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朝堂爭執

字數:8837   加入書籤

A+A-




    大唐人生張陽李玥!
    長孫無忌和尉遲恭一起離開了。
    三人在禮部門前站著,張陽看向許敬宗,“多謝許兄剛剛的遞話。”
    許敬宗微笑著拱手。
    兩人配合得還算不錯。
    李孝恭冷哼著回到了府衙內,趴在桌桉上接著睡覺了。
    許敬宗小聲說道“張侍郎,這朝堂說不定還真的會彈劾。”
    張陽惆悵著地站在府衙門口歐,看了看太極殿方向,“人活一世何必太在乎別人的看法。”
    在原地站了好一會兒,許敬宗低聲道“是呀,人活了一世一直活在別人的眼光下確實很累。”
    拍了拍許敬宗的肩膀,張陽笑道“看來許兄也是一個很有經曆的人。”
    許敬宗快四十歲了,他笑得有些滄桑,“下官年輕的時候是前隋的官吏,也風光過,後來下官的父親被殺害,天下大亂,下官跟了瓦崗軍,也跟過李密大將軍,後來大將軍敗了,被下派漣州做別駕,直到後來成了秦王府學士。”
    年輕的時候失去了父親,又經曆過天下大亂,又投軍過,還被外貶過。
    不得不說他的經曆很坎坷。
    張陽歎道“都是過往了。”
    許敬宗一臉的悲傷,“隻是老父親去世得早,下官連孝心都沒來得及盡,下官的父親叫許善心,他時常教導下官為人做事要有善心。”
    倒是沒在許敬宗身上看到多少善心。
    “為人處世有善心是好,但也不能光有善心。”
    “張侍郎說得在理,下官經曆過這麽多也明白,光有善心不能光宗耀祖。”
    宮裏,李世民看著一車的金銀珠寶,也聽著長孫無忌和尉遲恭說著事情的經過。
    長孫無忌躬身行禮道“陛下,臣以為張陽的做法太過強硬了。”
    尉遲恭甕聲道“陛下,末將以為該強硬還是要強硬。”
    “會引來非議的。”
    “行得正站得直怕什麽非議,這些銀錢又沒到張陽的手中。”
    聽著長孫無忌和尉遲恭各執一詞。
    長孫無忌是一個顧得上大局的人,在他看來張陽的作法太過強硬。
    尉遲恭則是覺得強硬沒錯,該強硬的時候就要強硬一些。
    李世民低聲說道“國事無小事,再議吧。”
    長孫無忌低聲道“臣告退。”
    尉遲恭也行禮,“末將告退。”
    等兩人離開之後,李世民拿起一塊金餅,分量實在貨真價實。
    朝中終於有錢了……
    李世民感動得想哭,太想哭了,從去年到現在都沒好好吃過一頓像樣的飯。
    回到立政殿,李世民讓長孫皇後算著銀錢,這一車的財寶大概價值六萬貫。
    長孫皇後算了好半天,拿出一卷賬目說道“拋卻以後宗正寺的用度和後宮用度,再加上各部過年過節要發的賞賜,陛下還能盈餘一點。”
    “當真?”
    李世民神情沒有波動心中有些欣喜,“還盈餘多少?”
    …長孫皇後笑著說道“還能盈餘三百貫。”
    “三百貫……”
    欣喜的心情一掃而空,李世民又沉默了下來,三百貫?三百貫能有多少?
    朕有三百貫能做一些什麽?
    就這麽點?
    長孫皇後放下賬目,“這一些銀錢可以省著點加上朝中庫中原有的銀錢錢稅,今年省吃儉用,過一年不成問題,算上給朝臣過年過節的獎賞,今年還是挺豐厚的。”
    李世民的目光看著賬目,他突然有些懊悔,這個張陽為什麽不多要點。
    長孫皇後笑道“朝中處處要用錢,倒是禮部還能給陛下掙錢?還真是奇怪呀。”
    李世民苦澀地笑了笑,“朕的這個女婿辦事有些一言難盡。”
    朝政方麵的事情長孫皇後不會多問。
    在媳婦的眼中夫君是做大事了,自從做官之後李玥變得乖巧了許多,也殷勤了一些甚至還會主動端茶送水。
    飯後夫妻倆一起洗著碗快。
    李玥聽到了張陽在朝中的事情,也知道張陽讓朝中兵不血刃地拿下了。
    手裏洗著碗快,李玥說道“我發現現在孔明燈的高度越來越低了。”
    張陽點頭說道“體積越大重量越大,需要的上升自然也要最大。”
    把洗好的碗快放在一旁,李玥擦幹淨手,“這樣一來不就陷入矛盾了嗎?”
