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二死應殺劫(合一)

字數:7552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洪荒開辟至今,洪荒生靈之中終於出現了第四位混元之境,也是青丘一脈之外,證得混元道果的第一人,太一。
    在這個微妙的時間點,太一終於證得混元之境,青玄與一眾道友在此圍觀。
    太一證道混元,意料之中的事情。
    不如說太一證道的過程,實在曲折艱難,不管是對比青玄青蓮二人,還是他們的親傳弟子龍姬。
    若太一自身不是先天神聖根腳,不受天地本身的桎梏,或許會更容易一些。
    不過,先天神聖根腳本身,才是他們這等存在最為特殊之處。
    成於此,也受製於此,得與失,皆在此間。
    相比之下,青玄二人的根腳太過特殊,混沌青蓮孕育的成熟種子,本源孕生更在天地開辟前,受到的限製小。
    而龍姬,雖也受限製於洪荒天地,但她非先天神聖,是以受到的限製遠不如先天神聖那般大,加上自身大道特殊,反倒相較之下更容易了太多。
    先天神聖欲要走通混元之路,最大的門檻就是擺脫自身先天神聖根腳帶來的桎梏,這一方麵連曾經的魔祖羅睺,道祖鴻鈞,也不例外。
    太一走到這一步,不容易,若是他願意去走另類證道成聖的路,以他的底蘊積累,反倒早該走通了。
    當初青玄可是認為太一會比鎮元子都要更先一步才對的。
    手持洪荒有數的先天至寶之一混沌鍾,雖與他大道不夠契合,也足可見他福緣之深厚,造化之非凡。
    但他不僅為自己兄長帝俊之事耽誤漫長歲月,更是頭鐵地死磕混元之路,今終於得償所願。
    妖族天庭的墜落,對於太一來說,反倒是破去了些許枷鎖。
    青丘一脈三混元,到了如今,一眾大神通者誰又不知道這一點呢?聖人之路以外的混元之路存在,並不是什麽機密。
    可另類證道成聖者屈指不可數,而混元之道,如今方才出一個太一。
    隻因道祖鴻鈞所創聖人之道,更有普世性,門檻更低,更易走,就是原因。
    當然,眼見太一半隻腳都入了門,青玄推了他一把也是真的,他並非小氣之人。
    尤其是,別人證得混元之道,或許會不再成為他的道友,有了跑路的本事,很可能選擇獨善其身。
    但太一不會,因為帝俊,是另類證道成聖之人。
    以太一的性子,定然不會袖手旁觀,是不是混元之境沒有影響,所以依舊是好道友。
    證得混元之道,更是手持先天至寶混沌鍾,青玄觀其大道,便是發現太一自身的大道已經有了改變,反向契合了混沌鍾。
    雖然並非純粹的時間之道,但至少不似過去那般自身大道與混沌鍾毫不相幹。
    這樣的變化,本身就是太一擺脫自身先天神聖根腳桎梏的象征。
    讓青玄無語的是,太一的老毛病是半點沒改,一證道混元就想找人鬥法。
    登門拜訪道謝之餘,這個不要臉的人竟然找他弟子龍姬打架,讓青玄對其報以深深的鄙視。
    作為長輩,與他算得上同輩的人了,竟然挑戰小朋友,找上龍姬,青玄太不待見這家夥了。
    倒是太一本人對此,絲毫沒覺得有問題,混元之境就這麽幾個人,青玄二人境界早不知走出多遠了,他隻想與人鬥法檢驗檢驗自身修為,又不是想挨揍。
    龍姬比他先證得混元些許時日,彼此道行相近,自是最好的論道對象。
    在太一眼裏,龍姬與自己都是混元,那自是道友,可沒什麽以大欺小的說法。
    作為青丘一脈的大弟子,龍姬實際度過的歲月,可並不比先天神聖少多少,出世時間大差不差。
    太一覺得這論道理所當然。
    但青玄不這麽認為,青蓮也不這麽認為,後者很不留情地將太一一掌鎮封扔出了洪荒。
    論道有了,隻是不符合太一的預期而已。
    帝俊告罪一聲,對此也是頗為無奈,告辭離去前往洪荒之外撈自己的弟弟去了。
    事關混元,影響不小,卻脫離了眾生的視野,而不流傳於尋常人之口,知之者甚少。
    洪荒生靈目光此時此刻更多的集中在另一件事上,闡教太乙真人門下弟子哪吒與龍族之間的衝突。
    此事牽連三方,聖人大教闡教,天庭,以及曾經的洪荒霸主族群之一龍族。
