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做大做強

字數:8034   加入書籤

A+A-




    大唐人生張陽李玥!
    再看著驪山行宮的輿圖,張陽低語道“還有這個驪山行宮有多久沒有裝修了,下雨天都會漏雨吧。”
    這個太監勉強擠出一個笑容,“武德年間剛剛修過。”
    張陽搖頭,“武德年間修過?這都多少年了,不行!這個驪山行宮必須改名,要改成驪山公主府。”
    太監點頭記下,“老奴會稟報陛下的。”
    “什麽還要稟報?”張陽一腳踩著等著,“你是不是覺得我沒權沒勢好欺負?”
    “沒有沒有,老奴覺得沒有這個意思。”這個老太監邊說邊後退。
    “你看到魏王殿下沒有,你要是敢欺負我們家沒權沒勢,我就讓魏王天天去陛下身邊說你壞話。”
    “……”
    張陽喝下一口茶水,“我們再來說驪山的裝修事宜,驪山的裝修所需木材和石料朝中都要給我準備好,至於裝修的事情我自己來就行。”
    “老奴記下了。”
    張陽清了清嗓子,“還有……”
    “還有嗎?”
    這個老太監的聲音都在打顫。
    “還有我要搬遷田地。”
    “老奴記下了。”
    “暫時就這些,等我想到什麽的時候再讓人去宮裏傳話。”
    這些苛刻的條件終於說完,老太監長出一口氣,“那老奴就先告退了。”
    張陽把地契和輿圖交給媳婦。
    李玥滿足的笑著帶回了屋中。
    李泰心情同樣大好,有了朝中的支持,驪山的生意可以乘風直上,做大做強就在眼前。
    李孝恭左看右看,然後皺眉坐下。
    “河間郡王為何這麽看著我。”張陽收拾著案卷,這兩天幾乎都在忙這些事情,夫妻倆對新家的建設很是上心,王嬸已經先去驪山行宮收拾了,想要住進去還需要一些時日,這個宅院也要保留下來以後還要時不時回來住的。
    媳婦對這個宅院有特殊的念想。
    李孝恭撓著下巴的胡巴,“老夫怎麽想都想不明白。”
    “有什麽想不明白的。”
    李孝恭狐疑道“你小子到底是吃什麽東西長大的?”
    張陽笑著,“當然是吃五穀雜糧了。”
    李孝恭又問道“年紀輕輕就做成這等大事,你是什麽玩意兒變的?”
    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張陽整理著家裏沒有答這話。
    李玥親自下廚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飯,除了魚肉上的鹽放多了,醬牛肉切得太過大塊,還有排骨表麵有些燒焦的地方,其餘也都還好,至少能咽下去。
    這頓飯好不好吃已經不重要了,李泰憧憬著未來發財的日子,李孝恭還在懷疑人生。
    一頓晚飯吃完,張陽給了李泰和李孝恭一人一大塊醬牛肉,便送走了他們。
    小武安靜地收拾著碗筷順便把一些吃剩下的食物也倒入小熊的碗中,它吃得很歡實。
    李玥正收拾著一件官服,她每每把官服線頭剪去都會好好欣賞一番,“夫君穿上這件官服一定更加英俊了。”
    紅色的圓領官袍看著就很喜慶。
    還有那頂官帽,李玥已經擦拭了好幾遍了。
    第二天,就是新官上任上朝的日子,李玥天不亮就起床做好早飯,準備好的官服官帽的,除了事業上的努力,她還有一個要成為好妻子的誌向。
    一張巨大的圖紙掛在牆上,這張圖紙還沒完成,夫妻倆的構想是建設一個大院子,房屋一定要大,也氣派。
    驪山行宮這麽大,足夠夫妻倆大刀闊斧改建。
    “小武還睡著,夫君先用早飯。”
    張陽端著碗喝著粥,粥還是一如既往地稠,粥內放了昨晚鍋裏還有的排骨,撒了一些鹽之後吃著也很不錯。
    許久沒有上朝了,都快忘了上朝的規矩。
    吃完了早飯,李玥殷勤的幫忙穿好官服,“夫君也不要忘了這個銀魚袋。”
    張陽睡眼惺忪地點頭,也不知道早朝的時候還能不能打瞌睡。
    李玥又收拾了一個食盒,和一個包袱,食盒中裝著的是自家做的醬牛肉,包裹裏是工廠裏新做出來的棉布。
    小武也起床了,她匆匆洗漱一番再喝了一碗粥,跟著一起走出門。
    臨走前,李玥向嬸嬸囑咐道“準備一些事物,回來打算去看望奶奶。”
    楊嬸應聲道“這就去置辦。”
    正是早朝宮門剛剛打開的時候,一家子朝著宮門走出,張陽注意到她的目光時不時就會看向銀魚袋,這個銀魚袋就是五品以上官吏的象征,再往上就是金魚袋。
    要拿到金魚袋就有些難了,這要走到房玄齡長孫無忌這種位置的人才能有。
    走入宮門先去了立政殿。
    皇後起得很早,李世民就在立政殿內。
    一家子走入殿中,先是向皇後與陛下行禮,殿內李麗質和一群年幼的公主和皇子都還睡著。
    李世民穿好了上朝的衣服,站起身道“可以了。”
    李麗質也醒來,她揉著睡眼一手把著李玥的手臂,“皇姐有些日子沒來看我了。”
    李玥撫著她還顯淩亂的發髻,“皇姐這兩日在忙別的事情。”
    看到李世民走出立政殿,張陽也跟上腳步。
    “聽說你還想改建驪山行宮?”
