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十二條
字數:3789 加入書籤
張俊乙重新回歸,很多人的心情是複雜的,不過這都不影響他的高調。
之所以說高調,是因為要是以前,張俊乙肯定會推脫一番,找個小辦公室窩著,然後拿出一個“金點子”一鳴驚人,這才是張俊乙一貫的作風。
而這一次,張俊乙直接坐進了縣政府大樓裏掛著“副縣長”標識牌的辦公室。
知道他身體有傷還沒有恢複,馮建東特地交代給張俊乙配了個秘書,他竟然也接受了。
這個秘書不是別人,是最初給馮建東當秘書的那個文靜的小姑娘。
當初就是因為怕小姑娘不方便,還是縣書記的王德林讓張俊乙在生活上多照顧一下馮建東,才有後來突發腦溢血被張俊乙送醫院的事情。
縣政府內部關於張俊乙的表現逐漸出現了一些流言,有的說張俊乙去新京三個月,約會了新京的那一套麵子工程,知道了排麵的重要性。
有的說張俊乙現在有後台了,原形畢露了,不需要再裝清高了,畢竟是省長的幹兒子。
這些流言都是在縣政府內部流傳著,都是年齡大的幹部看著年輕幹部逐漸占據了各要害部門,心裏酸溜溜而已。
張俊乙肯定不會理會這些,他請來了徐曉雲和韓宏波以及李梧桐,四個人開起了閉門會議。
連馮建東都不知道他們在“密謀”什麽。
但是他清楚的知道這四個人的經曆,韓宏波在建設局和開發區還有招商局待過,李梧桐是財經大學的高材生,徐曉雲在縣民政十多年,又在鄉鎮待過,張俊乙是農村長大的,基層和招商局也都待過,可以說春山縣這兩年的發展離不開他的努力。
三天的時間,馮建東拿著一份十三頁的春山縣五年發展改革建議書,手不自覺的抖了起來。
除了首頁目錄,一份建議書一共有十二條關於春山縣的發展建議,涵蓋了經濟、教育、城建、廉政等各個方麵。
馮建東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看了兩遍,他心情很是複雜。
“很好,但是實施起來很困難,十二條當中有七條都是需要投錢的,這個十裏運河觀光帶,體育公園、高校和基礎設施改善絕對不是說幾十萬幾百萬能解決的,可能要幾個億。”
“工業規劃我可以理解,也比較容易實現,畢竟有南北幫扶這個大政策在,但是這農業結構調整,提高經濟作物的比例,這個太困難了,你們也知道我們春山縣的地域,北部山區,南部平原,農作物很難高產。”
馮建東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見。
張俊乙點了點頭,馮建東確實是個負責的領導,對春山縣的情況還是很清楚的,畢竟是帶隊去過鄉鎮指導工作的。
“馮書記,我知道有困難,我們幾個提出的這十二條,就是要一條條去克服的,如果定的目標太低,我覺得省裏也交代不過去的,比如這個引進高校,我們完全可以尋求省裏的支持,主要是我們得拿出態度來,可以聯合開發區的企業一起向省裏爭取,隻有企業沒有相應的人才肯定是不行的,高校來了,這麽大個開發區,吸收他們的畢業生不下話下,這幾百人在春山縣定居,不也是促進經濟發展嗎?”
張俊乙分析著,馮建東有點恍然大悟的感覺。
“等新縣長來了,我們開會討論一下,然後向省裏匯報吧!這裏麵十二條如果能做到一半,我馮建東也能無愧春山縣五十萬老百姓了。”
馮建東看著眼前的報告和四個平均年齡三十出頭的年輕人,突然有種落伍的感覺,難道自己真的要被“淘汰”了?
馮建東還在猶豫不決是否要上報省裏。
張俊乙四個人已經開始分工協作了,徐曉雲負責農業結構優化,李梧桐負責經開區的產業園劃分,韓宏波負責企業人才需求調查,張俊乙則是負責城建規劃工作。
當然了,這些工作基本不需要身體力行,林崢和顧天佑已經成長起來了,很多事都可以交給他們去做了。
張俊乙的身體還是不允許他過於勞累的,溫慧每天都會打電話叮囑他吃藥,陳曉也是基本上一天一個電話。
為了方便生活,張俊乙搬出了宿舍,到自己的新房裏麵入住了,跟徐曉雲前後鄰居,生活上也能照顧一下。
坐了副縣長辦公室的張俊乙更忙了,之前的會議已經明確了他這個發展改革小組副組長的職能,一切關於城市發展的建設工程都要他簽字確認。
陽曆七月中旬,春山縣的新縣長才姍姍來遲。
縣政府大樓門口,省組織部的領導帶來了一位氣質文雅的女性,年紀大概四十多歲,一身的書生氣。
站在劉誌剛身後的張俊乙看著這個新來的女縣長傻眼了。
“王老師……”
“張俊乙,我們又見麵了!”
這位王老師正是張俊乙在新京一個半月學習時候的其中一個上課老師。
“你們認識啊?”馮建東問道。
“認識,我在新京學習的時候,王老師負責社會管理學的教學,沒想到她會來。”
一通介紹過後,在會議室裏舉行簡單的歡迎儀式。
“經省裏研究決定,王成霞同誌擔任你們春山縣的代縣長,為期一年,希望你們精誠合作。”
一陣掌聲過後,這位王老師也是很客氣。
“很高興能來到春山縣,我這次可是帶著組織任務來的,而且隻帶著眼睛和耳朵來。”
她的意思很明確,她來到春山縣隻看隻聽,不插手具體事務。
張俊乙倒是明白了這位王老師的意圖,研究一條省管縣的成功路子,因為那位首長告訴他,高層對於於省管縣還是成立縣級市是有爭議的。
經濟發展是要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後富,城市發展同樣如此,需要一部分城市先發展起來,特別是縣區級。
張俊乙還沒有那麽大的眼界,他現在能顧及的隻有春山縣,他知道這對春山縣來說是個很大契機,必須要抓住。
聽說新縣長是張俊乙的老師,很多人都感歎這下是徹底沒人能管的了他了。
這位王老師似乎根本不懂“為官之道”,對於張俊乙提出了的“十二條”,她隻是簡單的看了一遍,又問了張俊乙幾個問題就簽字了。
馮建東是欲哭無淚,他還指望新來的縣長能勸導一下張俊乙,這怎麽有點像老師跟學生在討論學術問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