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 黑色長安之星
字數:2873 加入書籤
另一方麵,重新梳理劉百軍的通訊記錄和資金往來,尋找他與 “黑色外套男子”(若存在同夥)的關聯;同時,技術科加急處理現場提取的皮膚組織樣本,嚐試通過更精密的檢測手段,提高與劉百軍 DNA 的匹配度。
傍晚時分,小王向李明匯報調查進展:“已確認張殿權口中的‘劉某’為其鄰居劉百軍,兩人因合夥購買挖掘機產生經濟糾紛,存在多次衝突,劉百軍具備作案動機、時間和車輛特征,且案發後失聯,目前已列為重點調查對象。但暫未找到確鑿證據(如作案工具、DNA 直接匹配、車輛直接關聯),證據鏈尚未閉環,需進一步排查。”
李明點頭:“繼續加大對劉百軍的追查力度,尤其是郊區山區的搜查,他很可能藏匿在那裏。同時,提醒各小組注意安全,劉百軍有暴力傾向,若發現其蹤跡,先控製再匯報,避免發生意外。”
夜幕降臨,刑偵支隊的燈光依舊明亮。小王看著劉百軍的照片,心裏清楚,雖然目前缺乏確鑿證據,但劉百軍的嫌疑已無法回避 —— 隻要找到他的藏匿地點,或找到被銷毀的車輛、作案工具,就能徹底鎖定他的罪行。他拿起對講機,對隊員說:“明天一早,我們去郊區的廢棄工廠區搜查,一定要找到劉百軍!”
窗外的夜色中,警燈閃爍,一場圍繞核心嫌疑人的追查,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小王知道,這場較量不僅是與時間的賽跑,更是與證據的博弈 —— 隻有找到那關鍵的 “確鑿證據”,才能將凶手繩之以法,給張殿權的家人一個公正的交代。
8 月 28 日清晨,小周帶著隊員在郊區的汽修店逐一排查,黑色長安之星麵包車的線索已中斷三天,按照李明的部署,他們需從車輛維修記錄入手,尋找可能被遺漏的痕跡。當走到 “誠信汽修” 店時,老板的一句話讓僵局瞬間打破:“那輛右側有劃痕的黑色長安之星?我修過,上個月來換過後保險杠,車主叫秦懷裏,說是他姐夫的車,讓他來修的。”
“秦懷裏?他姐夫是誰?” 小周立刻追問,心髒因這突如其來的線索加速跳動。老板翻出維修記錄,指著 “車主簽名” 欄:“他沒細說,就留了個電話,說修好了聯係他就行。” 小周接過記錄,撥通了秦懷裏的電話,鈴聲響了許久才被接起,電話那頭傳來含糊的聲音:“誰啊?大清早的。”
“我們是市刑偵支隊的,想向你了解一下你名下的黑色長安之星麵包車,8 月 22 號前後,這輛車在誰手裏?” 小周開門見山,語氣嚴肅。電話那頭的秦懷裏瞬間沉默,過了幾秒才支支吾吾地說:“車…… 車是我姐夫劉百軍借走了,22 號下午借的,說要去拉點東西,之後就沒還我。”
“劉百軍?” 小周與隊員對視一眼,確認這就是他們追查的重點嫌疑人,“他借車時有沒有說要去哪裏?有沒有提到和誰見麵?你最後一次聯係他是什麽時候?” 秦懷裏的聲音帶著慌亂:“他沒說去哪兒,就說很快回來。22 號晚上 10 點多,我給他打電話問什麽時候還車,他說‘別管了,車你也別找了’,之後電話就打不通了。我…… 我也不知道他做了什麽,要是早知道他犯法,我肯定不借他車啊!”
為了核實秦懷裏的說法,小周立刻帶隊前往他的住處。秦懷裏住在郊區的平房裏,見到警員時臉色蒼白,雙手不停發抖。他從抽屜裏拿出車輛登記證,上麵明確寫著 “車主:秦懷裏”,車型正是黑色長安之星,登記日期為 2023 年 5 月。“這車是我去年買的二手的,平時很少開,劉百軍是我姐夫,他開口借車,我也不好拒絕。” 秦懷裏解釋道,“22 號下午 3 點,他來我家借車,還帶了個黑色袋子,看著沉甸甸的,我問裏麵是什麽,他說是‘工具’,我也沒多問。”
小周讓隊員調取秦懷裏住處周邊的監控,畫麵顯示 8 月 22 日下午 3 點 15 分,劉百軍駕駛秦懷裏的黑色長安之星離開,車身右側的劃痕清晰可見,與拋屍車輛特征完全吻合;下午 4 點,車輛出現在解放西路附近,與張殿權遇害地點的時間線高度重合。結合秦懷裏的證言和監控證據,可確認劉百軍在案發時間段駕駛該車輛,具備重大作案嫌疑。
當天上午 10 點,小周返回刑偵支隊,向李明匯報這一關鍵突破:“已確認黑色麵包車車主為劉百軍的小舅子秦懷裏,案發當天下午,劉百軍以‘拉東西’為由借走車輛,且案發後失聯,車輛至今未歸還;監控顯示劉百軍駕駛該車在案發時間段出現在解放西路附近,與拋屍車輛軌跡完全一致,可確定劉百軍為本案重大嫌疑人,建議立即實施抓捕。”
李明當即召開緊急會議,製定抓捕方案。“根據秦懷裏和劉百軍朋友的供述,劉百軍可能藏匿在郊區的廢棄工廠區,那裏有他以前幹活時留下的臨時住處。” 李明指著地圖上的 “東風廢棄工廠” 區域,“該區域麵積大,廠房密集,廢棄設備多,便於藏匿,且周邊隻有一條進出道路,適合布控。”
他看向小周和小王:“小周,你帶隊負責工廠正門和東側圍牆的封鎖,安排 5 名警力,偽裝成路人在門口值守,防止劉百軍從正門逃脫;小王,你帶 4 名警力負責西側和北側圍牆,重點排查翻牆逃跑的路線,配備攀爬裝備,防止其利用廢棄設備翻越圍牆。”
“我帶 3 名警力作為機動組,從工廠南側的小門進入,逐步搜索廠房內部,” 李明繼續部署,“技術科安排 2 名人員攜帶熱成像儀,協助排查廢棄設備後的盲區;另外,安排 2 名警力在工廠周邊 500 米範圍巡邏,防止劉百軍提前察覺,從外圍小路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