    “臣以為驪山行宮年久失修,而且規製上也要改一改。”
    “這麽大的一個行宮你一個人能蓋過來嗎?需要朕給你指派人手嗎?”
    “多謝陛下關心。”張陽跟著一路走,“我一個人可以慢慢來,這個不著急,現在還在設計階段。”
    李世民沉聲道“西域的事情朕和長孫無忌還有房玄齡商議過了,經略西域的事情還是由禮部負責,朕也會派人讓阿史那杜爾撤回來。”
    張陽回道“讓他們大老遠出發,現在應該路途都過半了,再讓他們折回去也不合適。”
    李世民甕聲道“你的想法是什麽?”
    “就讓他們進軍西域,幫我們拿下安西四鎮,既然阿史那杜爾能夠聽憑陛下吩咐,不妨利用起來。”
    “以後這些事情禮部擬定章程交給中書省便可。”
    “明白了,陛下放心我會盡力輔佐朝政,讓我們大唐更加的富強,做大做強。”
    走過一條條宮裏的小道,此刻天還沒完全亮,宮裏也顯得昏暗,還有兩隊太監提著燈籠護在一旁。
    李世民低聲道“你是為了你的家業吧。”
    張陽揣著手,“也不隻是為了臣的家業,這都是相輔相成的。”
    走到甘露殿前,李世民停下腳步,“朕還要準備一些事宜,你先去太極殿。”
    “喏。”
    張陽看著李世民走入甘露殿,揣著手一路朝著太極殿走去,心中思量因為高昌的事情李世民拿出了阿史那杜爾這張底牌,這個自負又多疑的皇帝還留著什麽手段,據說長安城周邊還藏著不少兵馬來著。
    一路走到太極殿,此刻有不少官員站在殿內。
    許敬宗帶著張大象,張大素還有李百藥都在殿外等著。
    這就是眼下的禮部的班底了。
    許敬宗帶著人行禮,“張尚書。”
    張陽也回禮,“許侍郎,我們能不能不要整這些虛的,我們還有一大堆事情要忙。”
    許敬宗瞧了一眼李百藥,“百藥呀,都和你說了多少次,見張尚書之前把官服收拾幹淨,你看看你的官服都已經髒成什麽樣子。”
    李百藥看了看自己的官服,“漿洗褪色了。”
    禮部的福利並不好,照理說在官員福利這方麵,除了過年過節朝中會送點東西,在人文關懷和俸祿上都顯得單薄。
    “不妨事,這一次我們禮部還有很多事情要辦。”
    帶著禮部的班底一起走入太極殿,四個侍郎一個尚書,相比規模也算是六部中比較小的。
    其中書省規模最大,從中書令,侍中還有十數個舍人就占了朝堂近二十人的位置。
    在朝堂上的除了武將一派,文官這邊還有秘書監眾多官吏以及禦史台的人。
    當所有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張陽帶著自己的禮部班底站到六部最末尾一排。
    禮部依舊是排在最後麵的。
    隨著太監的一聲高喝,李世民也走到了太極殿中。
    當皇帝坐下之後群臣躬身行禮。
    李世民沉聲道“朕一直以來提倡勤儉,近日朕聽聞宗室中人還有人行事鋪張奢靡,宗正寺卿作何解釋。”
    很好,皇帝上朝說話開門見山,沒有這麽多的形勢。
    身為宗正寺卿,李孝恭站朝班,“回陛下,臣會讓宗室查辦交由陛下處置。”
    李世民點頭,“如今正是農忙,田畝開墾進行得如何了。”
    戶部尚書走上前呈報情況。
    這種皇帝與群臣開早朝就是一個催眠的過程,好久沒有站著睡覺了,張陽支撐著昏昏沉沉的腦袋,這種早朝最能讓人有困意。
    加上尚書的位置又在朝班前列,想要偷懶睡覺難度還挺高的。
    意誌力終究沒有戰勝困意,張陽感覺耳邊的聲音漸漸模糊,低頭閉著眼昏昏沉沉。
    感覺到後背被人一推,張陽這才提了提神,重新站正,就見到李世民正看著自己。
    “不知道張尚書覺得如何處置高昌為好?”
