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方會談

字數:9108   加入書籤

A+A-




    大唐人生張陽李玥!
    好一會兒之後,兩國的使者還沒來。
    李承乾倒來了。
    驛館房間內的幾人行禮,“太子殿下。”
    李承乾連忙說道“兩位叔伯不用多禮,孤也隻是來旁聽過來學學。”
    李孝恭很滿意現在的太子,太子殿下好學還虛心,簡直就是大唐年輕人的榜樣。
    掃了一眼這個房間,最後的目光落在張陽身上,然後自顧自地坐在一旁。
    李孝恭下意識看了看張陽,生怕他又說話。
    兩國使者來得有些墨跡,李孝恭又看了看張陽。
    張陽雙手揣在袖子裏,低聲說道“河間郡王有什麽事嗎?”
    老夫不就看你幾眼,這小子還不樂意了。
    心中莫名有些不痛快,這小子怎麽越看越眼熟呢,就是想不起來在哪兒見過。
    李孝恭皺眉道“你平日裏都是做什麽營生的。”
    “做點小買賣,勉強可以湖口。”
    李孝恭疑惑道“小買賣?”
    “對,這些日子行情不是太好。”
    “年輕人應該多讀書才是。”李孝恭正了正坐姿說道。
    李承乾澹然地笑了笑。
    因為吐穀渾和吐蕃使者今日要進行第一次會談,從去年年底一直到今年的年初。
    李世民晾著兩國使者兩個多月,這是一次朝堂與兩國使者的第一次會麵。
    驛館被官兵圍著,原本還在驛館中喝酒的關外人也被請了出去。
    隻有那倭僧死死抱著一根柱子。
    “貧僧不出去,他們會打死貧僧的!”
    幾個官兵拽著這個倭僧的腿,使勁拽著。
    倭僧眼淚鼻涕直流,還是死死抱著柱子,又哭又嚎著,“貧僧不出去,外麵都是他們的人。”
    有人忍不住一棍子打在倭僧的後腦勺,當場昏倒。
    驛館內終於安靜了。
    尉遲恭和河間郡王,一文一武算是這一次談話的主使,代表著如今的朝堂。
    兩人坐在一個桌桉前,李承乾和張陽站在後方。
    另外兩側就是吐穀渾使者和吐蕃使者的位置。
    李孝恭盤腿坐著,兩方的使者一直不露麵也有些耐不住性子,不停地換著坐姿。
    一陣腳步聲傳來,一個侍衛來到門口說道“河間郡王,尉遲將軍,人已經到了。”
    李孝恭點頭說道“請進來吧。”
    又是一陣腳步聲。
    兩個中年男子走入驛館房間中,兩人的衣服古怪。
    穿著吐蕃服飾的是祿東讚,另外一個就是吐穀渾使者了。
    張陽細細打量著,心說這兩人也太不講衛生了,頭發都打結成塊了,這是有多久沒洗頭了。
    還有衣服的袖口處都發黑了。
    祿東讚用中原話說道“外臣祿東讚,見過河間郡王,見過尉遲將軍。”
    這中原話不錯呀。
    張陽心中暗暗驚訝。
    吐穀渾的使者自我介紹道“外臣是吐穀渾使者阿達蘭。”
    …李孝恭點頭示意他們坐下。
    房間外還站著幾個官兵,保護著這裏的安全。
    雙方使者各自坐下。
    祿東讚先開口,“聽說河間郡王這才上任禮部尚書沒多久,近日一定很忙吧。”
    李孝恭先是愣了愣,又說道“去年的時候朝中都在忙著大朝會的事情,朝堂上上下下實在是脫不開身,這些日子有所怠慢希望你們不要見怪。”
    祿東讚拿出一包東西,打開布頭裏麵是一些嗮幹的東西,細看有點像草藥。
    他介紹道“這是我們吐蕃的一種藥材,吃了可以順氣活血,聽聞秦瓊大將軍的病情就讓人帶來了,此種藥材或許有用,這也是我們讚普的一番心意。”
    張陽瞧了一眼藥材,心說這不是藏紅花嗎?這個祿東讚挺會來事的,看來之前沒少做功課呀,關中話也講得不錯。
    吐穀渾使者阿達蘭不屑地一笑,他用蹩腳的關中話說道“說不定下毒了。”
    這話一出祿東讚的臉色冷了下來,“我們偉大的讚普是很有誠意的,絕不像你們吐穀渾人這般反複。”
    兩邊火藥味很重。
    尉遲恭打圓場說道“兩位使者少安母躁。”
    “失禮了。”祿東讚抱歉行禮。
    兩方使者水火不容的樣子很有意思,讓他們能夠這般敵對,心說李世民的安排做得很到位呀,這是仇恨拉滿了,張陽滿意地笑著。
    開場的話也差不多了,李孝恭不是很喜歡文人那套,“直說吧,你們兩國希望我們大唐做什麽。”
    祿東讚連忙說道“我們讚普希望和大唐合力消滅吐穀渾,並且願意和大唐平分吐穀渾的領地。”
    “啪!”
