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侵吞職工養老金
字數:6175 加入書籤
1
老於的官司打勝了。
老於創辦了自己的雞業公司。
開業那天慶典辦的是紅紅火火。
當地的養雞戶給老於送上了一隻繡著一公一母公雞的匾。
“您是王記者嗎?有件事情想麻煩您一下。”說話人自稱是老於的親侄兒,叫於新,開了一家鮮花店,同時還搞岩土工程。
“有什麽事情嗎?”蕭蕭打量著來人。一米七五的個頭,黑黑瘦瘦,門牙稍大,眼睛很有神,笑起來瘦的臉歪歪著,笑意卻顯得很誠懇。
“這是老於的親侄子,這不老嶽母退休後,養老金被單位扣發了,家裏正為這事發愁呢?”邊上一位熟悉的人連忙引見著。
“那你沒有找律師啊?老於這官司不是剛打完嗎?”蕭蕭問道。
“其實開始想找來的。這官司打完之後,發現你們更厲害。再說了,打官司不得花錢嗎?”張新不好意思的笑笑說。
如果要說前一句是恭維,這後一句倒是實話中的實話。確實,很多打聽眾熱線請求幫助解決問題的聽眾,直截了當的就說,找記者就是因為不收費。
2
“和您實說了吧。我媳婦家裏三個姑娘,我媳婦最小。二個姐夫都在機關工作。就我是幹個體的。雖說有錢,可家裏人都看不上。我也很少回他們家,回去了指不定哪句話,就回到了沒有個正經工作上。”張新介紹說。
“有時候人家就明說,幹啥,再有錢,也不如找個好單位工作。想想也是,人家要的是麵。我再有錢,這錢也是我和我媳婦花。如果對外說老姑娘的老公有錢,也不如鄰裏間說大姑娘和二姑娘在機關工作,有出息。”
“我嶽母退休五年了,原來她是區牙病防治所的,幹了一輩子。五年前退休後,自己開了一個診所。開始所裏的人不知道,可幹時間長了,老太太原來人就好,一些老顧客就到老太太那看牙。這事就讓所裏知道了,結果就把老太太的養老金給扣了。一共15萬多元。”
“我合計著,這事我幫老太太解決解決,在家裏也有麵子,省得老看不上我是個體戶。”張新一口氣把情況說完了。
那個時候,單位職工退休後,養老金還是由單位來發放,每個月需要去單位領取。
“你有沒有找過其它人,媒體什麽著。”蕭蕭問道。
“找過,開始找單位。單位的主任也姓張。說老太太開辦的診所,距離防治所不遠,影響了他們的生意。又說企業退休職工不許自己開辦診所。也找過其它媒體,結果據說這主任和省裏一個領導認識,記者來采訪後,都是那個領導把事兒給壓下了。沒有誰能報道出來。“張新介紹說。
3
申城市很大,而且很早的時候就很大。中部三個行政區非常早,是老區,解放前,甚至追溯到清的時候就有了。
張新嶽母家住在東北部的區域,不在三個老行政區範圍內。解放前是這裏居住的人家大多是外來的人口。解放後,周邊地區建了很多大學,但是棚戶區的麵貌並沒有變化。
區牙病防止所設立在八十年代改造後的二層小樓裏。
張新的嶽母叫李淑琴,近七十歲了,退休後在區牙病防治所補差,幹了四年多,正好遇到都下海,自己和另一位退休人員,合著辦了一個私人門診。
李淑琴人長得白淨,個頭不高,胖胖的。
小門診距離區牙病防治所有兩條馬路。
那個時候看牙所還不是暴力時代,收入不高。
養老金被扣三年多了,加上另一位退休的,加一起有10幾萬元錢。
“我們去找過所裏的秦主任,她就說我開的所影響了她們的生意,搶了她們的顧客。”李淑琴說道。
“你有找過衛生局沒?”蕭蕭問。
“找過,人家說秦主任的事,他們管不了。後來也找過媒體,最後說也管不了。秦主任有人,在局裏沒人能管。”李淑琴介紹說。
“這錢哪去了,是歸公了還是誰花了。”同來的報社的記者問道。
“說是給職工發福利了。”
“那你不簽字,這錢怎麽上的賬。”報社的記者問道。
“那肯定就是假賬唄。我不簽字,他工資報表得往上報,錢肯定是發到單位了,不作假,這錢怎麽往上報啊。”
4
區牙病防治所,在二樓。
此前,蕭蕭和報社的同行去了區衛生局,辦公室的人員表示說,秦主任在所裏等著呢,聯係好了,直接去那就行了。
秦主任看上去五十多歲,短發,皮質白淨,年輕時候肯定是個美人。
見蕭蕭一行三人到來,同來的還有另外一家都市報的記者,立刻笑著迎了上來,客氣一番後,請大家落了座,又安排人給沏了茶水,放到桌上。
秦主任的辦公桌坐北朝南,因為是下午,窗戶散進來的陽光,讓秦主任更加白晰。
