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惆悵的人生帶著一點無奈

字數:8977   加入書籤

A+A-




    大唐人生張陽李玥!
    村子裏到處可見忙碌的背影。
    每一個人都有活幹,人手雖然不夠,好歹牛闖用起來順手,暫時不用在外麵多招人手。
    屋頂上男人幹活鋪著瓦片,婦女在下麵往上遞瓦片。
    村民也不亂扔垃圾了,村子裏放了幾個木桶就當做是垃圾桶,也能將垃圾集中處理。
    從立下了規矩之後,村民們很自覺地按照規矩辦事。
    大家的衛生觀念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不少。
    對牛闖來說現在的村子每天都會換一個樣子。
    村子裏有一個雞圈,一個鴨圈。
    一頭母豬和十多隻小豬。
    以往的每天想著下一頓能吃什麽,到現在頓頓有飽飯吃,全村上下很感激這個出手闊綽的駙馬。
    此時此刻六個小姑娘整齊排成一排坐在一起,她們麵前一人一碗黍米飯,每個人都有一塊鴨肉和半個鹹鴨蛋。
    “感謝駙馬,感謝公主殿下讓我們可以吃飽飯,大恩大德此生難忘!”
    說完六個姑娘便大快朵頤地吃了起來。
    村子裏的力氣活都是男人在做,男人是壯勞力。
    男人會出去打獵或者找活幹,是村子裏生計的來源。
    男孩子是長身體的時候,將來也是壯勞力。
    所以在村子裏,之前的女孩子和女人都吃得相對較少,不餓著就行了。
    現在她們也能吃上飽飯了,因為公主殿下和駙馬讓村子裏有了銀錢也買了糧食。
    全村人都對公主殿下和駙馬感恩戴德。
    村中的大人都敬告年輕人和孩子,永遠不要忘記公主殿下和駙馬的恩情。
    有點蒙昧的年代,有點蒙昧的人們,淳樸的山野村民很簡單,好好活下去,能夠溫飽,能夠不擔驚受怕,他們就很滿足了。
    在張陽眼裏這些蒙昧的村民身上透著一股子可愛的勁。
    駙馬和公主是整個村子的主家,也是這個村子的主人。
    隻要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就會給予最崇高的敬意,發誓保護這個村子,保護公主和駙馬。
    牛闖是一個辦事得力的漢子,做什麽事情都很麻利。
    如今村子的主路很平整和平整,灰黑色的砂漿澆築成的路也很結實,以後也不會有水窪了。
    在這裏走了一圈,確認了李泰還在這裏幹活。
    張陽拿著一份長長的清單走出村子,村子要建設離不開建材。
    尤其是石料,長安城附近大多數上好石料都是公家的,也就是朝中才能用的,要找到替代品才行。
    而且封地需要的石料需要非常大的量。
    剛走出村子沒多久,就見到一個中原人急匆匆跑來。
    張陽停下腳步看著對方。
    閻立本臉上又堆起笑容說道“我看小兄弟是從村子裏出來的,你也是這個村子的嗎?”
    打量著這個家夥,張陽心生警惕,官服而且看起來品階不低。
    藍田縣田賦的事情之後,張陽對這些朝中當官的人沒什麽好感。
    …閻立本又說道“老夫想要進這個村子,可是村子裏一群娃娃又是打,又是砸石頭進不去呀。”
    回頭看了看村子,張陽神色澹定,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情緒。
    “小兄弟?”閻立本又喚道。
    “我也不是這個村子的,我隻是認識這個村子的人而已。”張陽嘴上說著,自己確實不是這個村子的人,但整個村子都是我媳婦的。
    閻立本做揖行禮道“小兄弟可否帶在下進入村子。”
    “不行。”
    聽到這麽果斷地拒絕,閻立本錯愕了,“我是當官的,我是朝中的官吏。”
    張陽瞧了瞧他的衣服,“你的衣服質地不錯,拿回家改改還能做一身好衣裳。”
    閻立本眼神愣愣看著他,這年輕人是怎麽回事。
    圍著他轉了一圈,張陽越看越滿意,“給你一百錢,你的衣服我要了。”
    閻立本苦澀地笑了笑,“小兄弟,這是老夫的官服,不能賣的。”
    “那算了。”
    說完張陽坐上了馬車,揮動馬鞭。
    馬兒懶散地打了個響鼻慢悠悠朝著長安城而去。
    閻立本還站在原地,今天是什麽日子,這世道是怎麽了?陛下給的這是什麽差事。
    就快到長安城了,張陽看眼遠處有一隊官兵。
    站在最前方的就是李孝恭。
    “籲!”張陽拉住馬兒的韁繩,想讓它換個方向走。
    誰知一支箭失射來,就射進了馬兒前方的地麵。
    這下馬兒也不動了,張陽揮了幾下馬鞭,它隻在原地踏著蹄子。
    “太欺負人了!”
