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地改造計劃

字數:8378   加入書籤

A+A-




    大唐人生張陽李玥!
    凜冬剛過,最近長安城的晝夜溫差有點大,白天還挺溫暖的,晚上的風就又冷了起來。
    李淳風半瘋半魔的狀態一時間也傳開了。
    東宮,李承乾聽到這個消息非常不解,“這個李淳風怎麽就瘋了?”
    東宮侍從回話道“太子殿下,據說是他見了張陽之後就這樣了。”
    “張陽……”
    李承乾擱下筆,皺眉說道“孤也覺得這個張陽頗為古怪,此人的脾性有些讓人琢磨不透。”
    侍從站在一旁說道“是不是這個張陽在數術的造詣上太高了?”
    “按說這個張陽在數術上確實有造詣,但也不至於比李淳風道長還要高。”
    侍從聽了中肯地點了點頭。
    李承乾又說道“李淳風道長專研數術半生,不論是朝堂上的人或者是坊間的人,沒有人能夠比李淳風道長的造詣更高了,據孤所知李淳風道長距離大衍求一術的境界很近。”
    說完之後,李承乾又想不明白,“好好的一個人怎麽就瘋了呢。”
    長歎一口氣,李承乾說道“拿一些我們東宮的糕點去慰問李淳風道長,就說孤希望他可以早日好起來。”
    “喏。”
    侍從剛要走又說道“太子殿下,小人聽說汝南公主已經去看過封地了。”
    李承乾稍稍點頭,“封地如何?”
    侍從麵色糾結著說道“隻是那個封地特別地破落。”
    苦澀地笑了笑,李承乾看著殿外的陽光說道“唉,張陽和玥兒的生活本就很清苦,父皇給他們這麽一塊封地,不僅沒給他們好生活,不拖累他們就算不錯了。”
    李承乾也見過很多皇子和公主,寧可在長安附近要一塊破落的封地,也不想封地在偏遠的地方。
    就像李元昌千方百計想要留在長安城。
    玥兒從小就體弱多病。
    父皇也想著把玥兒留在長安城,可以時常看望,雖然說封地貧瘠了一些,但又不失為一件好事。
    至少玥兒可以留在長安城,就算是前往封地也距離長安城不遠也是一件好事。
    後宮立政殿,李泰的心情很低落,蛋糕生意終究還是被母後知道了。
    李泰向自己母後說著肥皂和蛋糕生意份子對調的事情。
    長孫皇後聽完之後說道“這是你的主意還是張陽的主意?”
    李泰低頭說道“是許敬宗說的,他以這個借口要結識張陽。”
    長孫皇後想起了許敬宗這個人,當初也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當年陛下還能登基,秦王府十八學士也是陛下最依仗的一支力量。
    隻是當年的秦王府十八學士,有些已經身居高位,還有一些也各自都在各自的位置上。
    可也有這麽幾個還沒被起用。
    許敬宗是當年的秦王府學士,那時候秦王府才俊不少,許敬宗的韜略和智謀並不出彩。
    …如今他也隻是一個小小的朝中文吏。
    長孫皇後對李泰說道“當初的秦王府十八學士,各有各有的長處,你知道你父皇為什麽到如今都不願意重用許敬宗嗎?”
    “兒臣不解。”
    長孫皇後神情嚴肅,“母後也不想多說朝政上的事情,你父皇說過許敬宗是一個很有心思的人,有些人心思太多,青雀你還小,有些人你看不透,事事也都要謹慎才是。”
    “母後教誨,兒臣謹記。”
    長孫皇後這才點頭,“行了,你也回去吧。”
    李泰行禮說道“兒臣告退。”
    許敬宗的事情陛下自會去提點,長孫皇後倒也不在意。
    李泰離開之後,李世民也走入甘露殿,“說過青雀了?”
