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營盤村掀起你的蓋頭來11
字數:4143 加入書籤
11、審計所
寧海省榮S審計事務所離王蕭蕭單位不遠。
審計事務所主任姓宮,六十出頭,事務所是他退休後,被聘任擔任的。
宮主任頭發黑黑的,不多,抹了發蠟,服服的貼在頭上,麵部很豐滿,笑容可親,可信感滿滿的。
聽了來意,看了證件後,宮主任笑了笑,出去了。
過了一會,宮主任拿出厚厚一本審計報告,交給了來訪者。
(當時確實是一段被稱為“記者為王”的時段,這些本應當是**或者保密的材料,對於持記者證的來訪者,並不限製,或者說限製性小。現在,隨著法律的完善,和對權屬的保護,肯定要費一番周折。筆者注。)
“這份審計報告,是王局長交代村民向我們提出申請的。審計錢是村民們自發集資出的。”
“這一陣子,省裏、市裏沒有少來人,調查了解這個事情。”
“他們有什麽結果沒。”
“這個我們還不知道,也沒有得到消息,隻是把審計報告帶走了。”
“當時王局長抓這個案子,為什麽她們沒有委托審計。”
“唉,王局長我們早就認識。她這個人原則性很強。抓這個案子阻力很大,可以確定這其中問題,上邊不讓立案,所以也就無法進行調查。隻能讓村民自己來申請審計。”
“審計的結果怎麽樣,村民說一個多億全沒了。”
“經過審計,確切的說,村裏的征收補償款,除了扣留的養老金、農村合作醫療錢,還有預留的開支錢,還了鄉裏欠的提留錢,在外吃飯的掛賬錢,基本都投了進去。”
“這麽多。這錢全進去了收不回來嗎。”蕭蕭慢慢的翻了翻審計報告,還是禮貌的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宮主任上。
“咱們這次審計主要分為對賬務收支的審計查證。經查,一共投入了一億三千多萬元。其中,總共辦了公司104家,實體性公司隻九家。其它都是經營性,說白了有皮包公司、倒買倒買公司。而這些皮包公司,說白了,是將村裏的投入裝進了自己的皮包裏。”
“這些投資的支出主要用於購買原料材料、購買設備、機械、電器商品,從支出采購的真實性確實在存,也看似合法合規。但是,從采購這些物品來看,假冒偽劣居多,但是價格完全是市場價格。物品大部分積壓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公司裏。”
“是不是可以認定,這些公司經濟上存在問題,比如串通起來,賣假貨,暗中吃回扣,掙差價,最後把東西爛在了村裏。”
“因為現在沒有立案,這個還不好說。但是,從對現存的企業和庫存的商品來說,問題確實很嚴重。”
“咱們最終的審計結果是什麽?這個我們不專業,審計報告剛才看了幾眼,做得非常詳細。”
王蕭蕭離開原來的施工單位前,是公司的對外工程處處長兼任民營管理處處長,處裏有自己的財務,來之前,又對審計工作做了充電,多少還是了解些。而采訪中,不知道,就是為了更加知道。
“審計對外人來說,一直有種神秘和不重要認識。以為就是核實一下賬目,看看哪有差頭。其實遠遠不是這麽簡單。”
“不過你們記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間不會不知道審計。”宮主任見二位來者這麽謙虛,說話也隨和。
“審計結果,營盤村投資的一億三千萬元中,有四千多萬是合法、合規投資,並且有幾家企業還產生了效益。如果經營好了,將來很有發展。”
“如果沒有這幾家企業,營盤村的狀況真是不敢想象。”宮主任語氣中有無奈,也有對這幾家企業的肯定。
“而其中的8700多萬元,財務收支的合法性存在明顯的問題,造成財務的真實性、合規性更是嚴重。現在這些隻是反映在審計報告中。”
“這個報告是否可以做為給營盤村村民反映問題定案的依據。”王蕭蕭又故作不知的,問了一句外行話。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審計報告這個東西準嗎?審計完了有什麽用。”這次宮主任沒有察覺到,而是對外界對審計工作的不認知、不信服,有些想法。
“這份審計報告出來後,王局長也得到了。也就是這個時候,王局長被調離了。從一個重要部門的正職,調去管檔案,可以想想,這背後有多大的文章。”
“對了,把您們二位的記者證我去複印一下,這個事我們還得向上麵匯報一下。你們也是第一個因為案子來到我們這裏采訪的,留個紀念,寫到我們的年工作裏。如果有什麽事情,你們隨時來。”
。。。。。。
再次來到審計事務所,已經是三天後的事情了。
宮主任稱已經得到了上麵的通知,讓配合好,並對審計報告中的內容主要部分做了錄音。
錄音完成後,已經熟悉了,彼此之間的談話不再那麽咬文嚼字的,大白話也多了。
“現在正是開放搞活的時候,村裏有了錢,把錢用於經濟發展,思路之初是好的。可事就壞在,這錢都投給了一些人的三親六故的。一個人擔任幾家公司經理,這些人多是五六年前,還到處忽悠,開皮包公司,根本做不了事。”“村上領導被這些人忽悠得,隻是看到了效益,沒看到風險。加上上麵的關係,根本不考慮到後果。”
“咱們審計中,有沒有發現比如說,詐騙、貪汙公款、有意買假貨吃回扣的問題。”
“用專業術語來說,很多財產物資的真實性存在。但是,假冒偽劣也是真實存在。就拿我們去了還在村裏的加油機來說,一買就是幾百台,錢打過去了,貨發了一半,上一家就找不到了,找廠家,企業因生產假貨,早就關閉了,連人都找不到。”
“還有軋鋼廠的那些設備,全是淘汰的產品,有的是廢品,當新東西給買回來了。企業生產沒幾天,軋出的鋼不成型,煙囪冒的黑煙,象下雪似的。那還是山區,又正好趕上環保世紀行,沒幾天功夫企業就停產了。”
宮主任的話,讓王蕭蕭想起來了去企業看到的場景,企業已經破舊,廢鋼堆了一院子。
“您經驗多,營盤村的問題最後得怎麽解決。”
“現在從審計上,咱們把問題已經查清了。下一步就看如何立案,能不能立案了。如果立案調查,肯定是一個大案。也會牽扯到一些人。”
。。。
審計報告被翻得卷了邊,這隻是結論性部分,內容是對營盤村財務收支的審計查證事項。包括財務收支的合法性,財產物資的真實性、合規性審計。
就這些材料就足足有50多頁,而在審計事務所裏,看到的調查佐證性材料,詳細記載了每個公司成立時間、法人代表、業務往來、財務支出、實物存留和鑒定。
8700萬資金的不正常去向,想來令人後怕。
“從審計情況看,這8700萬的損失可能無法挽回。攤到每個村民身上,每人10多萬,這是農民一個的幾十年收入啊。”。。。
(現實生活中,這是一篇後來獲得多級、多個獎項的作品,8700萬並不是虛構的數字。因為真實,請勿對號入座。筆者注。)
喜歡記錄者的密碼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