    張陽翻身走向馬車朝著李孝恭大喊道“我幫禮部解決了麻煩,還恩將仇報是不是!”
    李孝恭笑嗬嗬走上前,“隨老夫走走!”
    “沒心情。”
    “那老夫向陛下好好提拔你,將來的禮部尚書或許就是你了。”
    “威脅我?”
    “嗬嗬嗬,你能拿老夫如何?”
    媽的!不想在長安城住了,封地建好之後早晚搬出來。
    跟著李孝恭來到一個高坡,他坐了下來目光看著前方,“你也坐吧。”
    張陽拱了拱手,“要殺要剮,百來斤就在這裏了。”
    李孝恭麵色不悅,“你是個寶貝,老夫還舍不得殺你,讓你坐就坐。”
    在一旁坐下,兩人一起看著前方的景色,眼前是一片大平原,不遠處有一條小河,野花野草遍地。
    兩人好一會兒都沒有說話,沉默不語。
    張陽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人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至少會讓你覺得消磨的這些時光是有意義的。
    比如說三十歲之前能不能掙夠養老的錢。
    然後生幾個孩子?
    又或者說抄寫幾篇聖人文章,在大唐做一個人人愛戴的聖人,再之後歸隱山林,這天下愛咋咋滴。
    …多麽好的人生規劃。
    正想著一個女子走入了兩人的視野。
    也不知道是哪個村子出來的,這婦女穿著略顯臃腫的衣服。
    走路的時候胯部扭著,可能是褲子的緣故她走路的腳步邁不開。
    李孝恭的目光則看向了這個女子的其他的地方,“臭小子,你覺得這個大娘如何?”
    張陽扯了扯嘴角,“不就是一個普通人嗎,雙手雙腳一顆頭,沒什麽區別。”
    李孝恭又說道“你在看她走路的樣子。”
    張陽皺著眉頭,“像一隻肥鴨子?”
    那女子洗了洗衣服,然後又看了看四周,看到了後方高坡的李孝恭和張陽。
    她笑了笑,然後抱著自己的盆快步離開了。
    不成器的小子永遠是讓人頭疼的。
    李孝恭挪了挪兩人靠在一起,一手搭在張陽的肩膀上,“聽說你和公主殿下成婚一年多了,還沒有孩子?”
    “河間郡王,你好八卦呀?”
    “何謂好八卦?”
    “就是管人閑事。”
    又是爽朗地笑了笑,李孝恭又道“老夫這是關心你,宗室內的事情都是老夫在看著,老夫除了禮部尚書,還是宗正寺卿,可不得管著你們這些人,你和公主殿下成婚卻沒有子嗣,宗室中人有不少議論。”
    “讓河間郡王見笑了。”
    再次看向李孝恭,張陽低聲說道“辭官的事情安排得如何了?”
    李孝恭麵露難色,“不好辦呀,朝中才俊中沒幾個像模像樣的,本來老夫是看上岑文本了,可這家夥忙著編撰一些書籍,而且陛下還很看重他。”
    “挖不動?”
    “要不我們還是一把火把禮部的府衙燒了吧。”李孝恭不耐煩說道。
    又是一陣暖風吹過,看張陽陷入了沉默,李孝恭問道“你怎麽不說話了?”
    張陽惆悵道“我在思考人生。”
    “你還有這等覺悟?思考人生?”
    “遇上一個這麽不靠譜的上司,可不得思考人生嗎?”
    “倒還有一個辦法。”
    張陽終於來了興致,“說來聽聽。”
    李孝恭揪著下巴的胡子,“老夫可以在宗室子弟中找一個人,先讓他在禮部入職,你不是平時挺有主意的,你讓他立幾個功勞,陛下一看這個人很有本事就會賞識他,說不定咱倆就可以輕鬆了。”
    “可以試試。”張陽皺眉說道。
    “那就這麽說定了。”
    在辭官這件事上,兩人的道德底線在同一水平上。
    抱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思,將辭官這個方向貫徹到底。
    李孝恭感慨道“老夫覺得日子越有盼頭。”
    張陽也站起身,“我們盼頭就是辭官!”
