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進入圈子
字數:6031 加入書籤
”勞模樓裏無勞模。三分鍾的節目,台長親自寫薦語。頒獎時,評委約請介紹采訪經過。”
“之後,不下十幾個大佬級人物,在國家、省級刊物發表論文,解析、點評作品。牛B啊。。。”
肖軍、王蕭蕭小聚,醬牛肉、花生米、朝鮮鹹菜、黃瓜拉皮,龍口酒,標配。
“這室內兩道門,隻有一道門可走。走出去,可能是陽光,也可能是風雨。”
“如果當初讓你當廣告部主任,這世間就少了一道優秀的作品。哎,你當廣告部主任會怎樣,真的當年就能讓收翻一翻。”
“我給你講個事。1998年的時候,我參加了申城地王的競拍。那場麵,一千萬、一千二百萬、一千三百萬、一千五百萬,那加的不錢,加的是熱血沸騰。。。”
“當時,我要是當了廣告主任,我的想法就是把專題時段拍賣了。這在當時在社會並不超前,在媒體界當屬絕對是特立獨行。”
“你想想,當時專題節目就那麽幾檔,裏麵的閑廣告費用高,又聽著不敢放手。外麵的人捧著大把大把的鈔票,卻得不到。”
“我這個想法,直到後來兩年了,台裏開始對節目拍賣,當年廣告收直接就翻了一翻。”
“如果當年我要得手的話,我就再鼓動領導,在電視上買個時段,辦自己的廣播電視專題廣告。”
“你可別美了,領導早就看出你的圖謀不軌之心,怕你把領導的位置也給賣了。”兩人哈哈著,一瓶白酒下了肚。
“怎麽樣,獲大獎時的心情好吧!”
“說實在的,得獎不如得獎金時心情好。當初也沒想到,得那麽多獎金。到手幾個月的工資。”
“要說獲獎作品。新聞作品再大的獎項,隻是天上的流星,肯定不會成為天上的繁星。得獎了,不得獎,作品就翻篇了。”
“可就當時的情況看,一部有力的作品,它的影響力可遠不止這些啊。”肖軍換了啤酒,各自滿了一杯。
“就拿這個勞模樓來說。立山鋼鐵領導親自求情都求到省裏了,給足了省裏麵子。省級領導親自出麵,又給足了台裏麵子。”
“是啊,聽說建樓的礦山公司的總經理,被老總指著罵說,連留記者吃個飯都留不住,你們還能幹啥。”
“聽說你的大舅也在那個公司,後來因為這事還被查了半個月。”
“是,當時那篇報道在轟動了整個立山市,我大舅聽了,順口說了一句,這是我大外甥寫的。結果被誤以為是他告的密。”
“立山是因鋼立市,沒有鋼就沒有市。誰有鋼誰就硬氣,立鋼出了問題,就是立鋼市的問題。”
“立鋼效益好了,立鋼市也就有了吃穿。但這也就出現了問題,你立鋼出了問題,也有人不同情,因為被你壓抑太久了。”
“所以,這件事讓立鋼覺得在立鋼市沒了麵子,老總動了氣,也就難免了。”
。。。。。。
立安市在千花山北向,千花山向東北,圍著立山市轉了大半圈。
有山就有礦,有礦不一定就有市。
象金礦、金剛石礦,即使發現了,立刻被圈了起來,外人想來都不行。
但有鐵礦、地下的石油,就不一樣了。除煉鐵、煉油,還會興市。
立安市礦產有百多年的曆史,圍繞著煉鐵、煉鋼,機械、設備企業也跟在後邊出現了。
立安鋼鐵公司產鐵,產鋼,還出勞模。
建國以來,僅全國勞模,就有上百名。
生產總值更是占了全市的百分之七十。
錢多了,財就大,財大了,氣就粗。
這企業頭頭的級別比立安市的高了一大塊,相當於省裏常委、常委。
立安鋼鐵公司的廠區、家屬區、服務區,自然也占據了立山市的主要部分。
“勞模樓裏無樓模”的事情就發生在立安市,立安鋼鐵公司一個下屬單位。
。。。
“這次競聘廣告部主任,全員一共72人,你得了69票,恭喜你啊!”找談話的是新聞部的副主任。
平時大家都處得像哥們,語氣中自然多了些打趣的味道。
“這次是讓我代表總監班子找你談話。這次競聘票你是得了第一,但是這個主任你不能當。”
主任滿臉的壞笑,絲毫沒有給王蕭蕭拒絕和解釋的份。
而且很有把握,知道王蕭蕭不會拒絕,因為“官”這個字,不在王蕭蕭的字典裏。
這年是王蕭蕭進入新聞熱線第四年頭,社會新聞搞得風生水起,很受同行和受眾待見。
唯一遺憾的是,獲大獎的作品少之又少。
一些作品明明在網上報的時候,又被拿了下來。報下去的,肯定沒有拿下來的好。
“要獲獎,你得進入獲獎作品創作的圈子。”