    張陽說道“當然還需要解決熱力的問題,需要更大的上升力。”
    李玥陷入了沉思。
    張陽把碗快放好,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也不是沒有辦法,在鐵匠鋪為了讓火焰的溫度更高,通常會使用木風箱,通過推拉木風箱達到一個壓縮空氣的效果,當壓縮空氣從木風箱進出,刹那間是可以提高火力的。
    反複推拉,一次次疊加來達到需要的火力,來提高燃燒效率,同時也能讓熱力更足。
    這是一種比較笨的方法,但也是最簡單的辦法了。
    看小媳婦還一臉糾結,張陽說道“我覺得孔明燈的形狀還不是太好,可以再改進一下。”
    李玥無力地點頭。
    張陽拿著一個小鑿子,在一塊塊小木頭上刻著字,一個炮,一個兵,一個士……
    一個個小棋子從手中凋刻而出。
    做工有些粗糙不過也能用。
    李玥洗了一個熱水澡,她穿著新做的可愛小睡衣頭發濕漉漉地好奇著走來,“你為何要在這些小木塊上刻字?”
    “這些木塊丟了也可惜,這都是做羽毛球拍剩下來的邊角料。”
    李玥蹲下身,看起一塊小木塊。
    張陽說道“你用墨水把上麵的字塗黑。”
    “嗯。”
    李玥收了收自己睡衣的下擺,坐下來露出嫩生生的小腿,拿著毛筆把一個個棋子的字塗黑。
    夜裏很安寧,家裏也很安靜。
    一副象棋紅黑兩方,家裏沒有朱砂和紅泥,簡單點不用塗黑的一方叫作紅方。
    …油燈的燈光照應在夫妻倆臉上。
    羽毛球拍還沒做好,象棋倒是好做,刻完了一半棋子,張陽側目看去,李玥已經伏在一旁的桌桉上睡著了。
    這麽睡著是要著涼的。
    張陽抱起她。
    李玥在懷裏呢喃了一聲,也不知道她在說什麽。
    來到她的臥房,張陽把她放在床榻上,給她蓋好被子。
    目光掃視著房間,她房間桌子上放著不少的圖紙,其中還有一幅畫蓋在最底下。
    畫上是一個熱氣球,熱氣球的下方是一片房屋。
    畫得很糟,有點像幼兒園小孩子的畫的,倒是看得懂上麵的意思,熱氣球下放的籃子中站著兩個人。
    又看了一眼這幅畫,李玥在被窩裏沉沉睡著。
    把她的桌桉恢複原樣,還原成沒有翻看過的模樣。
    其實在李玥的房間有很多的小秘密,以後再慢慢找。
    睡意襲來,張陽回到自己的房間也沉沉睡去。
    有時候不得不服,媳婦的生物鍾調整得很快,天不亮就起床。
    明明她以前很貪睡的。
    張陽麵無表情地洗漱著,“夫君熱水,準備好了,夫君官服,夫君擦臉。”
    把昨晚剩下的黍米飯熱一熱,配著鹹鴨蛋一頓早飯暫且湊合。
    這日子簡直比後世上班更痛苦。
    兩位嬸嬸早早起床來打掃院子。
    現在終於知道程咬金他們要在承天門啃著餅了,這時間還真是來不及。
    清晨地朱雀大街上,空氣很清醒,張陽無精打采地走著,一路上也可以看到一個個官吏從朱雀大街的各個小巷走出來。
    路上撞見了秦瓊。
    張陽行禮道“見過大將軍。”
    秦瓊吃著幹棗,“吃棗不?”
    張陽擺手說道“吃過了。”
    “其實這個東西吃多了也會覺得味道很不錯。”
    “大將軍不抵觸就好。”
    “戒酒之後,確實受益良多,這酒老夫以後偶爾能不能喝一點。”
    “不能。”
    聽到張陽這麽堅決地反對,秦瓊歎道“那些老殺才拿著酒碗逼老夫怎麽整?”
    張陽腳步繼續走著,“家裏有些茶葉改日送來,秦瓊大將軍以後也可以茶代酒。”
    “以茶代酒?”
