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八方來客

字數:4049   加入書籤

A+A-




    文化節第一天上午,由文學院馮副院長主持的鵬城曆史研討會在市圖書館大廳舉行,吸引了近兩千人參加,樓道上,二樓和三樓都擠滿了人,這就是號召力。

    下午的鑒寶大會在體育館舉行,李老師帶著幾個鑒寶人分成幾組接待著手持寶貝的市民,家裏有點老物件的基本都想來請專家給看看。

    一直持續到晚上七點,還有人陸續往這裏趕,最後沒辦法啊,李老師幾個人商量一下,宣布在鵬城開一家很大的古董店,會派人長期駐紮。

    鑒寶大會一結束,施工隊立刻進場施工,明天這裏將作為紅色文化教育主題的會場,張俊乙帶來的畫卷也被掛在了顯眼地方。

    還有一些關於鵬城市發生過的大小戰役的介紹和主要事跡材料。

    晚上,鵬城迎賓大酒店宴會廳,三個圓桌基本坐滿了。

    主桌上,馮老爺子穩坐中間,旁邊李老將軍和趙石頭,其次是馮慶雲和馮副院長,郭懷民,馮剛兩口子,趙長友。

    張俊乙和王德林在另外一桌陪著銀行的代表和鑒寶專家們。

    還有一桌是幾個副市長和各局領導。

    因為趙倩和溫浩的關係,趙石頭和馮剛家裏應該算親戚了,說起話來也是很隨意的。

    郭懷民和趙長友作為東道主肯定要好好表現一番的,拿出了十二分的本事,一杯接一杯的喝著。

    張俊乙和王德林這邊把酒宴當成推銷會,向幾個銀行的代表介紹些鵬城未來的規劃,幾個銀行代表也是很認真的聽著,他們可是帶著任務來的。

    正聊著,張俊乙聽見有人叫自己,是馮剛。

    張俊乙起身往這邊走過來。

    “明天安排一下,我爸和李叔想去春山縣的後山看看。”

    “知道了,舅舅,額……馮書記。”

    “都一樣,去吧!”馮剛笑了笑。

    馮剛一旁的趙長友臉色不對了,他是知道張俊乙的身份的,但是馮剛這麽寵張俊乙,這就說明了另外一個問題。

    酒足飯飽,準備各自回家,郭懷民和趙長友叫住了張俊乙。

    “明天一早你給馮建東打電話,讓他準備一下,通往景區的路上一定要注意衛生和安全,你別讓兩位老將軍太累了,下午還有宣講會,雖然不需要他們發言,也得注意精神狀態。”

    “知道了,兩位領導,我會注意的。”

    回到陳曉家裏,陳曉還沒睡,坐在他的臥室裏看書等著他。

    “累了吧?鍋裏給你留了湯,我去給你熱一下。”

    陳曉剛準備起身,被張俊乙拉住抱在了懷裏,隨手還關上了門。

    “你幹嘛?忙了一天了,你不累嗎?”陳曉掙紮著想要離開張俊乙的懷抱。

    張俊乙直接一個公主抱把陳曉抱起,扔到了床上……

    半個小時後。

    陳曉撫摸著趴在自己懷裏的男人。

    “你這是要解壓嗎?還是酒後亂性?”

    回答她的隻有張俊乙輕微的鼾聲。

    第二天是紅色文化教育,體育館的大門打開,早就在門口等待的中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排隊進入參觀。

    每個展示區都有專人解說,省市電視台的人扛著攝像機搜索著每一個畫麵。

    不多時,郭懷民和趙長友陪著兩位老將軍到達現場,學生們一齊行禮向老人家致敬,相互回禮過後,兩位老人上車,往春山縣而去。

    一大早就接到電話的馮建東和黃德飛早就在景區門口等待著,還有劉誌剛等人,都站成一排。

    一群人簇擁著兩位老人往山上慢慢走去。

    看著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兩位老人感慨萬千,回憶過去,潸然淚下。

    張俊乙偷偷的湊到王德林跟前附耳說了什麽,王德林一下子高興起來,扭頭安排去了。

    因為年事已高,兩位老人也沒走多遠就返回門口,王德林在門口已經讓人準備了筆墨和紙。

    “呦!這還不能白來啊?哈哈……”等老爺子一看就笑了。

    張俊乙順勢湊上前說道:“老爺子,這裏馬上就要申請國家旅遊區了,來的人會更多,紅色教育不能懈怠,你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流血犧牲的地方,得讓後世知道。”

    馮老爺子點了點頭轉身說道:“老李,你來吧!我的字不行,還是你的字拿得出手。”

    “行吧!我就獻醜了,寫什麽?”

    “您就寫孤山風景區五個字就行了。”

    “好!”

    李老將軍拿起毛筆,王德林和馮建東急忙上前給押住了紙。

    字寫得蒼勁有力,氣勢磅礴,確實很好。

    李老將軍題上名字,放下筆,眾人鼓起掌來。

    張俊乙陪著回市區,王德林這邊已經開始把字拿走開始裝裱,並且通知旅遊局那邊按著這個字體重新安排宣傳海報。

    下午是紅色事跡宣講,郭懷民要求市區所有機關單位,除了必要的值班人員以外,所有人必須到場。

    場地設在了體育場的中間位置,可以容納三千多的會場座無虛席,先播放了戰爭年代的紀錄片,隨後由講解員開始介紹兩位老將軍的身份,當戰士當年參戰的事跡,又講了很多英雄事跡和鵬城本地老百姓的擁軍愛民。

    第三天的國畫和書法比賽就是另外一種風景了,體育館的內場地布置了很多長桌子,書法比賽用的紙都是由劉闖的文化公司提供,當然會印上公司名字,也算一種宣傳。

    一個主裁判,四個副裁判,先評比了國畫,當然是以馮慶雲教授的意見為主,畢竟他是權威。

    一個上午就就在幾十幅畫卷裏麵選出了前三名,由幾個領導親自頒獎,主要是獎杯和獎狀,獎金很少,但是能被大師認可,這就是巨大的榮譽。

    下午的書法比賽,按年齡分組,參加的人確實很多,從幾歲的到成人都有,還有很多愛好者圍觀。

    三天的文化藝術節真正的是把四麵八方的人都吸引了過來,周圍幾個市的文物、書畫愛好者基本都來了,預計的三萬人其實超出了很多。

    藝術節還沒結束,劉闖的文化傳媒公司接到了很多學校,單位,企業和個人的訂單。

    畫裝飾畫的,設計牌匾的等等,訂單已經排到了幾個月以後了。

    劉闖打來電話,興奮的都快說不出來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