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赫魯曉夫樓
字數:4144 加入書籤
“蘇維埃福利,是在說那個赫魯曉夫樓嗎?”
“應該是吧?”
“可什麽是樓?”一個農村的百姓問道。
“什麽是福利?”另一個村民同樣有些不解地問道。
“我記得之前天幕上說過,赫魯曉夫之前的斯大林說,隻要他一死,帝國主義會像掐斷小雞脖子一樣收拾他們,那這麽看著穗宗也不太行啊。”
就在古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
夏雨雪拖動鼠標,啪的一下就點了一下赫魯曉夫那缺了一顆的門牙上。
緊接著,視頻開始播放。
【在莫斯科的一間公寓裏,一個男孩問奶奶:“奶奶,奶奶,列寧好嗎?”】
【奶奶回答:“好,他當然好。”】
【畫麵中,一片正在建設中的工地上,伊裏奇笑容滿麵地摘下帽子,光溜溜的大腦門折射著智慧的光芒,那笑容讓人倍感親切。】
【“那斯大林壞嗎?”】
【“壞,他當然壞。”】
“天幕上不是說,那個斯大林是好人嗎?”一個百姓不太理解地問道。
“這不是那個赫魯曉夫說的嘛,那些當官的說的話,哪有一句是能信的?”另一個老人不屑地說道。
他這一輩子,被那些貪官汙吏給騙慘了,祖輩傳下來的十幾畝地,都被那些人給奪走。
現在孤苦無依,對那些官吏也沒什麽好怕的了。
【彈幕:並非】
【“那赫魯曉夫呢,他是好的還是壞的?”】
【奶奶回答:“哦,等他死了我們就知道了。”】
視頻看到這,夏雨雪就忍不住笑了。
不愧是講蘇聯笑話的UP,連正經講故事都這麽好笑。
【後來,赫魯曉夫真的死了。】
【男孩也終於從這位前領導人的墓碑上,找到了奶奶沒說的答案。】
“這個故事文字如此平淡,但我為何卻從中感受到一股淡淡的悲傷?”
“就好像苦寒之地的風,又好像永遠也擺脫不了的宿命與無法反抗的麻木?”
一個出身貧寒的年輕讀書人向周圍的同窗們,訴說起自己的感受。
隻能說不愧是孕育出璀璨文學的黑土地,即使隻是講述其上發生的故事,就有極高的文學性。
【赫魯曉夫的墓碑,出現在天幕上。】
【一半漆黑,一半潔白,黑白交織,就好像他那複雜矛盾的一生。】
【黑色代表著爭議、失誤與批評,白色象征著造福人民的功績。】
“這就是那個蘇聯穗宗的墓碑?”曆朝的皇帝們看著赫魯曉夫墓碑旁邊,密密麻麻的墓碑和墓地,十分的不理解。
身為一國之君,死後竟隻葬在這樣的地方,連地宮和陪祀都沒有,也太不體麵了吧。
而且墓碑上的那顆赫魯曉夫的頭像,不滲人嗎?
而百姓們看著赫魯曉夫的墓碑與墓地,同樣十分不解,那樣的大人物,就葬在這樣的地方?
【在這片白色裏,有一項成就最不起眼,卻也最打動人。】
【它就是曾為數千萬人遮風避雨的——赫魯曉夫樓!】
【畫麵中,一棟棟五層樓房整齊地排列在蘇聯的冰天雪地中,灰褐色的水泥牆體與沉重的雪花融為一體。】
這些房子在現代人眼中並不好看,千篇一律,呆板無趣。
但在古人們眼裏,卻是不折不扣的奇跡與奇觀!
高大、工整、一致,處處都充斥著工業化的震撼。
“為數千萬人遮風避雨……”看著天幕的杜甫感覺自己的眼睛酸澀無比,淚水無法控製地溢出眼眶。
“這才是真正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啊!”
他見過安史之亂對大唐百姓的傷害,也見過開元盛世之中,凍死在路邊的貧苦百姓。
所以他太清楚這些高大一致的房子,對百姓意味著什麽了!
貧苦的百姓甚至就連蓋一間草房都需要借債,一件並不禦寒的冬衣,都是祖輩傳承下來的。
隻是杜甫還是有一個疑問,這麽漂亮高大的房子,那個蘇聯的百姓,真的住得起嗎?
……
“這房子蓋得倒是有趣,就是有些死板了。”一個世家公子哥用一種看新鮮玩具的語氣說道。
“而且也沒有亭台,沒有水榭,搞一棟嚐嚐鮮倒是不錯。”
他想起了自家在江南的莊園,裏麵種滿了各種奇花異草,養滿了稀奇野獸,數千仆人打理,隻為自己妹妹秋天的時候去賞花。
那才叫生活。
【我們今天看,這種土到掉渣的火柴盒子簡直一無是處。】
【畫麵裏,一個高大的機器用衝擊錘鑿向一棟赫魯曉夫樓,堅固的牆體瞬間化為齏粉,一旁還有一輛水車噴灑水霧,防止拆遷造成的粉塵擴散。】
“不用後世的眼光,我現在看這樓也是土到掉渣,一點裝飾也無。”那個公子哥吐槽道,引起周邊的朋友一陣附和。
而住在漏雨的草屋甚至是草棚裏的貧苦百姓們,卻是眼巴巴地看著那高大堅固的赫魯曉夫樓,眼中充斥著渴望。
“那麽好的房子,怎麽就給拆了呢?”
“是啊,我看那房子一點也沒有問題,怎麽就給拆了呢?”
【但在當時,它可是無數普通人的夢想!】
【彈幕:鬼知道在整個世界都處在戰後重建之中,有暖氣的房子是多難得】
“唉,果然啊,大多數的百姓還是住不起這麽好的房子……”杜甫歎氣道。
“其實想想也知道,還是太不切實際了。”
【彈幕:可是它是建在城裏,還是免費分配的】
“等等,免費的?”
詩聖杜甫瞪大了眼睛,就連在眼眶中打轉的眼淚都被他給憋了回去。
“免費的房子,免費的房子好啊!”
“隻是……這樣的政策應該是要花費不少錢的吧,那個蘇聯能舍得嗎?”
他還是有些擔憂。
……
“免費給那些泥腿子發房子,這不是造孽呢嗎?”
“是啊,那些泥腿子能住得明白嗎,還是給我們多建幾座莊園更符合實際。”
士大夫貴族們簡直痛心疾首,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太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