    回去的路上,張陽小聲問道“咱們禮部有多少人呀,為何我隻見河間郡王不見別人。”
    李孝恭慢悠悠散著步,“一共七個人,一個侍郎,兩個掃地的,兩個主簿做賬的。”
    …“那侍郎呢?”
    “禮部侍郎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整日迷迷湖湖出了家門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兒,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來府衙了。”
    惆悵的人生多了一些無奈,張陽歎道“原來能辦事的就咱們兩個,整個禮部正式文官就隻有你我。”
    “哈哈哈,不然老夫能指望你?”李孝恭大笑著。
    大唐的朝政體係分成兩塊,一塊是文官,一塊是武將。
    麵對那些不講道理的武將殺才,文官們往往很團結,平時一起上朝下朝,甚至時常串門聯絡感情。
    相較之下,因為李孝恭是武將出身,陛下讓他做了文官。
    李孝恭骨子裏就是一個粗人。
    奈何陛下讓他當個文官,還一直不讓他回家養老。
    導致在文官一派中的禮部,一直被其他文官所排擠。
    李孝恭在文官群體中很孤單。
    武將和文官意見不合就會在朝堂上爭辯,爭辯時候讀書少武將先吃虧,一般這個時候就到了互相飆髒話的環節,如果還不行文官們也不是好惹的。
    尚武的民風下,李世民的朝堂帶著一些野蠻的氣息。
    太極殿動手這種事情就像是家常便飯一般。
    每到那種時候他都非常糾結,對麵的武將是兄弟,自己又是文官中的一員,這種時候都是站在一旁冷眼旁觀事不關己。
    張陽第一次來到禮部的府衙。
    相比之前見到的大理寺府衙的霸氣。
    禮部府衙顯得小家子很多,府衙的大門都隻能容一人通關,府衙門很昏暗,書卷散落一地,陽光從窗戶裏照進來,能夠看見空氣中的灰塵。
    李孝恭拿出一份名冊,名冊上寫著一些名字,“這是老夫這些日子物色的人。”
    張陽被灰塵嗆得輕鬆咳嗽著,這禮部連個看府衙的人都沒有空空蕩蕩的。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一個雜物間。
    兩人低聲商量了好一會兒,終於挑選了幾個性格比較老實木訥的人物。
    李孝恭把這些名字記下來,“改日老夫就把這些人引薦給陛下,讓他們來禮部。”
    張陽也表示認同。
    走出禮部府衙合計完,兩人告別。
    張陽朝著朱雀門走去,正巧又撞見了李承乾。
    李承乾也很吃驚,在皇城內遇見張陽真是一件稀罕事。
    “太子殿下。”張陽稍稍一禮。
    李承乾介紹道“這位是趙國公。”
    張陽又是行禮,“趙國公。”
    在皇城裏還真是隨隨便便就能遇上大人物。
    李承乾有些興奮地介紹道“這位便是能夠在談判上,讓大唐兵不血刃拿下河西走廊的人。”
    長孫無忌撫須笑著說道“是個好兒郎,隻是可惜了。”
    張陽下意識問道“可惜什麽了?”
    長孫無忌低聲說道“是個人才,可惜跟著河間郡王這個殺才,早晚荒廢了自己,老夫覺得你應該入中書省好好打磨一番。”
    娘的,自己想著辭官都來不及,還去中書省?
    這不是升官了?
    不行,絕對不行。
    張陽又說道“趙國公有所不知,在下沒讀幾年書。”
    長孫無忌眯著眼笑道“沒讀幾年還能立下這般功勞?”
    “趙國公誤會了,這都是瞎貓遇到死耗子,而且還是死透透的那種耗子。”
    “耗子?”
    “我不是耗子,那吐蕃人才是耗子。”張陽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特麽的好難解釋呀,把自己繞進去了。
    長孫無忌拍了拍張陽的肩膀,“榮辱不驚,還能這般謙卑是個可造之才,老夫等著你將來在朝堂上的表現。”
    說話間,長孫無忌和李承乾走向了東宮。
    臨走前,李承乾還給了一個鼓勵的眼神。
    做官真不會,沒經驗,做不好還容易人頭落地,風險太大。
    我這種人還是適合做生意。
    嗯嗯。
    剛走出朱雀門,又撞見了一個人。
    許敬宗一臉笑容地站在這裏。
    這人怎麽陰魂不散的。
    我嶽父是李世民
    張圍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