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塑料大棚小學

字數:5866   加入書籤

A+A-


    中午,三羊鎮中心小學,小學生已經回家吃午飯。

    老師們也都各自休息去了,收發室上著鎖,沒有人阻攔來者。

    這次是慶軍和蕭蕭一起來的。

    學校占地麵積很大,一進院子,南麵是一片大操場,六座塑料大棚在操場陽光下,閃耀著淡藍色的光芒。

    大棚的北側,中一道用塑料包裹在鐵筋焊接的門框上的塑料門。

    塑料門隨著微微傾斜的大棚,向外可以打開。

    走進大棚,裏麵擺著三十幾張桌椅,散亂的放著學生的書本。大棚的側麵上,還開著塑料的窗戶。

    桌椅的中間處是一個鐵爐子,煙囪斜著向大棚外伸了出去。

    出了大棚,外麵北側是一趟黃色塗料粉刷的平房,就是三羊鎮中心小學校的教室了。

    順著平房中間的門洞,再走向裏,又是一片空地,空地北麵,又是一趟同樣的平房。

    教室裏都上著鎖,進不去,兩個人就出來,沿著平房邊走邊看。

    平房門洞上方做了一個三角形的裝飾,上麵寫著1968年,寫明了建設的時間。

    牆麵的黃色塗料色澤還很鮮豔,看上去,這兩年應當重新粉刷過,仔細觀察,一道道縫隙就看了出來。

    最能夠說明問題的是教室的窗戶。

    教室每個窗戶上下都有木板橫著,用二到三根碗口粗的木棍支撐著。

    窗戶上沿過梁邊角處,手指寬的裂縫彎彎曲曲的指向了屋頂。

    透過窗戶向裏張望,教室是尖頂衍架結構,從東到西的一個個圓木三角支架,架在牆上,再支撐著上方的圓木橫梁。

    教室內,從地麵橫七豎八的,豎起一根根木棍,頂在三角架上。這些木棍是後加上去的,防止層頂的橫梁塌下來。

    中午12點45分,有學生陸續來到了學校,確切說是來到了操場上的塑料大棚裏。

    剛剛過完節,新近才開學,孩子們穿的大多是新衣服。

    男孩子是青一色的小棉襖,女孩穿的就是各式各樣了。有碎花的,大花的,就是單一的顏色,也比較麗豔。

    “叔叔好!”看到有生人到來,一些看起來比較調皮的孩子主動的打了招呼。

    “小同學們好!你們是幾年級的學生啊?”蕭蕭問道。

    “我們是三年級的。”說話的是一個小男孩,由於大棚裏熱,小臉通紅。

    “你們全校有幾個班啊!怎麽在塑料大棚裏上課呢?”蕭蕭微微低下身子問道。

    “學校教室說是危險,老師怕塌了,不敢讓我們在裏上課,就搬這裏來了。”孩子的表情很調皮。

    “大棚裏上課怎麽樣,什麽感覺?”蕭蕭保持著低身的狀態,繼續問著。

    “大棚裏,早上來的時候,冷得要命,凍得直鼻涕。到了中午,又熱得直冒汗。好多同學都感冒了。”孩子又是調皮 的答道。還不時的看著蕭蕭手裏的采訪機。

    “你們是什麽時候搬進來的。”蕭蕭盡量把語氣放得溫柔一些。

    “今年春天開學的時候,開始在教室裏上了幾天課,後來就不讓上了,修了這些個大棚,就搬進來了。”

    “你們願意在塑料大棚裏上課不啊。”

    “開始覺得可好玩了。你看,這上麵還有窗戶。可後來,就凍得流鼻涕了。”孩子邊說,邊用棉襖袖子擦著鼻涕。

    “剛才我看教室裏麵支著柱子,窗戶上也支著木棍子。這是什麽時候支的。”蕭蕭稍微抬了抬身,向周圍幾個孩子問了起來。

    “這是去年就支上了。”

    “不對,前年就支了,一點一點支的,後來越支越多。”

    “那窗戶上的是去年支的,支了以後,教室裏可暗了。”

    教室裏孩子多了起來,七嘴八舌的向蕭蕭講了起來。

    下午一點,學校上課的鈴聲響了起來,學生回到了座位上,老師還沒到。

    本來打算離開教室,去校長辦公室,見老師還沒來,蕭蕭轉身又向最後一排的孩子問道:

    “全校就你們這六個班級在大棚裏上課嗎?其它年級的學生呢?“

    “他們去哪了我不知道。這裏隻有我們大一些班級的在這上課。”

    “叔叔,我知道。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放假了,沒上學。說這個學期也不來了。”

    說話間,塑料門打開,進來一位老大爺說道:

    “剛才你們老師來說,下午的課不上了,大家站排回家吧!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往外跑啊!”

