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第二次勘察

字數:2638   加入書籤

A+A-


    兩人立刻蹲下,用樹枝輕輕撥開落葉,露出下方的紅褐色泥土,泥土中沒有發現腳印、纖維或血跡,隻有幾顆散落的碎石,與采礦路的碎石成分一致。“應該是野生動物翻找食物留下的,不是人為翻動。” 小王用試紙檢測泥土,沒有發現疑似血跡的反應,失望地將落葉恢複原狀。
    西側溝壑深約 1.5 米,寬 2 米,底部堆積著雨水衝刷下來的枯枝和石塊。隊員小張和小陳沿著溝壑邊緣向下攀爬,防滑鞋踩在濕滑的泥土上,發出 “咯吱” 的聲響。“這裏有塊黑色塑料碎片!” 小陳在一處石塊旁發現了線索,碎片約手掌大小,邊緣有明顯的斷裂痕跡,表麵沾著少量紅褐色泥土。他將碎片裝進證物袋,遞給小張:“會不會是嫌疑人車輛上掉下來的?或者是李逵的物品?” 小張拿出之前在采礦路發現的轎車保險杠碎片比對,兩者材質不同 —— 新發現的塑料碎片是聚乙烯材質,常用於食品包裝,而保險杠碎片是聚丙烯材質,顯然無關。“應該是村民丟棄的垃圾,被雨水衝到了溝壑裏。” 小張無奈地搖了搖頭,繼續向前勘查。
    小楊帶著隊員小趙和小劉來到第一個廢棄礦洞前。礦洞入口高約 1.8 米,寬 1 米,洞口被雜草半掩,內部漆黑一片,隻有勘查燈的光束能照亮前方幾米的範圍。“裏麵空氣流通嗎?先測一下氧氣濃度。” 小楊拿出便攜式氧氣檢測儀,數值顯示正常後,三人才依次進入礦洞。礦洞內部狹窄,地麵凹凸不平,牆壁上布滿了當年采礦留下的鑿痕。“注意牆麵和地麵,看有沒有新鮮的摩擦痕跡或丟棄物。” 小楊的勘查燈在牆壁上掃過,除了自然形成的苔蘚和鏽跡,沒有發現人為活動的痕跡;地麵的碎石上覆蓋著厚厚的灰塵,沒有腳印或拖拽痕跡,隻有幾隻蝙蝠受驚後在礦洞內飛竄。
    在第二個礦洞深處,小劉的勘查燈照到了一個金屬物件。“楊隊,這裏有個東西!” 三人立刻圍過去,發現是一把生鏽的鐵鍬,鍬頭部分埋在泥土裏,木柄已經腐爛,隻剩下半截。“鍬頭的鏽跡是長期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形成的,沒有新鮮的使用痕跡,木柄腐爛程度至少有 5 年以上,應該是當年采礦時遺留的工具,與案件無關。” 小楊用手觸摸鍬頭,沒有發現指紋或血跡,將其拍照記錄後,繼續向礦洞深處排查,直到礦洞盡頭的塌方處,也沒有找到任何與案件相關的線索。
    第三個礦洞的情況與前兩個類似,內部漆黑潮濕,布滿灰塵和碎石。小趙在礦洞中部發現了一處新鮮的煙蒂,煙蒂品牌是 “紅雙喜”,與之前在磚窯現場發現的煙蒂品牌一致。“這個煙蒂會不會是嫌疑人留下的?” 小趙興奮地提取煙蒂,卻發現煙蒂上的唾液斑已被礦洞內的潮濕空氣破壞,無法提取 DNA,且煙蒂的生產日期是 2023 年,距離案發時間太久,無法確定是否與案件相關。“可能是之前的探險者或拾荒者留下的,不能作為有效線索。” 小楊遺憾地將煙蒂裝進證物袋,作為備選證據帶回實驗室。
    中午 12 點,三組隊員在采礦路中段匯合,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疲憊和失望。“東側樹林和西側溝壑都查完了,除了一塊無關的塑料碎片和一些自然痕跡,沒發現有價值的線索;三個廢棄礦洞也排查過,隻有一把舊鐵鍬和一個失效的煙蒂,沒有找到作案鈍器或李逵的隨身物品。” 小李匯總著勘查結果,語氣裏滿是沮喪,“嫌疑人會不會根本沒往這些地方丟棄東西?或者我們漏查了什麽?”
    小楊坐在一塊平整的石塊上,拿出采礦路的地圖,仔細標注已經勘查過的區域:“我們已經覆蓋了采礦路兩側 50 米範圍內的樹林和溝壑,三個廢棄礦洞也查得很細致,沒有遺漏明顯的區域。嫌疑人反偵察意識強,可能在拋屍後就把作案鈍器和李逵的物品帶到了更遠的地方,或者扔進了山下的河流裏,所以我們在這裏找不到線索。”
    “那李逵的手機和錢包呢?他提現的 2 萬元現金總不能憑空消失吧?” 小王疑惑道。小楊搖頭:“現金可能被嫌疑人揮霍了,手機和錢包很可能被銷毀或丟棄在我們沒查到的地方 —— 比如山下的垃圾站、農田,或者更遠的市區。我們現在的勘查範圍還是太小,隻局限在礦山周邊,或許需要擴大到山下的村落和河流。”
    下午 2 點,小楊帶著隊員返回刑偵支隊,手裏的勘查記錄除了 “黑色塑料碎片”“舊鐵鍬”“失效煙蒂”,沒有任何關鍵線索。他走進會議室,向李明匯報情況:“礦山周邊擴大勘查未發現有效線索,作案鈍器、李逵的隨身物品均未找到,僅提取到無關的塑料碎片和舊工具,推測嫌疑人可能將關鍵物證帶離了礦山區域,或丟棄在更遠的地點。”
    會議室裏的氣氛再次變得凝重。小周皺著眉:“礦山是嫌疑人逃離的必經之路,他沒理由不在這裏丟棄物證啊?難道我們的判斷錯了,嫌疑人不是從采礦路逃跑的?” 小王也跟著補充:“要是找不到作案鈍器和手機,就沒法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就算找到嫌疑人,也很難定罪。”
    李明沉默片刻,卻沒有否定之前的方向:“勘查沒有發現線索,不代表嫌疑人沒從這裏經過,可能是我們的勘查手段還不夠完善,或者物證被自然環境破壞了。” 他看著小楊提交的勘查地圖,“接下來調整方案,小楊你帶隊,聯合水文部門,排查山下的河流和水庫,看能不能找到被丟棄的手機或作案鈍器;同時,擴大對山下村落垃圾站的排查,重點找近期丟棄的黑色塑料袋或金屬物品。”
    小楊點頭,雖然這次勘查沒有收獲,但他並沒有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