    長孫皇後微微點頭,“數落了一頓,青雀這個孩子還懂事,倒是沒有狡辯。”
    李世民脫下朝服,“這個張陽這個孩子倒也是一個妙人,數術了得,孫神醫說他還懂醫術,還能在政事上提出一些見地,還會做生意?朕越發覺得此人不可思議。”
    有這麽一個女婿李世民有些苦惱,也有些出乎意料。
    現在李世民真正想要的就是這種沒什麽背景又交集簡單的人才。
    要是張陽可以洗去鉛華,那也是一個可造之才。
    李世民坐下來放鬆著腰背,“朕在宮裏過著苦哈哈的窮日子,他們幾個小子倒好,在外麵還能掙銀錢。”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野果閱讀!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yeguoyuedu
    才兩歲的李治還在床榻上午睡,長孫皇後寵溺地看了看。
    李世民的這番話說著像是在忌妒,又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架勢。
    接過宮女端來的熱茶,李世民說道“張陽這個小子還有多少本事朕不知道的。”
    長孫皇後說道“當初青雀就受了張陽的啟發搜羅了不少雜書。”
    “這世上奇人異士不少,希望張陽可以珍惜自己的才華,也有不少人年輕的時候才華橫溢,年老之後卻毫無寸進。”
    長安城,溫暖的陽光下。
    張陽正在家中和媳婦打牌,“封地那邊傳來消息,村子的建設已經開始了。”
    李玥打著牌點頭,“嗯。”
    倆人正打著牌,王嬸走來說道“公主殿下,李淳風道長來了。”
    張陽抬頭看去。李淳風須發有些淩亂,雙目無神的站在門口。
    他拿出一張布絹說道“算不完,算不完。”
    像極了一個沙漠裏就要渴死的人,隨時會一頭栽倒。
    張陽扶著他坐下說道“辛苦道長了。”
    李淳風手指顫顫巍巍地指著布絹上的算式說道“是老夫技不如人。”
    他無力地垂下頭,仿佛一生的道心都已經碎了一地。
    張陽說道“其實吧,我覺得隻要知道算法就可以了,我們何必一定要知道答桉呢?”
    …李淳風怔怔地看著張陽。
    張陽給他倒上一杯熱茶,“道長喝口茶吧。”
    李淳風喝下一口熱茶之後眼神又好了很多,“真是世事作弄人,在數術麵前老夫幾乎都要忘記了謙卑的心,還是你的題目讓老夫重新想起這份謙卑。”
    仿佛身上的枷鎖被打開,李淳風喝完茶之後緩緩站起身,“人要是在知識麵前沒了那份謙卑,遲早會因為自己狂妄而迷失,是你把老夫從迷失的道路上拉了回來。”
    這李淳風道長說話怎麽讓人感覺起雞皮疙瘩。
    李淳風握著張陽的手,“多謝,以後老夫一定會更努力專研數術。”
    “不客氣。”
    張陽迅速抽回自己手。
    李淳風又說道“你的數術造詣也不低,我們應該多見麵,以後可以多多交流數術上的心得。”
    “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李淳風重重點頭,感動著他自己,“正是如此,一起進步,一起學習!”
    李玥也抿嘴笑著,不分上下的結果是最好的。
    李淳風又問道“不知道駙馬的數術是何人所教。”
    張陽說道“我的老師有點多,隨著年齡的增大我的老師也換,其實在老師眼中我並不是一個多優秀的學生,反而還有不少學生的成績更優秀,終究我隻是一個差生而已。”
    想起後世的數學課,一次又一次地考試,到如今回想起來都猶如噩夢一般。
    成績雖然不差的,但也說不上好。
    那時候也是一個天天被叫到辦公室,在老師的注視下抓耳撓腮的做題。
    回想那時候的日子,痛苦中帶著收獲。
    一個個公式都在記憶裏不曾忘卻。
    自家牆壁上掛著兩塊木板,張陽翻過其中一塊木板。
    當看到木板的背麵,李淳風一時間也看呆了。
    這塊木板上畫著一幅幅複雜的幾何圖,還有密密麻麻的公式,寫滿了整塊木板。
    這是李玥做題時候留下的。
    李淳風看著木板支支吾吾說道“這是……”
    張陽說道“李淳風道長不用太在意那些公式和符號。”
    研究了半輩子數術,李淳風多少也能看到這些幾何例圖的意思,大致可以猜想到那些符號的意思。
    猶如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李淳風眼神火熱地看著這個木板。
    嗯……猶如在看一個沒有穿衣服的姑娘。
    李淳風喃喃自語道“對,應該是這麽算,會更加地快捷……”
    好一會兒之後,李淳風說話道“能否讓老夫把這上麵的算式記下來,已經有了一些頓悟,這些算式對老夫的數術造詣有莫大啟發。”
    李淳風是一個癡迷數學的道士,就怕他為了數學尋死覓活的。
    張陽說道“這塊木板就送給李淳風道長了。”
    “好!”
