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三蘇:猜猜誰沒考中?

字數:5070   加入書籤

A+A-


    【神仙打架,嘉佑二年龍虎榜,千年科考第一榜】
    夏雨雪啪的一下子就點進去了。
    而看到這個視頻的標題,古人們就開始好奇和期待起來。
    “千年科考第一榜?好大的口氣啊。”
    “是啊,這一榜到底考出來些什麽人物,才能被稱為千年第一榜?”
    隋唐時期的人們好奇道。
    而宋朝之後,許多熟讀史書的人,則大概知道這是什麽情況,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撲麵而來。
    北宋嘉佑二年。
    奔赴京城的各地學子們看著天幕,心情各不相同。
    “哥哥,你看天幕上說今科是千年科考第一榜,那難度肯定很大,以哥哥之才學定然能夠考中,你說我會不會落榜啊?”蘇軾的弟弟蘇轍有些不自信地說道。
    京城房價甚貴,而客棧又太過喧囂,所以許多進京趕考的學子都是借住在寺廟中的。
    兄弟二人就是借住在興國寺浴室長老院中。
    “放心吧弟弟,就算今科不中,你未來也一定能夠考中進士的。”蘇軾有些敷衍地安慰道。
    蘇轍有些無語,“哪有你這樣安慰人的?”
    就在兄弟倆說著話的時候,兄弟二人的父親,已經嚐試過一次但落榜,今年準備再次參加科考的蘇洵走進院中。
    他剛剛在院外就已經聽到兄弟二人,尤其是長子說的話,隻感覺臉頰火辣辣的疼。
    於是開口就是中國父母經典之——
    “整日不想著好好讀書,你們看看天幕上今科那些人物,好好向他們學習學習!”
    兄弟二人無奈,隻好連聲稱是,父子三人抬頭認真觀看起視頻。
    【接下來登場的是,報考人數高達四十萬,僅錄取不足四百人,錄取率不足千分之一的,神仙打架的千年科考第一榜,嘉佑二年龍虎榜。】
    大唐。
    “整整四十萬人報考?”
    對大唐那些門閥世家無計可施的李世民攥緊了拳頭。
    整整四十萬人報考,即便其中大多是庸才,那也定然是平民出身之人,天然和世家站在對立麵。
    那後世的北宋到底憑什麽,能夠有那麽多平民出身的讀書人?
    他手裏要是能有四十萬讀書人,他敢揮師重新打天下,幹掉那些門閥世家。
    可惜他沒有,用天幕上的話說,就是現實的引力太過沉重,讓他不得不在各種事情上妥協。
    ……
    嘉佑二年,已經年老的宋仁宗看著天幕上說的報考人數,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他在武功上不敢自比唐太宗,但在文教方麵,他自認為絲毫不遜色於唐太宗。
    追亡逐北雖然聽上去很過癮,但這會對百姓造成極為可怕的傷害。
    君不聞將軍白發征夫淚?
    更何況,唐朝給他大宋留下了一個多大的爛攤子,山河破碎風雨飄搖。
    就連定期上繳賦稅的地區,都隻剩下了江南數地。
    後來的五代十國更是亂了套,隻要手裏有兵就像甚至就能當皇帝。
    要不是大宋穩住了局麵,千年之華夏文明恐怕就盡皆消失了。
    ……
    “四十萬人隻取四百人?”唐朝的讀書人們徹底懵了。
    按照這種考法,那最終選出來的人得多厲害啊,才能從這麽多人中脫穎而出?
    他們原以為大唐的科考就已經夠難了,沒想到還是後世的更難。
    不過他們是怎麽有那麽多人有資格參加科考的?
    ……
    看著天幕,蘇軾依舊風輕雲淡,仿佛不把那些一同科考的人當做對手。
    當然,他也有這個實力。
    但蘇洵和蘇轍就沒這麽淡定了。
    蘇洵想的是自己已經考過一次,這次和兒子們一起科考就已經夠丟人的了,要是兒子考上自己沒考上,那真的是沒臉活了。
    而蘇轍的想法則是,他和父親哥哥一起科考,要是哥哥中了他沒中,父親一定會打死他的。
    【彈幕:起初人們以為這隻是一次普通的科考】
    【彈幕:歡迎觀看:江山代有才人出,今年科考真要命係列】
    “江山代有才人出,好詩,好詩啊!”
    “確實是句好詩,氣勢磅礴,恢宏大氣,就是後麵這句……”
    “也太糟蹋這麽好的詩了。”
    ……
    “四十萬人錄取四百人,這錄取比例也太離譜了吧?”夏雨雪嘟囔道。
    要是高考的時候錄取比例是這樣的,那她如何也是考不上大學的。
    【彈幕:眾所周知,科舉是古代選拔官員的方式,也就是說和現代高考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彈幕:今年考·公一些崗位的錄取率可遠超一千比一,這還是基層崗位呢】
    夏雨雪愣了一下,發現事情還真是這樣。
    而且古代科舉考出來的,是官,不是吏!
    ……
    古人們倒吸一口涼氣,為世界變暖作出貢獻。
    “後世的科考竟然這麽困難嗎?”
    “是啊,聽上去好像考的還隻是吏員。”
    “區區一個吏員有什麽好當的?要當就要當大官!”李白有些不屑地說道。
    他一輩子都在求官,唐玄宗李隆基也給他賜過官,翰林待詔。
    李白連這樣的官職都看不上,又如何看得上一個吏員的身份?
    也幸虧他沒當上官,否則以李太白的情商,不被腰斬都算好的了。
    【假如你以解試第一、省試第一進入了這四十萬人的前一百名。】
    “這已經連中二元,要是殿試也能第一,那就連中三元了啊!”
    “天幕上這說得是林希林子中吧?”一個已經報名了的讀書人說道。
    “應該是子中兄,他寫的那篇《佚道使民賦》當真好啊。”一個和林希關係不錯的考生興奮道。
    “子中兄文采斐然,今科狀元恐怕也是子中兄了。”
    【如果此時你覺得自己已經可以揚名立萬了,那你就高興得太早了。】
    “啊?”
    “這是為何?”
    考生們一片嘩然,不明所以。
    【彈幕:嘉佑二年參加殿試且連中二元的,隻有林希一人,確實是狀元熱門選手】
    “那子中兄是如何沒能成為狀元的?”
    “殿試也不可能有人舞弊啊。”
    原本十分高興的宋仁宗趙禎也十分納悶,林希林子中他知道,他還想著殿試的時候第一個看他的文章呢,難不成他發揮失常了?
    【彈幕:林希殿試中,一句“天監不遠,民心可知”,趙禎直接就他定為了三甲】
    “啊?”
    “陛下緣何如此啊?”
    “陛下,兼聽則明啊!”
    “陛下當效仿唐之太宗,虛心納諫,廣開言路啊!”
    仁宗朝的文臣們頓時就來了興趣,開口對著皇帝就是一頓狂噴。
    誰讓當今官家好欺負呢,而且這事官家做地得也確實不地道。
    就算林希考試中批評了官家,那也是官家你的問題啊,官家你難道就一點問題也無?
    (原則上殿試確實不會存在舞弊現象,但奈何原則本人開口了)
    就這一條彈幕,甭管曆史上趙禎是否真的因為如此沒有將林希定為狀元,這次他也必須是狀元了。
    否則洶洶民意,能將趙禎給活撕嘍。
    (章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