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江東征伐開啟
字數:3254 加入書籤
隨著張白騎等人商量已定,董仲穎對於江東的征伐正式開始了。
更為準確的說,董仲穎麾下的試探開始了。
在等到了益州的軍隊之後,張繡等人做出了一副想要大舉進攻江夏的樣子,想要牽製住江夏的軍隊。
而且他的確做到了,因為他打出了董仲穎的旗號。
同時,董仲穎的旗號同時出現在了徐州,魯肅帶著李傕等人在徐州督造船舶,準備做出造船渡過長江的樣子。
而出現董仲穎旗號最多的地方,則是在合肥附近。
用張白騎的話來說,既然陸遜敢於多打自己的旗號,那麽我們用秦王的旗號又有什麽問題呢?
因袁紹的死亡而空出的大將軍最終成為了張白騎的職位。隨之而來的就是張白騎的行動。
張白騎假黃鉞,督張燕、徐晃、張遼、臧霸、孫權等諸州郡二十餘軍從東線出擊大舉出擊,主力指向了洞浦。
由於秦王軍隊的勢頭強盛,而江東的千裏“防線”兵力嚴重不足,他們輕易地突破了江東在洞浦一帶所布下的防線。
在短短幾日之中,張燕所率領的前軍已經進軍到了廣陵,正在等待船隻強渡長江。而臧霸等人的軍隊也做出了在其他地點渡過長江的樣子。
麵對這樣危急的事態,正在江夏帶領大軍的陸遜卻一點也不著急。
袁術手下的眾將多次想要提軍回援,卻被陸遜勸住,甚至橋蕤、樂就等袁術手下的宿將,都想要違命前去救援。
他們互相之間說道:“仲王對陸遜不薄,陸遜卻想要見死不救,如果董仲穎的大軍渡過長江,那麽仲王該怎麽辦?這時候我們應該展現出仲王麾下的責任,即使事後被追究我們的過失,我們也要去救援仲王。”
他們的行動自然被陸遜所知道。
於是陸遜升帳喚諸將說道 :“吾欽承仲王之命,總督諸軍,早已三令五申,令汝等守備江夏;現在你們俱不遵吾令,這是為何?”
橋蕤站起身來回答:“我自從仲王討伐董仲穎,經數百戰;屢次被董仲穎所破,又拚死保得仲王逃脫,才有了江東的基業。其餘諸將,或從仲王討伐董仲穎,或從仲王征討江東,皆披堅執銳,出生入死之士。現在仲王命您總督兵馬,以戰秦王,宜早定計,調撥軍馬,打造水師,以圖大事;現在你隻令眾將在江夏堅守勿戰,坐實董仲穎的軍隊渡過長江,豈欲待天自殺賊耶?吾等非貪生怕死之人,為救仲王,我們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
於是帳下那些袁術的宿將,都應聲而言曰說道:“橋將軍之言是也,吾等情願決一死戰以報仲王!”
不得不說,仲王雖然有時候有些拉胯,但是在籠絡人心方麵還是有一些能力的。
陸遜聽畢眾人的話語,掣劍在手,厲聲對眾人說道:“我雖然是一介書生,也不是仲王的故舊,但是現在仲王托我以重任者,因為我知道如何戰勝董仲穎而以。汝等隻各守險要,護好江夏郡,不許妄動,如違令者皆斬!”
這時候作為參軍的閻象也站出來說道:“你們的所作所為仲王都看在眼中,仲王願意相信伯言,請眾人助他一臂之力。”
眾皆憤憤而退。
閻象對陸遜說道:“這一次雖然您借助著仲王的佩劍彈壓了眾人,但是在董仲穎的巨大壓力之前,恐怕這樣的事情也沒有辦法持久。”
陸遜卻拱了拱手對閻象說道:“這樣的事情我並不需要很長的時間,當董仲穎的軍隊全線進攻洞口的時候,我就知道破敵的時機已經到來了。兵貴精而不貴多,現在我想請您在江夏安撫眾軍,裝作我還在江夏的假象,我將親自帶領三萬精兵,襲擊洞口的董仲穎軍隊。”
閻象問道:“如果董仲穎的軍隊反攻江夏,那麽我該怎麽辦呢?”
陸遜道:“目前江夏郡董仲穎的軍隊數量不足,在得知我離開江夏郡之後,為了救援洞口失敗的軍隊,必然會采取圍魏救趙的戰術。可惜的是段煨和張繡雖然是良將,但是他們並非孫臏這樣的用兵高手。襄陽的軍隊戰意和數量都不及我們,如果他們來攻,必然隻能吃到一場敗仗。”
閻象擔憂道:“可是我聽聞董仲穎的旗幟已經在了襄陽,如果董仲穎親至,我又該怎麽辦?”
陸遜更是笑道:“這樣的事情太簡單了。”
在閻象大惑不解的眼神之中,陸遜又繼續說道:“如果董仲穎不在,那麽江夏的軍隊必然不是我們的對手;如果董仲穎在,這也不是你所能算計的,到那個時候,不如拚死抵抗,說不定還有一線的勝機。”
在交代完一切之後,陸遜就趁著夜色,帶著程普等人,星夜坐船離開。
想著反擊洞口敵軍的並非隻有陸遜一人,作為負責保衛建業的主帥紀靈,也想著對於洞口的董仲穎軍隊發動襲擊。
一天夜裏,他率領五千餘人,利用水軍漂至北岸。
他讓自己的麾下軍隊帶著不少的引火之物,想要趁機縱火,造成董仲穎軍隊的混亂。
紀靈可以說是成功了,成功的在張燕的營地之中製造了很大的一片混亂。
紀靈的大火引起了不少老黃巾甚至張燕的恐懼,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之中,黃巾就是被這樣的大火所打敗的。
張燕在火中大聲呼喊:“我們被大火擊敗過一次 ,難道要被擊敗第二次嗎?為了黃天,為了秦王,奮戰!”
於是軍隊的混亂慢慢平息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局勢對紀靈越發的不妙了,因為紀靈的軍隊太少了,在穩定住軍隊之後,張燕依靠著人數優勢開始反擊。
紀靈發現事情不可為之後,果斷下令軍隊撤退。
他沒有想到秦王的軍隊韌性會如此之大,在軍隊一片混亂的情況下依舊可以維持住軍隊的實力,進行反擊。
紀靈成功的撤退了,但是,卻留下了大量的渡船給了張燕。看到這些渡船,張燕的心中有了一個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