的子孫。如果我們逆著天命而行,到時候發生什麽就沒有辦法可以預料了。”
聽過劉艾的言語,蔡邕歎了一口氣,什麽話語也沒有說。
隻是那一天的晚上,蔡邕一個人喝酒喝到了很晚,而且喝醉了。
因為天下還在動亂之中,作為大漢的皇帝,自然要帶頭節約來安定天下,所以劉懿的登基一切從簡,當劉協的“遺書”下發的那一刻起,劉懿就自覺的坐到了龍椅之上,同時下達了自己的第一封詔書。
那就是告訴世人,自己的才華不夠,也沒有什麽經驗,現在大漢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十分的危險,為了保護大漢,他要將大漢所有的事務全部委托給秦王,這個大漢最大的忠臣來處理。
新皇登基的第一天,董仲穎發現大漢的一司十四州,又一次被他扛在了身上。
所有人都知道,新皇的登基並不意味著大漢回到正軌,而是意味著新一輪混亂的開始。
畢竟董仲穎並不擅長無實物表演,他總不能對著一張空椅子玩三辭三讓吧。
董仲穎手下的速度很快,在新皇登基的第二天,他們就直接開始了勸進,而且這一次勸進聲勢浩大,不僅有著秦王手上那些核心的班底,更有不少中立的人士。
更令人看不懂的是,還有不少大漢的忠臣也加入了其中。
禰衡發現自己做了一件蠢事,他光想到董仲穎或許沒有做好準備,但是同樣,兩袁等反對董仲穎勢力的人也同樣沒有做好準備。
整個天下的人並沒有任何一個人想到董仲穎的這一次勸進來的這麽快,又來的如此的猛烈。
這甚至快到了連禰衡聯絡的自己人都沒有反應過來,以為這就是禰衡計劃中的一環,這也造成了整個朝廷上沒有任何人出言反對,因為不管是支持董仲穎還是反對董仲穎的人在計劃之中都會進行勸進。
在這樣局麵大優的情況下,董仲穎和他一些重要的手下都沒有出現,因為他們有更為重要的事情。
張白騎、魯肅、楊阜、段煨、吳懿、牛輔、董旻等人都齊聚洛陽,他們在秦王府中召開軍議,商量著之後的事情。
因為所有人都很清楚,那些秦王的反對者們絕對不會坐以待斃,他們很快就會向秦王發動進攻。
而這一次,那些大漢的忠臣也肯定會站在秦王的對立麵上,秦王所受到的壓力將會是空前的。
這些人絕對會在秦王登基之前展開行動,因為在秦王登基之前,雙方展開戰鬥隻能夠說是大漢的幾個臣子對於政見有所不和,對於權力有所爭奪,雙方還有調和和談判的餘地。
但是在秦王登基之後,要麽就是大漢的忠臣討伐了天下最大的叛逆,要麽就是天命所歸的秦王討伐了那些亂臣賊子。在這之後不叫談判,叫的是投降。
這些掌握著秦王核心班底的人,在秦王的下首依次落座,參與討論的人遠遠沒有在朝堂上討論辭讓事務的人多,但是這些人討論的事情卻能夠決定整個天下的大勢。
到了現在,董仲穎才發現賈詡的計劃是一個大坑,因為在賈詡的計劃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董仲穎需要再一次和整個天下反對他的勢力作戰。
而破局的希望,賈詡將一切都寄托在了秦王能打這樣的條件之上。
喜歡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不會點兵,但我依然是大漢戰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