    聽到李世民的問題,張陽提了提神站出朝班隊伍,“臣以為高昌事宜應當盡可能讓他們自主。”
    “張尚書的意思是不管不顧嗎?”
    朝堂上很快傳來不和諧的聲音,張陽回頭看了一眼,也不知道這話是誰說的。
    再看李世民的神情,回首繼續講道“也不是不管不顧,高昌地處偏遠,乃是西北邊陲之地,不論是風俗還是規矩,都有當地自己的方式,禮部會派出官吏加以引導改變他們的陋習,為大計著想朝中不該隻是想著控製高昌,臣以為應當發揮他在西域的價值。”
    李世民沉聲道“現在禮部有具體的章程了嗎?”
    “現在還不能說,也不能太早作出決斷,禮部擬定章程之後自會稟明。”
    見李世民點頭了,張陽又回到自己的位置。
    早朝又議論了一番關於今年田畝和官員升遷的事宜,尤其是官學的開辦上,中書省不斷的問著吏部的進展,楊師道一直在解釋。
    這件事的阻力一直不小。
    張陽又陷入了昏昏沉沉的狀態,一直聽到許敬宗的輕聲呼喚,這才回過神已經到了退朝的時候。
    三三兩兩的武將官吏正一起離開朝堂。
    張陽見到秦瓊笑嗬嗬走上前“大將軍最近身體可好。”
    一邊走著秦瓊道“挺好的,眼下每天能夠睡得舒坦,還是你的治療之法好,戒酒受益良多。”
    張陽小聲說著,“之前運送棉花的事情有勞將軍了,以後我們有自己的運送隊伍。”
    秦瓊點頭,“也好,剛剛升任禮部尚書做事也要謹慎,此前就因為突厥的事情離開了禮部侍郎的位置,眼下不要再犯這種錯了。”
    “大將軍放心,我會小心的。”
    開什麽玩笑,現在皇帝都和我是一夥的,我賺得越多皇帝的賦稅也越多,現在的李世民很缺銀錢,他會極力扶持驪山生意讓他的國庫充盈。
    與秦瓊告別,張陽走入禮部的府衙。
    許敬宗正指揮著這裏的文吏打掃府衙,“都給我掃幹淨了!張尚書是一個愛幹淨的人!”
    “咳咳咳……”
    張陽站在他背後清了清嗓子。
    許敬宗連忙回身行禮,“張尚書要喝茶嗎?茶水已經煮好了,還準備了一些糕點。”
    正想說什麽,張陽就看到李孝恭坐在上座,話說那不應該是自己的位置嗎?
    “河間郡王不是還要處理宗室的事情,怎麽來禮部了?”
    “宗室的事情棘手,你以為陛下要責罰,陛下哪一次不是輕拿輕放?”李孝恭滿不在乎地說著。
    張陽掃了一眼禮部眾人,對張大象說道“讓這些打掃的文吏都出去,把門關上我們開個會。”
    “喏。”
    張大象安排著人到門外,許敬宗小聲道“張尚書能夠回到禮部正是人心所向,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閉嘴,你再如此講話!我就讓你去西域給我打天下去了。”
    許敬宗登時不再言語。
    等張大象關好門,眾人坐下,張陽正要說話,再看正坐著摳著鼻子的李孝恭。
    李孝恭不悅道“當初老夫也是禮部尚書。”
    眾人“……”
    “怎麽,你們還拿老夫當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