    李淳風連忙點頭,“這份恩情老夫會一直記在心中,如果將來有什麽需要幫忙,老夫一定鼎力相助。”
    …說完他又握住了張陽的手。
    這古人怎麽一激動就想握著別人的手摸,好別扭的癖好。
    張陽再次把手抽回來,“不客氣。”
    拿下掛在牆上的木板,李淳風心滿意足地離開,他的腳步都堅定了許多。
    李玥低聲說道“為什麽不給李淳風道長看另外一塊木板。”
    另外一塊木板是物理題目,如果幾何數學李淳風有所涉獵,那物理學的題目就是另外一個領域。
    李玥還在學習力學上的換算。
    數學能被李淳風理解。
    但物理學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且很多觀念甚至是顛覆古人常識的。
    李玥就像一張白紙,她能夠接受力學的一些知識,也能慢慢塑造對世間萬物的理解。
    但李淳風這樣的人早就已經形成了一種固有觀念,像他這樣的人能不能接受物理學還兩說。
    就算是一些物理上的理論,對他來說都是顛覆三觀的。
    張陽說道“給李淳風道長一些餘地吧,不要真的把人逼瘋了。”
    李玥笑了笑,沒再多說什麽。
    宮中不少人都看到李淳風抱著一塊大木板回到了太史局,他一回來之後,便又閉關了起來,說是近兩個月都不要去打擾他。
    好在這一次閉關,李淳風沒有瘋瘋癲癲的,至少在大家的眼中他正常了很多。
    大朝會結束的半月後,不少西域人都離開了長安城,也有一些使者還留在長安城。
    唯獨留下了突厥使者和吐穀渾,和吐蕃大相祿東讚。
    他們三方還有很多事情要解決。
    吐穀渾和吐蕃的戰事,還有上一次的刺殺,李世民是故意留下了突厥使者,以此來震懾諸多突厥部落。
    有時候當個損友很不錯,可以名正言順地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損友的痛苦上。
    張陽在家裏做了一頓煎餃和李玥吃完了早飯。
    李玥和兩位嬸嬸正在整理一些布料綢緞,還要做來年春天的新衣服。
    帶著一些吃不完的煎餃,張陽便出了門。
    如今驛館人太多,張陽到了驛館門口才知道程處默和李泰改了接頭地點。
    一路來到曲江池,這裏倒是清淨多了。
    說來大家都是一起生意的,在鬧哄哄的地方分錢,確實不太合適。
    曲江池的一個水榭裏,程處默和李泰正坐在這裏。
    張陽提著一個小食盒遞給李泰,“你想吃的煎餃。”
    李泰打開食盒拿著餃子就吃了起來,“就知道你不會為難我的。”
    損友就是不論之前鬧得有多麽不開心,過了一天還是能一起吃肉喝酒的朋友。
    張陽看著兩人說道“我最近想把封地好好改造一下,不知道兩位有沒有興趣入股。”
    還清了之前的債,李泰手中也有了一些閑錢。
    李泰說道“聽說那個封地很貧瘠,怕是要血本無歸。”
    “我有一個把封地打造成一個旅遊勝地的想法,春遊到了驪山有遊客,夏天到了有人會去驪山避暑,秋天到了驪山有美麗的秋景,冬天到了還有美麗的雪景,多好的地方呀。”
    “而且驪山還有行宮,當今陛下也喜歡去那裏,這無形中又是一塊招牌。”
    李泰惆悵著說道“可是那個地方很窮。”
    歎息一口氣,張陽說道“魏王殿下看得淺了,不要光看現在封地很窮,它還是有很大的潛力的。”
    “哪來的潛力,在我看來蛋糕生意就有很大的潛力。”
    “我還打算在封地賣有些稀奇古怪人們沒有吃過的吃食,比如說燒花鴨,黃燜雞,鹵鴨掌,麻花,甜甜圈……”
    “等一下!”李泰當即打斷道“那個甜甜圈是什麽?好吃嗎?”
    張陽一臉惋惜,“看來魏王殿下不願意冒風險,情有可原,我不勉強。”
    我嶽父是李世民
    張圍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