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練劍

字數:5362   加入書籤

A+A-


    裏恩斯要做的下一件事情是練劍。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意思是讀書讀的遍數多了,自然會領悟書中的內容和涵義。

    強調的是練習的作用。

    而且在之前的解惑中,教官也多次強調要多加練習‘基礎劍術’。

    裏恩斯當然不可能把教官的話當作耳邊風,不然他之前的提問不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他打算利用副本的特性,把夜晚的時間也充分利用上。

    多多開發副本的用途,而不隻是把它當作休息和收集信息的工具。

    【前世為了活的輕鬆選擇躺平擺爛,現在為了活下去主動成為卷王。】

    試想,有誰可以做到連睡覺都能用來練劍?

    這還不夠卷嗎?

    裏恩斯在心裏感歎了一句,覺得人生果然沒有絕對不變的選擇。

    前世裏恩斯非常認同一句話——不在三貸之中,超出五險之外。

    隻要不去碰什麽車貸、房貸以及結婚,不去做什麽危險的事情。

    那麽生活就不會有太多壓力。

    當你接受了自己的平凡無奇,就會明白人生真的隻有“輕鬆快樂的活著”這件事值得追求。

    前世的他為何一心躺平擺爛?

    就是因為接受了自己的平庸,以及看多了各種同齡人因為工作壓力和加班,而導致英年早逝的新聞。

    他不想自己也是這個結果。

    更何況就算為了工作死了,父母可能也不會得到什麽賠償。

    因為公司會以各種理由和條例,將他的死亡解釋為個人原因,和公司無關。

    相關的事件又不是沒發生過,海量個例的出現,真的很讓人失望。

    回歸正題。

    裏恩斯選擇進入的副本時間是所有人都在教官的要求下開始練習‘基礎劍術’的時候。

    那個時間點,所有人都在練劍,裏恩斯混在其中練習劍術,並不會引起什麽關注。

    而且那個時候,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做對劍術動作,教官也在一旁給予糾正。

    隻要他不做什麽奇怪的事情,就不會有人去打斷練劍的行為。

    裏恩斯不想在自己認真練劍的時候,被其他人或者其他事情幹擾。

    雖然不會因此造成什麽不好影響,但終究有點不爽。

    這就好像周末在家休息的時候,突然被一個來電打斷了你認真看新番的狀態。

    就算視頻可以暫停甚至回放,但被打擾的心情總是有點不愉快。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隻有在下午劍術訓練的時候,訓練員才會被允許持有木劍。

    訓練結束後,木劍就直接被守衛收回了。

    所以,就算裏恩斯想要在中午午休的自由活動時間練劍,那也得先有劍才行。

    劍術,劍術,有劍才算劍術。

    他在副本中又沒有空想具現的能力,總不能空手比劃吧。

    他還沒這個自信,覺得空手練習能比持劍練習的效果更好。

    練劍的過程很枯燥,因為就是不斷地重複“基礎劍術”的所有動作,和現實的下午一樣。

    隻是沒有了死亡的威脅,也就失去了那份緊迫感帶來的專注力。

    這並不是說裏恩斯不夠認真,實際上,他的確是全身心的投入到練劍的過程中。

    甚至為了保證身體狀態不會影響到練劍的效果。

    每次當體力已經消耗足夠多,手臂有些提不動木劍的時候。

    裏恩斯就會重置副本,讓身體回歸到最開始的狀態繼續練劍。

    練劍對現在的裏恩斯而言,是目前唯一能有效增強自身實力的方式。

    在這個殘酷的訓練營中,多一份實力就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至少裏恩斯希望,當教官的劍真正斬向他時,他能做的不再隻是呆立地站在原地被長劍刺穿。

    而是能給予幾分反擊,以表示自己的反抗意誌。

    所以裏恩斯對於練劍的行為不可謂不認真。

    可是下午的那個特殊狀態,他卻怎麽也無法再次進入。

    那是一種大腦高速運轉,卻隻專注於對一件事物的思考的狀態。

    就好像是傳說中的頓悟一樣,讓人瞬間明悟很多事情。

    就是在那種狀態下,裏恩斯才能快速學會“基礎劍術”的所有動作,並找出各個動作之間的聯係,使它們配合起來。

    這裏的學會並不是單純指做出相應的動作姿勢,而是理解每個動作的身體發力情況。

    例如,弓步這個動作就是以前腿發力為主,後腿主要起到輔助支撐和維持穩定的作用。

    在之前的副本中,裏恩斯再次觀察了教官的基礎劍術演示過程。

    通過與教官的演示做比較,他更好的理解了每個動作的身體的肌肉發力情況,以及它們對劍術起到的作用。

    雖然與教官相比,裏恩斯對此的了解還不夠深刻,對自身肌肉的掌控力度也不夠。

    因此他才需要更加努力地練習“基礎劍術”。

    教官提到‘基礎劍術’是一整個套路,而非單一的一個個動作。

    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上下聯係才是‘基礎劍術’之所以是套路的關鍵。

    每一次正確地施展出‘基礎劍術’都是身體在向我們講解‘它是如何發力’的過程,隻要認真學習,專心體悟,就可以增強自身對身體的掌控。

    這是裏恩斯經過那次頓悟以及在副本中多次練習“基礎劍術”後,得出的結論。

    可惜,那種狀態無法再現,哪怕裏恩斯使用副本回到那個頓悟的時間點也沒用。

    隻要他進入那個時間點,那種沉浸的狀態就會消失,頓悟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裏恩斯推測可能就和人無法兩次踏入同一條河的哲學理論差不多。

    也即是,“過去的他”不是“未來的他”。

    副本這種類似未來取代過去的情況,雖然身體還是那個身體,但記憶已經不同,個人的心態自然也就有了相應的變化。

    或許就是那種心態上的突然轉變,才使得頓悟直接中斷的。

    不然,如果可以多次利用“頓悟”狀態,那麽他的劍術肯定能突飛猛進。

    說不定很快就能領悟到教官所說的‘劍術傾向’,更進一步衍生出所謂的‘自我風格’。

    想想還挺美的。

    唉,可惜了。

    不過,提到“劍術的傾向”,卻是讓裏恩斯想起一些事情。

    前世武俠相關的小說對一些擁有高超劍技的人的劍法描述是快、準、狠。

    “快”指的應該是快速,不過不是盲目地追求速度,而是有章法,有節奏的快。

    此外,可能也有特指個人快速的反應能力。

    “準”是精準,是對揮劍的角度、距離以及力道的精準掌控。

    “狠”是果斷,是能夠把握時機,果斷出手的“凶狠”。

    所以,裏恩斯雖然不知道什麽是“劍術傾向”,怎麽找到它?

    但照著這三個方向努力肯定是沒錯的。

    至少對於他這種初學者來說,明確的前進方向要比虛浮的目標更有價值。

    隻有向前走了,你才能確定自己選擇的道路是否正確,就算是錯的,也能為自己積累經驗。

    有句名言不是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麽。

    所以隻要動起來,就比站在原地等待要好。

    不是什麽時候,我們都會有正確的選擇,與其等待,不如從錯誤中找到正確的路。

    可能有人會說,選擇出錯就有可能會跌入穀底,墮入萬丈深淵,但你有沒有想過,你所站立的原地,可能就是穀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