“獲大獎的作品,不是你一個人的辛勞。獲獎作品報送作者、編輯,直接影響到職稱晉級,參與 的,沒有參與的,擠著想裏鑽。還有托人求情,把自己的名字帶上的。”
獲獎圈子文化,這在當時並不奇怪。一些好的作品,被淹沒,也是常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獲不獲獎,王蕭蕭並不在意。
因為不在意,才能夠出現奇跡。
以至於後來,每到上邊要報送作品的時候,總監第一個想找的就是王蕭蕭。
得獎失意,創收得意。
當時新聞界還很清貧,靠廣告吃飯,這飯就不滿。於是就喊出了“一手抓創優,一手抓創收”的口號。
長期在外跑社會新聞,自然人脈廣,創收方麵自然也不差事。
廣告接觸多了,對當時廣告經營上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廣告上的想法,就有了要動一動的想法。
當時廣告部門缺少經營意識,收入雖然有了起色,卻風不生水不起的。
大媒體覆蓋麵廣、影響力大。投入專題廣告的客戶,手拿著錢,一檔廣告專題,幾家爭著要上。
好在知識分子,講情義,重感情。
人家在專題節目創辦之初,咱們困難的時候,人家來了。現在節目火了,你搶食來,自然說不過去。
再說了,先前人家做得好好的,憑什麽你說上就上。
讓人家走,這話也說不口。
於是就折中了一下,每年增長百分之十。
前麵上的客戶仍然不肯放手,就繼續接著做。
''''''''總監,如果我當廣告部主任,一年至少可以讓現有的廣告收入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節目少,客戶多,讓王蕭蕭從中看到了商機,信心滿滿的說。
“這可說好了,那你就來當這個廣告部主任。”這多年的社會采訪,單位裏裏外外,大事小情的,沒有少幫著解決。家長裏短的事,也沒有少忙活。加上有企業的經驗,這話就算先定了下來。
競聘那天的崗位,有辦公室、新聞部、廣告部,七八個崗位要調換,每個崗位三、四個競爭者。
有的是真想當,有的是自我展示,有棗沒棗,打一竿子再說。
和別人手拿演講稿,一字一板的讀,一字一板的念,不同。
王蕭蕭什麽也沒拿,直接上了台。
“今天我競聘的崗位是廣告部主任。”
“第一先介紹一下自己的工作經曆。。。”
“第二介紹一下對現有廣告經營的認識。。。”
“第三表一下決心。。。”
這第一,大家早已知曉。
這第二,在準備競聘廣告部主任之前,王蕭蕭在局刊物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論廣播廣告品牌意識”,演講內容基本差不多。
這第三,無非一些團結一致,共闖市場之類的客套話。
“王蕭蕭是今天唯一脫稿的演講,講得很具體,很有內涵。。。”總監的現場點評,是當天的固定程序,卻給了大家廣告部主任非其莫屬的認識。當初,這個認識很快就被改變了。
“不讓你當廣告部主任,不是因為你能力不行。現在台裏的人員,要說經營方麵,沒有一個能比你行的。”這帽子說不高,又高。說高,又是事實。
“中心決定讓齊姐當廣告部主任。她跑了多年政府的線,現在到年齡大了,一直沒有位置安排。”
“社會新聞 這塊,部門也不願意讓你走。所以,決定讓你去做創優作品。算是交換,也不算是交換。”
“現在全國都在做批評報道。這兩年獲獎作品裏,批評報道很容易拿獎。咱們缺的就是這個。台裏的小頻率,都拿了,咱們一直沒有。”主任把這話說的,又是工作的考慮,又是對個人能力的肯定,中聽著。
事情不是湊巧,而是就這麽巧。
第二天,新聞部辦公室,主任、王蕭蕭、竣鋒
”立山記者站來了一個消息,立山礦業公司,立山鋼鐵總公司下屬企業,在勞動湖畔建了一棟家屬樓,說是給勞模建的,但沒有分給勞模,職工意見很大。”
“因為立鋼在立山市影響力很大,當地記者站怕影響關係,今後不好工作,所以想請我們派人去采訪。”
“采訪報道的名字已經起好了,就叫《勞模樓裏無勞模》。”
。。。
喜歡記錄者的密碼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