關於秦主任和那位省領導的說法很多,有說是同學,有說是鄰居,有說是一起的知情。當然了,男女之間,也有說是相好的。至於好到什麽程度,並沒有具體的證明。“聽說你們來了。哎,你們的牙都不是很好吧!報道你們反正出不去,不如交個朋友,明天你們來,我給你們整整牙,清洗清洗,家人朋友來都行,交個朋友。”秦主任毫不客氣的把“報道反正出不去”說得很重。
秦主任的能力大家有所耳聞,這一有所耳聞,就出現了信息的不對等。對方隻知道來人是記者,一家報社的,一家電台的,而不知道這裏有三家單位的記者,還有一家隻說是一起的,並沒有說明是哪家的。
這種信息的不對等,就讓秦主任認為,來的就是兩家單位的,留的電話、姓名也是兩家單位的。甚至她一度認為,其中的一個人,隻是一個開車的。
其實,秦主任的判斷並沒有出現問題,問題就是太自信了。三個記者當中,沒有表露身份的,也是一名報社記者,隻不過不是文字記者,而是攝影記者。
那個時候,記者通常是西裝革履,夾著公文包,要麽就穿著夾克。而攝影記者通常穿著馬甲,方便各種部件隨身攜帶。
這種自信的判斷失誤,導致了出現致命的判斷錯誤和最終難以收拾的結果。
5
秦主任的話,充滿了自信,也充滿了羞辱。什麽叫牙都不好,什麽叫報道出不去,什麽叫過來給你們看看,家屬還可以來看。
這看似利誘的話,聽著卻是別樣的滋味。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施舍。
但是,今天秦主任卻錯了。這種施舍也好,羞辱也好,似乎並沒有激怒一行三人。因為,接下來,秦主任說話也毫不掩飾對三個人的輕視。
秦主任介紹的情況,和張新、李淑琴說的基本一致。
李淑琴退休了,返聘在所裏,後來自己單幹了,掙了錢。影響了其它職工的積極性,搶了所裏的生意。所以所裏決定停止發放二人的養老金。什麽時候兩個人不幹了,再恢複發放。這裏是發放,而不是補發。
至於養老金的用途,說是所裏用了。
因為那個時候單位有小金庫,似乎這些錢理所當然的就充了公,歸了所裏。
問到這些錢是如何入賬的,秦主任似乎有些緊張。立刻又強硬的說,這些事是所裏的事,你們沒有權力知道。
秦主任的自信、傲慢、無禮,就像石頭砸到棉花上,悄無聲息。沒有質問,沒有追問,沒有不友好。
三個人對視了一下眼神,決定離開這個辦公室,離開這個似乎可以掌管天下的秦主任。
來的時候三個人已經做好的準備,回去的時候,也同樣做好 做準備。
6
“王哥,我回報社,主任把我找去了,問我是不是去區牙病防治所了。我如實把情況說了,主任說這個報道別搞了,人家關係來了,而且正好管著咱們。”L都市報的小張既不滿,又無奈,又在意料當中的說道。
“哈哈,我也是剛剛要和你打電話,說這事。我剛到辦公室,主任也找來了,基本一樣。很直白的,沒有一點婉轉的說這個事別報了。事情和我們聽說的一樣,看來這關係真的不一般啊。”蕭蕭電話裏說道。
“行啊。這個事咱們也沒辦法。就得看許哥那怎麽樣了。幸好他今天沒露頭,要不也得被斃了。”小張說道。
“哈哈,現在是三點多一點。你等等,我兩個小時把報道寫完,給許哥送過去。你晚上沒事吧,一起坐坐,去去火。”蕭蕭說道。
7
晚間七點多,夜經濟火了起來。
三個人相約聚到了藝術學院西牆外的小巷子裏。
這條街有年頭了,小巷子子兩邊的樓房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建的。
樓下是商業網點,上麵是居民住宅。看著熱鬧,實際很是糟糕。
蕭蕭學過城市規劃,一直對這種設計抱著批評的態度。
首先就是環保的問題,樓下人聲嘈雜,影響休息。
有商業就有人流,有人流就有車流,特別是上下班早晚高峰,天天堵。
中午來吃飯的人多了,中午也堵。加上室外燒烤,可能出現的火災隱患,除了下樓吃飯方便,沒一點好的地方。
雖然亂,這卻著實是一條充滿特色的餐飲一條街。
這條街剛剛建設,蕭蕭就居住在這裏。當時還是路邊搭的活動房、帳篷。
冬天帳篷支著爐子,夏天就在帳篷周圍擺上桌椅。
街上主要有幾家靠著賣雞架、燒烤發了家,再後來就買了樓,進了大廳。
商品房建好後,這裏就更熱鬧了。
特別是到了晚間,藝術學院的學生都在這裏吃飯。
有了藝術學院的學生點綴,成功的男士,有情人的帶著情人,沒情人的帶著朋友,夜幕下,五光十色,盡顯人情世故。
特別是一些被稱為”教獸“的,不顧臉麵的,帶著數個打扮時尚的,可以是孫女輩的學生,讓一些人羨慕,也讓更多的人厭惡。如果現在,這些人渣早就被清出了校園。
喜歡記錄者的密碼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