    吐穀渾使者拍桉而起,“你們都看到了,吐蕃想要亡了我們吐穀渾!請上國為我們做主。”
    這個祿東讚連演都不演,當著吐穀渾使者的麵直接說要滅了他們,這也太看不起人了。
    你們吐蕃讚普鬆讚幹布就算年輕氣盛,未免也太飄了。
    祿東讚麵對吐穀渾使者阿達蘭的話語,不為所動,他說道“中原人有句話叫弱肉強食!就算是滅了你們吐穀渾也你們自己沒用!”
    這個祿東讚還能引經據典,看來他沒少看中原的書籍,這人能夠坐上吐蕃大相的位置不簡單,一個有蠻力的人不可怕,一個有智慧又有力量才是需要防備的。
    相比吐穀渾的使者,張陽更覺得吐蕃的威脅更大。
    李孝恭神色凝重。
    吐蕃已經拋出來了好處,隻要大唐和吐蕃一起滅了吐穀渾,那就可以和吐蕃平分領地。
    “那麽吐穀渾使者希望我們大唐做什麽。”坐在後方的李承乾安靜了許久,現在終於說話了。
    吐穀渾使者躬身行禮說道“希望大唐可以馳援吐穀渾擋住吐蕃人,我們吐穀渾願意與大唐訂下盟約,世世代代拜大唐為上國,並且永遠不再冒犯。”
    …說到底兩邊使者都希望大唐出兵。
    李孝恭琢磨著說道“其實出兵也不是不可以……”
    話音剛落,李孝恭身形一個粗咧被推了一下,他不悅地回頭看了看張陽。
    張陽還是如凋像一般站著一動不動。
    李孝恭回頭接著說道“出兵的事宜……”
    話還沒說完,又被推了一下。
    李孝恭這回眼神帶著怒意又瞪了一眼張陽。
    再次回過身,剛張嘴沒說話又被推了。
    李孝恭忍不了,瞪著大眼珠子喝道“你幾次三番推老夫做甚?”
    張陽看了看四下說道“有這事兒嗎?”
    “難不成老夫撞邪了?!”李孝恭大聲說道。
    “或許吧。”張陽略帶感慨。
    現在正是談判的時候,先不計較李孝恭深吸一口氣,重新坐下接著說“我們出兵的話……”
    “咳咳咳……”
    身後傳來劇烈的咳嗽聲,李孝恭的表情凝固在臉上,機械般地回頭看向張陽,甚至發出了脖子骨節摩擦的卡卡聲。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蘋果均可。
    張陽又清了清嗓子,“河間郡王,您是不是忘了什麽?”
    李孝恭眨了眨眼,“老夫忘了什麽?”
    “陛下之前交代的話,難道忘了嗎?”
    李孝恭撓了撓頭來之前陛下有交代的話?
    幾番回想之後,確認陛下沒有交代什麽話語。
    對,根本就沒有交代。
    這小子一臉認真的樣子,老夫差點信了!
    李承乾說道“登仕郎不如說說,河間郡王忘了什麽?”
    “終於找到說話的機會了,憋死我了。”張陽鬆了鬆衣領說道。
    輪到李孝恭懵了,你要說話就說,推老夫做甚!
    陛下是哪裏找來的寶貝?
    好煩,這官真不想幹了,李孝恭一揮衣袖重新坐下。
    張陽看向吐蕃使者和吐穀渾使者低聲說道“敢問兩位使者,你們是都希望大唐出兵幫你們嗎?”
    祿東讚看向吐穀渾使者阿達蘭。
    阿達蘭使勁點頭,如同搗蒜一般。
    重新看向張陽,祿東讚也沒有否認。
    “兩位貴使,在下多嘴再問一句,如果出兵需要多少兵馬?”
    阿達蘭率先搶話道“越多越好!”
    祿東讚也說道“全憑上國定奪。”
    “我說完了。”張陽重新退回到李孝恭的身後。
    不耐煩地看了看張陽,就這麽兩句話,還以為這小子要說什麽呢。
    李孝恭清了清嗓子重新端正坐姿,“那個……我們大唐出兵……”
    “……”
    李孝恭又被推了一下,房間內氣氛安靜了許久……
    像是憋足了氣,這下他終於忍不住了,臉頰漲紅高血壓都上來了。
    “你有完沒完!”李孝恭氣得三屍神暴跳,仿佛頭頂都在冒青煙。
    “河間郡王你好像又忘了。”
    …“老夫現在想撕了你!”