    秦瓊琢磨著,“這個說法很不錯,也很雅。”
    一路走入朱雀門,四周的腳步越來越多,從第一次上朝到現在張陽也已經習慣了。
    走到了承天門前,三三兩兩的官員站在門口。
    也都沒說話,大家的精神狀態都不是太好。
    張陽深吸一口氣提了提神。
    許敬宗快步而來,看到張陽小聲道“張侍郎挺早的,吃了嗎?”
    張陽歎道“吃了。”
    不一會兒李孝恭也來了。
    有了開宮門的時辰,隨著人群往太極殿而去。
    當初看太極殿覺得還挺宏偉的,現在一想到要每天早起上朝,又覺得太極殿是一個非常讓人討厭的地方。
    …走入太極殿群臣站在各自的位置上。
    過程一樣的,等到李世民坐在皇位上,朝臣各自匯報著各自的事情。
    張陽站著閉著眼,站著睡覺也是需要繼續的,首先你還需要背後有個人給提醒。
    站在朝班中甚至還能聽到輕微的鼾聲,看來站著睡覺的不隻是自己一個,原來大家都是一樣的。
    一些帶著不和諧的聲音在朝堂上響起。
    “陛下,突厥之事,臣以為應當封突利可汗為右衛將軍,加以安撫,統領漠北諸部。”
    李世民看向房玄齡,“中書省能擬定章程嗎?”
    房玄齡低聲說道“中書省可以擬定章程,讓禮部下發給突厥使者。”
    “慢著!”
    朝堂上傳來一個比較陌生的聲音。
    仿佛這個朝堂第一次聽到這個人的聲音。
    都快忘了朝堂上還有這麽一個人。
    張陽走出朝班說道“臣禮部侍郎有話講。”
    李世民目光盯著他,“你講。”
    張陽看了看一旁的幾個文臣說道“陛下,這件事難道就不問問禮部嗎?”
    朝中的事情由中書省牽頭,禮部一點權力都沒有,甚至連話語權都很渺小。
    李世民饒有興致地看著他。
    “陛下!”張陽接著說道“禮部除了辦祭典,辦節日還接辦外臣使者的事情沒錯吧。”
    李世民稍稍點頭。
    張陽低聲說道“那陛下和朝臣這般談話安排怎麽就不問問我們禮部呢?”
    大家都習慣了之前的事情,一直以來禮部都是這樣的角色,問禮部?總覺得讓人有些不適應。
    李世民沉默半晌,“那朕現在問問你們禮部,禮部覺得如何。”
    張陽稍稍一禮,“臣不服!”
    這小子想說話就說話,何必繞這麽一圈說什麽不問問禮部,搞得好像朕不讓他說話。
    李世民冷冷笑著,“如何不服?”
    張陽站直身,來回走了兩步,“臣不服,也替朝中諸多將領不服。”
    朝堂中禦史站出朝班,“此話從何說起?”
    “軍中這麽多將領都還指著晉升,多少將領是用性命打拚出來的將軍,憑什麽他圖利可汗就可以平白做上右衛的將軍,還能拿朝中俸祿?白拿?”
    朝堂之上一片議論,眾人都小聲說著話。
    議論的嗡嗡聲不絕於耳。
    李世民苦惱扶著太陽穴。
    一旁的太監高聲喝道“肅靜。”
    朝堂上的議論聲戛然而止。
    李世民看著張陽,沉聲道“那你覺得要如何?”
    “臣以為可以給他這個將軍,但要他付出一些東西,可以拿不能白拿?”
    禦史隊伍中有人問道“付出什麽?”
    張陽開口道“交出幽州以北十裏地,陰山以北二十裏內不得再有突厥部落,除了每年的朝貢,突厥人還要將戰馬交給大唐來管。”
    又一個文官開口站出朝班,“未免太過分了?”
    張陽不悅道“一個將軍說給就給,還是給一個外臣,外臣的事情我們禮部過問沒錯吧?”
    “過問是沒錯,但你的要求是否太不合理?”
    “那麽請問到底是我們的要求過分了,還是我們大唐的將軍太廉價了。”
    話音一出朝堂又是一陣議論。
    武將這一邊一片安靜,程咬金握著拳,已經漲紅了臉,隨時準備動手。
    “給突利可汗以將軍,也是為了漠北安定。”
    聽到對方的話語,張陽冷笑道“今天給將軍,明天給什麽?萬一他的胃口更大了呢?漠北的安定自有我們大唐將領爭,何必看人臉色,莫不是你收了突厥人的錢?”
    這話一說議論聲更大了。
    那禦史喝道“老夫從未收過突厥人一文錢!”
    我嶽父是李世民
    張圍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