    來人是學校值班室打更的。

    “今天學校怎麽不上課了。有件事問問你,這塑料大棚是什麽時候建的。誰讓建的。”

    “哎呀,我就是一個打更的,看看門,這些事我可不知道。”打更的大爺急三火四的回答說。

    “校長在哪辦公,他來了嗎?”蕭蕭攔著打更人問道。

    “哎呀,這個你可千萬別問我。現在誰也沒來,估計下午間,也不會來了。”打更人說著,頭不回的走向外麵。

    “王哥,走吧!誰也不來了,聽說你來了,早走了。”慶軍有些幸災樂禍,又為蕭蕭的威懾力打著哈哈,笑著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下午不上課了,孩子們一溜煙跑了出去,在校園裏消失了。

    三羊鎮建在三羊村。出了校門,沿著門前道路,向西二公裏,就是三羊村。

    路邊大樹下,圍坐著幾個曬太陽的村民,這就是村口了。

    見來人開著車,又是問起學校的事,一個村民對邊上年紀稍小的人說,讓去把後街的二叔找來,他了解情況。

    過了一會,樹邊又聚攏了幾個人。

    其中一個被稱做二叔的,開始述說起學校的事來。

    三羊鎮中心小學是1968年建的,說來也有35、6個年頭了。

    當時二叔才二十多歲,家裏老父子是村長,他是民兵連的連長。

    當時鎮上辦了磚廠,鎮上就頂了些磚頭,從三羊村又出了些地,再從各村抽調些壯勞力。

    聽說是給各村的娃建學校,大家二話沒說,自己帶著幹糧,本來說是從臨近的村,每個村抽五個,結果各村都來了。

    大家七下八下,熱火朝天的把學校就蓋起來了。

    這學校是當時鎮上最好的房子,比鎮政府的都好。

    房屋質量本來是沒問題。

    可這十多年,房子都沒有維修過。

    特別是夏天裏,外麵下大雨,屋裏下小雨,泡來泡去,把牆給泡浮囊了。

    聽了二叔的介紹,蕭蕭心裏明白。單單是雨水泡了,還勉強能過得去。

    北方這冬天一到,嚴寒的氣溫下,磚裏、牆裏的水份結了冰,脹了起來,春天再化開,幾年的功夫,這房子也就糟了,慢慢的就成了豆腐渣。

    “這房子裏和窗戶上的木棍是什麽時候支上的。”蕭蕭問道。

    “這房子五、六年前就不行了。開始是哪漏補哪,哪裂了修哪。後來漏的地方越來越多,怕房頂塌了,就用木棍撐著。”

    “打去年,窗戶上裂縫越來越大,就用木板、木棍在上麵撐著。再後來,就差點把窗戶糊死了。”二叔繼續說道,語氣也有些怨言。

    “等到了去年那會。滿屋子跟挖煤洞子似的,再也撐不下去了。老師、校長再也不敢讓孩子在教室裏呆著。時不時的上半天課就不上了,就趕緊讓娃們回家。”

    說話間,一輛警車從村西頭駛過來,從大家身邊經過。

    車窗微微開了道縫,車內的人這才張望過來,向學校方向駛去。

    “聽說你們來了,學校不讓上課了, 這不讓派出所的來了。”說著,幾個膽小的走了。

    “你們找過學校校長和老師沒。”蕭蕭邊錄音,邊問道,並沒有理會警車的到來。

    “找了,鎮上都找了。校長說他們已經打了幾年的報告,申請維修。上邊說沒錢。鎮上也是這麽說,報告早就遞上去了,就是不批。一些家長實在不敢讓孩子在學校裏上課,就把娃領回家了。”

    “你們再不來,咱們就要去省裏找你們去了。”

    “你們的節目咱們都聽,辦得太好了,真為老百姓說話。”整個過程隻有二叔一個人在講,這後一句話,即是實在話,也是帶些討好的,讓記者把事情實在的辦一下。

    說話間,警車又折返回來,並沒有停下,而是在村西頭空地上停了幾分鍾後,就開走了。

    後來在鎮子裏知道,警車過往後,看到車輛前麵擺放著“新聞采訪”的銅牌子,省城的車牌號,記者手中的采訪機,確認是真記者之後,向所裏做了匯報,也不想參與這事,任務也就完成了。

    見警車來來往返,又有兩位村民招呼著,也走了。

    二叔也不再逗留,留下聯係方式,末了又說,一定要幫助反映反映,幫助把問題解決了,孩子上學實在太難了。

    想了想又指著學校方向說,過了學校那段路,見了路口往右拐,再往前開,一排平房,上麵掛著紅旗的,就是鎮政府了。。。

    喜歡記錄者的密碼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