    該因陳塘關守將之三子哪吒,借著太乙真人所賜的法寶打死了一位龍族太子。
    在大多數人眼裏,後麵兩者與前者是並沒有相提並論資格的,聖人之下皆螻蟻。
    天庭沒有足夠的威嚴,龍族也早已沒落,不比當初。
    可真正的大神通者卻是知曉,龍族沒落歸沒落,如今的底蘊可不簡單。
    祖龍未曾隕落不說,早已脫困,開真龍界合道另類成聖,聖人也會給幾分情麵,這才是龍族的底氣。
    雖然說留在洪荒之中的龍族實力普通,龍族真正的底蘊都不在洪荒之中。
    哪吒的事,青玄本就未曾過多關注,也更不會去插手。
    龍姬雖然是龍,但龍族之事,與她無關,氣運聯係都早在當初就斬斷了,龍姬自己對於這種事也不關心。
    哪吒身上的異常之處,乃至於太乙真人給自家弟子謀求的造化,根本瞞不過他。
    當然,以青玄個人而言,他並不認可這般行事就是了。
    強行改命、主動應劫以謀氣運造化。由此帶來的殺劫不可避,這是事實。
    但擔心自己弟子吃虧,所以有意扭曲了其原本的性格,天生頑劣,青玄不覺得可取。
    他自己的關門弟子女青雖然也不算安分,但到底不會給他惹禍,玩心重了些,卻有一定分寸。
    哪吒與女青的情況還不一樣,哪吒並不是背離了自身本源的輪回轉世。
    所以,哪怕他還沒有正式踏足修行,實際上卻自出生起就在逐步取回自己的修為,加上太乙真人好東西不住的送,心智還是幾歲的小孩子,力量卻不是,才有了這般禍端。
    龍族歸順天庭,執掌四海,乃至是天下水脈。
    哪吒於東海與巡海夜叉起了爭執,打死巡海夜叉之後又打死一位龍族太子,縱然隻是洪荒龍族放在明麵上的太子,此事也無法被輕易揭過。
    明麵上的太子,確實不是龍族之中真正的重要人物,可那是龍族留在洪荒的顏麵。
    更何況還牽扯天庭,龍族是受天庭冊封的正統水官。
    各方目光匯聚,不少聖人都在關注這件事,明麵上的風波之外,實際上的牽扯還要更大。
    龍族不是軟柿子,尤其是在自身占理的情況下。
    隻是到得如今三方頂層都還在克製,才沒有爆發更大的衝突。
    最難受的便是天帝昊天,這一次可與楊戩之事更為不同。
    青玄與青蓮帶著身後小尾巴龍姬行走於人域之中,雖不曾過多關注,卻傳言不絕於耳。
    哪吒與龍族之間矛盾激化,龍族攜天帝法旨興師問罪,動靜越鬧越大。
    直至四海龍王齊聚陳塘關,哪吒削肉剔骨,此事才算是落幕。
    在此過程中,闡教之人未曾再來插手,哪怕是哪吒能夠極度寵溺弟子的師父太乙真人,也未曾直接出手,當然,隻是未曾直接出手。
    而天庭這邊,天帝昊天雖心有芥蒂,卻也無可奈何。
    龍族,祖龍蒼雖然回了洪荒,卻不曾現身,甚至連應龍都不曾現身。
    不過從結果來看,終究算是給了龍族一個交代。
    不難看出,這便是幾方的默契,沒有將事情鬧大到不可收拾。
    龍族雖占了理,但哪吒身死,便也隻得就此了清,不可能繼續追究下去,真撕破了臉。
    好歹算是對方給出了態度,在三方的沉默之下,事情就此平息。
    當然,不管是祖龍還是天帝昊天,都看得分明,哪吒雖死,卻又不曾真的死去。
    不如說哪吒本身殺劫難逃,命中注定該有死劫,避無可避,以太乙真人的脾氣和對自己徒弟的寵溺,之所以還能忍住眼睜睜看著自己弟子身死,便是因為此。
    這是在應劫,渡劫。
    他給自己弟子謀取的造化越多,命中之劫也越嚴重,天地之理,有所得,有所失,強求造化機緣,必有禍端臨頭。
    可以說,太乙真人就是在以這樣的方式強行給自己弟子爭取機緣造化禍福同至,承禍得福。
    而且,以太乙真人給自己弟子謀求的造化,隻是身死,依舊不足以承受。
    太乙真人以香火神道之法,給自己弟子謀求生機,塑造金身而複活。
    金身未成,哪吒迎來第二次身死之劫,塑像被其親生父親李靖所砸,第二次身死。
    兩次身死渡殺劫,至此才算是圓滿,太乙真人以求來的仙蓮為哪吒塑蓮花化身,真正的複活。
    應劫修行,本就是不少大能修士都走過的修行之路,隻是少有像哪吒這般極端的。
    旁人也沒有這等背景,不是有著太乙真人這個師父,何以渡劫?
