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昆侖收徒
字數:4069 加入書籤
三千年於洪荒而言,太過短暫。
東昆侖之外,此時已經匯聚起了成千上萬的生靈,所為的,自是拜入聖人門下,做那聖人門徒。
當下的洪荒&nbp;,聖人大教有四,然開山門收取弟子門人的卻是隻有闡教與西方教。
且不說青玄,女媧這位聖人存在證道之後,直接把自家道場都搬去了天外,根本不在洪荒露麵,就算想要拜入其門下也沒有機會。
太清這位聖人,立下了人教,但其所傳大道法門,接續的是凡到仙的道途,是修行有成之輩根本用不上的修行之道,重在基礎,也沒有再收弟子門人的意思。
上清立下截教,收徒倒是更多,但其四處遊曆講道,遇上方為緣。
唯獨玉清於東昆侖開山門收徒,想要來碰一碰運氣的自不在少數。
況且,誰都知曉,雖然闡教立於昆侖,實則這昆侖乃是三清共同的道場所在,三位聖人居於此處。
就算沒有被玉清收取為門人弟子,萬一被另外兩位聖人看中了呢?抱有這般僥幸心理的人也不在少數。
至於說西方教,實在過於遙遠,尋常生靈根本沒有能力跨越此間距離前往西方。
不然以西方一門雙聖的底蘊,當也可吸引不少的生靈前去拜師。
至於說貸款聖人?貸款聖人那也是聖人,是得到天道承認的聖人存在,於尋常生靈來說,都是高高在上的人物。
當下的洪荒暗流湧動,妖族與巫族之間劍拔弩張,尋常生靈欲求一方安寧都是難事。
唯有成為聖人弟子,方可高枕無憂。
若是時間給的再長上一些,想來趕至昆侖拜師的生靈會更多,如今能夠到來的生靈也多是不周山以西之地的生靈而已,更遠地域的生靈來不及趕來。
三千年之期至,東昆侖護山大陣開啟,玉清聖人法相顯化於天地間,屹立於昆侖之上,聖威彌漫,異象萬千。
“吾已在山門處布下陣法十二,過得陣者,當可上昆侖,入吾門下。”
聖人之音傳遍昆侖,山門洞開,陣法升騰。
想要拜入聖人門下,必然會有考驗需要通過,彼此對這一點都早有預料,倒是半點不意外。
若是那般容易就能入得聖人大教,反倒為怪事。
隻是他們仍舊低估了玉清聖人所布置的陣法,這些陣法從各個方麵考量著。
根腳,福緣,悟性,心性等等,聖人手段,有什麽可以瞞過聖人的眼睛?
成百上千生靈入得陣去,也未必有一人可以通過考驗。
這一刻,他們感受到了聖人大教的門檻是何其之高。
等閑之輩,難入其門。
昆侖之上,三清小院中,三清兄弟正圍坐在院中的水池旁,水池之中,投映出昆侖山門外的景象。
太清神色平靜,玉清與上清皆是皺著眉頭。
隻是二人皺眉的原因卻是完全不同。
“能夠通過考驗入昆侖的人,比我預想還要少,尋常生靈資質卻是太低了。”玉清搖頭歎道。
他皺眉的原因,卻是覺得前來拜師的生靈資質太差。
“那是二哥你要求太嚴了,設置門檻太高了,以我看來,這幾人都有大羅之姿,算不得差了,未通過考驗卻是有些可惜,二哥你不妨將難度降低些。”上清說道,他之所以皺眉,卻是見考驗失敗者太多。
對此,玉清輕笑,搖了搖頭“寧缺毋濫,大道修行,本就不是人人都有福緣去走這條路的,不成道,終為空,何必於此浪費時間。至於三弟你所說的這幾位,大羅之姿?一身業力纏身,心性暴戾,行事無忌,怎可讓其入我門下?”
“天地尚留一線於眾生,二哥也該給他們一個機會才是。”
“福緣天定,生靈自可去爭那一線生機不假,但凡事皆該有度,天地秩序不可亂,入我門下,資質可以更低些,但福緣與心性必須通過考驗。三弟你當記得,道不輕傳,法不輕授,收取弟子門人,當經過嚴格的考察才是,不然你傳下的道與法,隻會成為擾亂天地秩序的幫凶,反受其累。吾等為聖人,當維持天地秩序,若是吾等門下弟子卻去為非作歹,遺害無窮,有悖於聖人之道。”
上清沉默不語,目光盯著昆侖山門之外徘徊的一眾生靈。
他始終認為,眾生當都有一線生機可爭,同時他也認為,條條框框的規矩,是對生靈的束縛,所謂秩序,也是對生靈本真的壓製。
修道當求真,求那天地無所拘的大自在,而非自縛手腳,越修越是不自在,那如何稱得上超脫?
最後上萬人入陣,通過考驗者卻是屈指可數,雖然後續依舊有生靈源源不斷地到來,結果依舊如此。
玉清定下的收徒之期三萬年之久,收徒卻不過十餘人。
一眾生靈徘徊於昆侖之外,內心難免失望。
但是在這之後卻是發生了一件讓他們為之驚喜的事情,上清突然宣布要招收弟子門人。
雖然也設下了陣法考驗,但與玉清設下的陣法完全不同,結果通過考驗的多達數百人。
這其中有不少修為高強之輩,相比於被玉清收入門下的弟子修為境界甚至都要高出不少。
畢竟玉清設下的陣法考驗修為境界還在其次,修為高深者,但有業障纏身,同樣無法通過他的考驗。
上清這一收徒之舉,得以拜入聖人門下之人自是欣喜,但卻是令得玉清很是不滿。
上清隨意收取弟子門人就不說了,結果這一批被他親自考察過不合格的生靈,上清也將他們悉數收入門下,這成何體統?
玉清覺得,這是上清有意在與他搗亂,拆他的台。
而且任由這麽一批弟子門人進入昆侖,攪得昆侖之地烏煙瘴氣,實在讓他橫看豎看皆不順眼。
這哪裏還有半點聖人道場的樣子?
關鍵是上清收了弟子,卻隻管傳法,半點不約束自己門人,沒有半點規矩,讓玉清看得更加不喜了。
他是個喜歡規矩的人,自是最不喜不遵守秩序之人。
為此,玉清常找到上清,與其說教。
結果雙方卻是因為意見不合,數次發生口角爭端,各執己見,互不相讓,讓太清處於兩者之間,甚是心累。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矛盾反倒是越發的明顯了,尤其是在上清不斷帶回來新弟子的情況下。
原本就大道理念不同的兄弟二人,在這收徒一事上,分歧變得更加嚴重了幾分。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