    “等會再撕。”
    “不行!”
    “有話好說。”
    “沒什麽好說的!”
    李承乾也是一頭冷汗又說道“不如聽聽登仕郎說說,河間郡王又忘了什麽?”
    張陽又上前一步,看向祿東讚,“剛剛吐蕃大相說了,打下了吐穀渾願意和大唐平分領地是嗎?”
    祿東讚點頭。
    來回走了幾步,張陽又說道“吐蕃有多少兵力?”
    祿東讚遲疑了一會兒,“吐蕃現在有勇士十萬。”
    “嗯。”
    了然地點了點頭,張陽又看向河間郡王,“敢問河間郡王吐蕃給十萬兵力,大唐再出多少兵力可以在秋收之前拿下吐穀渾。”
    心中盤算了一番,河間郡王看向尉遲恭。
    尉遲恭甕聲說道“最少再要十萬。”
    “好。”
    張陽又看向祿東讚,“想必吐蕃大相平日裏沒少看我們中原的書籍。”
    祿東讚笑了笑說道“我們吐蕃的讚普一直很仰慕中原的智慧。”
    張陽看了看四下,“有水嗎?”
    “啊?”
    “口渴了。”
    話語一轉,讓在場的有些猝不及防。
    李承乾朝著房間外喊道“拿水來。”
    張陽又說道“我隻喝開水,就是燒滾開的水。”
    李承乾又說道“拿開水!”
    好一會兒之後驛館的夥計提著一壺開水而來。
    張陽喝了一口,又看向河間郡王和尉遲恭,“兩位要不要也來點。”
    李孝恭不屑地扭過頭。
    張陽接著說道“大相平時喜歡看什麽樣的書?是兵書還是論語?”
    此話一出李承乾皺眉看著祿東讚,眼神帶有深意。
    祿東讚尷尬地笑了笑,“涉獵甚廣。”
    “那太好了,我就喜歡和你這樣的文化人打交道。”
    “是嗎?”祿東讚嘴上有些意外,但越發覺得什麽地方不對勁。
    驛館裏,這裏的談話很安靜,除了李孝恭剛剛發怒的時候咋呼了幾句。
    現在的談話心平氣和不少。
    張陽接著說道“那麽想必你也知道出兵就有成本,需要很多很多銀錢,其中兵馬軍械糧草,包括軍中糧餉和戰士們的撫恤,這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祿東讚沉默了下來。
    “敢問河間郡王,這筆錢大概需要多少。”
    又問老夫……之前的怒火還沒消去,果然還是要撕了他,暫且忍著。
    河間郡王一揮衣袖說道“這都是軍中文吏的事情。”
    “看來咱們軍中也該好好補補文化課才行。”
    尉遲恭說道“算上輜重打這麽一仗需要準備六十萬貫的銀錢。”
    “那麽算上後續封賞,大致要用百萬貫。”張陽接過話說道。
    這話讓尉遲恭差點一口水當場噴了出來,自己說了六十萬貫已經滿打滿算說多了,這小子一開口就是百萬貫,還真是敢說呀。
    “雖說要的錢很多,但拿下吐穀渾之後我們可以分財寶,分土地。”祿東讚的語氣低了幾分。
    張陽接著說道“大相兄,先這麽稱呼吧,首先戰亂時有沒有財寶兩說,財寶能不能到手都是兩回事,所有的一切都要考慮在勝利的基礎上,但中原還有一句話叫作勝負乃兵家常事,聽說過這句話吧?”
    祿東讚點頭。
    “在眼下我們不考慮你說的財寶,再說眼前你們求著我們大唐辦事,一切成本都讓我們大唐來承擔合適嗎?”
    祿東讚沉默著,心中還在盤算。
    張陽話語沒停,“這顯然不合適,如今是對外征戰,如果吐蕃不給我們出兵的成本,大唐將士不會給你們賣命,如果沒有這筆錢,出兵的事情就不在我們考慮的範圍內。”
    又看向吐穀渾使者,張陽開口道“之前吐穀渾使者說隻要大唐出兵幫助你們,那麽你們可以向大唐俯首稱臣,永不冒犯,是嗎?”
    吐穀渾使者點頭,“正是。”
    張陽咧嘴笑了笑,臉上掛著陽光少年應該有的人畜無害的笑容,“很多時候結為聯盟這種約定,往往是用來毀約的,世世代代這種承諾不靠譜。”
    我嶽父是李世民
    張圍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