    甚至就算如此,哪吒都需要身死兩次,才消了自身之劫。
    太乙真人第一次為自己弟子重塑肉身為何會選擇香火神道?自是因為知道自己弟子殺劫未盡,可不是真打算以香火為自己弟子重塑金身。
    香火金身不凡,可那還入不得聖人大教弟子的眼,限製太大,根基淺薄。
    從一開始,太乙真人給自己弟子準備的身軀,就是這仙蓮造就的蓮花身。
    二死消劫,這件事才算是真正的結束,太乙真人將哪吒接回了自己的道場修行,未準其再下山。
    畢竟,到得這一步,他這弟子也就是真正的應劫之人了。
    既是應劫,自有一場劫難需渡,隻是不再僅僅是自身的殺劫而已。
    不僅是哪吒,受到哪吒的影響,李靖一家的脫離了自身的命運軌跡,氣運有所變化。
    哪吒的兩位兄長,也由此拜入闡教門下,成為闡教弟子。
    金吒拜師文殊廣法天尊,木吒拜師普賢真人。
    而哪吒的父親李靖,原本屬於人教聖人太清門下記名弟子度厄真人的道統,如今卻是被闡教副教主燃燈道人收為弟子。
    憑李靖自身,自是無法拜入玉清聖人門下。
    而若是其他闡教弟子收李靖為徒,便與哪吒同輩,亂了輩分,在規矩森嚴的闡教之中自是不合適,所以最終才讓李靖拜入了燃燈道人門下,燃燈道人與玉清道友相稱,輩分合適。
    李家算得上是風光無限了,三個兒子皆為玉虛門下二代親傳,造化非凡。
    旁觀始末的各方之人對此看法各有不同,但有一點成為了共識,太乙真人這位聖人親傳,護短至極,極度寵溺自己的弟子,這一點誰都看得出來。
    除此之外,洪荒天地之間的氛圍之異常,也被更多的人所察覺到。
    洪荒的平靜,或許將被打破,闡教突然變得這般活躍,本就是一個信號。
    過去闡教弟子可不活躍,上一次闡教弟子鬧出這般大動靜還是奉玉清法旨下山相助人族之際,數個元會之前。
    旁人能夠察覺到這一點,闡教弟子自身,也多多少少能夠察覺到。
    闡教之道,順天應命,太乙真人的胡來既然被默許,便不僅僅隻是自家弟子護短那麽簡單了,那是天地大勢的變化。
    玉清盤坐於玉虛宮中道台之上,目光俯瞰天地。
    應劫之人的氣勢,就是那個時間點將要到來的信號。
    “太乙的弟子能夠成為應劫之人,果然已經到了這個時候了嗎?可那老師欽點的應劫之人又在何處?還是說對方已然出世,而我不曾察覺?”
    玉清皺眉,他始終沒有尋到那輪回轉世的應劫存在,按理說以闡教的教義,不出意外的話,那道祖親手擲下的應劫存在該入得闡教才是,這便是氣運大勢所在。
    可至今依舊不見其蹤影,讓他有些懷疑是不是被人暗藏了起來。
    玉清又一次推演天機,但混亂的聖人氣機交織之下,一片混沌,連他也看不真切了。
    無奈地歎了口氣,玉清目光向著昆侖之下望了望,隨即收回目光,閉目入定。
    四十餘載轉眼之間,商王文丁即位,截教四大內門弟子之一的金靈聖母門下親傳二弟子聞仲下山,入朝為官,輔佐文丁,大商隱有幾分中興之相。
    但到底是迎來中興,還是回光返照,尚不可知。
    文丁退位,其子子羨即位,稱帝乙。
    也是在這個時候,人域之中一個嬰兒的降生,引得天道異動,大勢起伏,聖人為之矚目。