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章 你們去濱工大報到吧
字數:3667 加入書籤
王重睡的很香,起的很晚,晚到已經日上三竿。
京都,科學院小會議室,此時會議室裏麵已經煙霧繚繞,頗有仙境的感覺。
陳清源趕上了最晚的飛機,最早到的京都,最先來到的科學院,他不知道叫自己是因為什麽事情,但是肯定不是壞事,如果真的是因為項目的問題,開會研討,那還是一個大好事。
因為隻有這樣,他才可以申請追加研究資金。
雖然一直以來沒有研究出來什麽新的東西,但是研發就是這樣,可是幾十年默默無聞,然後在一朝突破之前幾十年的所有桎梏,位列仙班。
所以陳清源一點都不慌,甚至還在想今天能再追加多少資金,自己還需要增加什麽設備。
一直以來陳清源都不覺得自己沒有研究成果,是自己或者自己團隊的問題,主要還是設備上的差距。
如果自己有在花旗那個小師弟那種設備,陳清源覺得自己早就突破核聚變一百秒的極限了,可惜國家現在搞不到那種設備,而自己研發也不太可能,其中涉及到的各種工藝和科技,實在太複雜了。
而且這種創造性的東西,本就不適合他,發明是不可能發明的,既費功夫又不討好,海量的資金投入,甚至有可能會顆粒無收,不太符合他的利益。
很快,陸陸續續的有人走進了小會議室 ,陳清源一個一個的跟著打招呼,隻不過陳清源有點怪,怎麽都是自己的好朋友?
來人也覺得很奇怪,今天來開會的,貌似 都是自己這一個派係 的啊!
最重要的是,當所有人到齊之後,陳清源愕然的發現,這些人正好是和他聯名一起攻擊王重的人。
一個不多,一個不少,全部到位。
劉振國是最後走進會議室的,隻有劉振國自己一個人,臉色平淡沒有任何情緒,坐在了主位。
“廢話不多說了,今天叫各位來,是有幾件事情需要大家的群策群力,希望大家能暢所欲言,多多提意見和建議。”
雖然很疑惑,但是陳清源沒有多說什麽,隻不過心裏有了一絲忐忑。
“劉院長,下次有這種事情,能電話會議的盡量電話會議吧,我年紀大了,而且手頭上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實在受不了舟車勞頓,當然, 我這不是推諉工作,隻是感覺這樣太浪費時間了。”
劉清源的摯友,也是關門大弟子的親爺爺,有點不爽的看著劉振國,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劉振國臉上突然出現了一抹笑容,看向說話的老人,
“您說的對,不過既然這件事情您也提出來了,我這邊也不能不處理,前兩天我跟濱工大的校長胡院士溝通過,他那正好還缺幾位您這樣的德高望重且具有豐富經驗的人,胡院士已經跟院裏申請了,本來我還在猶豫,但是聽您這樣說,我也就可以放心的同意了,等這邊會議結束之後,您直接就去濱工大報告吧。”
參會的所有人一愣,去濱工大報到?
他們可都知道王重是濱工大的教授,這個時候去濱工大報到,能有好果子吃麽?
最重要的是,現在自己主持項目,那自己你就是老大,如果到了濱工大,別說胡文全,就連葉楠都能壓他們一頭,到時候申請項目還得需要通過胡文全的同意,原本是同一級別的人,突然之間就寄人籬下,這算怎麽回事?
“劉院長,你在開玩笑嗎?”
劉振國的手指在會議桌上輕輕的點著,一本正色的說道,
“你知道的,我不喜歡開玩笑,還有,這裏是科學院,不是你的項目組,不要跟我說沒用的屁話,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了,你要是不願意去報道,可以寫申請書,主動請辭院士的身份。”
劉振國把話說的很死,以前隻有在某項技術必須要的到突破的時候,才會變成這種肆無忌憚的暴君模樣。
“劉振國,你……”
老人一手指著劉振國,另一隻手捂著自己的胸口,甚至語氣都有些顫抖。
坐在他身邊的人連忙起身,攙扶住他,同時向劉振國求情,但是劉振國絲毫不買賬。
“你們不用扶著他, 我看過他上個月的體檢報告,心髒保養的比三十來歲的年輕人都好……”
說著,劉振國的眼神變得有點陰翳,
“我最後說一遍,我是科學院院長,你們可以去,也可以不去,但是不去,我就要收到請辭書,否則別管科學院不講情麵了,辭退對誰都不好看。”
“還有一件事情,不光你們,會後我會跟所有人去說,給你們項目,給你們經費,給你們人員,那是國家給你們的,如果你們創造不了價值,就要老老實實的配合再分配,如果想占著茅坑不拉屎,就別怪我劉振國翻臉不認人了。”
華夏有史以來,還沒有一個主動請辭的院士,同時,更沒有一個被辭退的院士。
如今,擺在所有人麵前的,是劉振國少有的強硬態度,似乎隻要不接受派遣,就隻能在請辭和被辭之間二選一了。
“行,我去濱工大!”
時間似乎過了很久,終於,在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之後,他同意了劉振國的安排。
劉振國點點頭,知道他很不甘心,但是不甘心又怎麽樣,誰讓他不是科學院院長,而自己是!
即使最後他去找關係,去伸冤,劉振國都已經做好準備了,真當這幾天他劉振國什麽也沒幹,吃素的是吧?
“還有,陳院士,聽說你們兩家也快要結成親家了是吧,我跟胡院士溝通之後,濱工大那邊這兩年的任務非常的緊急重要,要不你也把手上的事情先放放吧,去濱工大支持一下你的親家工作。”
陳清源懵了,這件事情怎麽還攤上我了?
兩人對視一眼,皆是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撼以及不解。
濱工大本來就有胡文全了,再加上他們兩個,一門三院士?到時候濱工大誰說的算?
“既然你不反對,那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了,貴省那邊你也不用回去了,我會找人接手你之前的研究,等今天的會議結束,你們兩個直接去濱工大找胡院士,至於你們的博士生研究生,直接給他們打電話讓他們去找你們就行。
劉振國根本沒有陳清源思考的時間,直接把兩個人都安排到了濱工大……
至於反對 ,秉著民主的原則,劉振國是允許他們反對的,但是反對也是要在執行的前提之下。
如果連執行都不執行,甚至都不去濱工大報告,那麽就別怪劉振國的一紙辭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